趙彩云
摘 要:深入有效的閱讀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應(yīng)將學生認真閱讀、喜歡閱讀、在閱讀中深入思考作為閱讀教學的常態(tài),而不要停留在對文本內(nèi)容簡單或冗長的介紹上,要把閱讀作為思維的起點,以提高閱讀教學效果,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效果;理解能力;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14-0052-01
學生成長的最大標志就是思想的成熟,而這份成熟應(yīng)該體現(xiàn)在學生理解能力上。有的語文教師認為:只要增加閱讀量,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墒聦嵣希绻喿x只停留在故事情節(jié)上,就是一種無效閱讀。怎樣才能實現(xiàn)深入閱讀呢?本文以《撒哈拉的故事》閱讀為例,對語文深度閱讀教學進行探究。
教師可選擇一本可讀性強的作品,對學生的深度閱讀進行引導(dǎo)。三毛以獨特的視角、細膩的筆觸,為人們展示了撒哈拉獨特的自然風貌和風土人情。那是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那里雜生著愚昧和文明,那里有野蠻和真情。三毛用熱情的筆墨把廣袤的沙漠描繪得多彩和浪漫。首先,教師給學生布置閱讀三毛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其次,要求學生把其中的作品按照一定的角度進行分類整理。再次,要求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內(nèi)容。最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整理加工,形成線索式的閱讀思維導(dǎo)圖,用簡練的語言進行展示。各小組展示后,教師要啟動小組評價機制,組織學生評選出“三甲”學習小組。如其中有一個學習小組把《撒哈拉的故事》中的若干篇目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三毛的故事,內(nèi)容淺顯易懂。如在《沙漠中的飯店》中,三毛把中國的美食吃出了浪漫的詩意,讓粉絲化作了“春雨”;在《結(jié)婚記》中,三毛收到了荷西的禮物而欣喜若狂,即使頭戴芹菜也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新娘;在《白手起家》中,三毛用自己的雙手把簡易的家變成沙漠中最有生機的家,還無私地教撒哈拉威人識字;在《懸壺濟世》中,三毛給當?shù)鼐用裰尾。袝r候面對撒哈拉威人的愚昧和野蠻,甚至是無知,雖有怨恨,但更多的則是同情和憐憫。這濃情讓茫茫戈壁的殘陽有了更多的溫暖,讓人依戀,讓人沉醉。一部分是三毛眼中撒哈拉沙漠各階層的人的生活和情感狀態(tài),內(nèi)涵豐富深刻。如在《愛的尋求》中,三毛對一無所有的沙淪的憐惜和幫助,她把自己的熱情、溫情無私地傾注其中,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柔情與力量。
對于整本書的閱讀,教師既要引導(dǎo)和幫助學生架構(gòu)宏觀的閱讀框架,也要把其中重點的篇目選擇出來進行精讀細讀。以《撒哈拉的故事》中的《沙巴軍曹》閱讀為例,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談?wù)勛约壕x細讀之后的感受和在閱讀中遇到的困惑,然后師生共同分析探討。教師只有在閱讀教學中深入挖掘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才能讓學生對作品理解得更加透徹,才能提高閱讀教學效果。如有學生說:“我讀完這篇文章,感到震撼,但令我疑惑的是這場血腥屠殺中到底誰才代表正義?!庇纱?,師生共同探討了這場戰(zhàn)爭中的正義和非正義。但在閱讀實踐中發(fā)現(xiàn),從這個角度解讀作品很難切入,爭議很大。于是,教師又在閱讀實踐中另辟蹊徑,把戰(zhàn)爭與人性聯(lián)系在一起,較好地解讀了作品。人性有善惡,善是利他,會滋生善良與友好;惡是利己,會滋生貪婪與邪惡。人性中的善與惡在利益紛爭和生死抉擇的博弈中,會釋放出大善或大惡,善惡就在一念之間。以沙巴軍曹為例,他一直生活在戰(zhàn)爭屠殺所帶來的莫大痛苦和仇恨之中,對沙哈拉威的十六年仇恨砌成了密不透風的層層城墻,壓得他透不過氣來。然而在面對沙哈拉威小孩好奇地玩地雷的時候,他內(nèi)心的仇恨被善良所熄滅,他用自己的身軀挽救了沙哈拉威小孩的生命,而自己最終沒能回到故鄉(xiāng),被埋葬在這片既愛又恨的地方。
人性的善與惡,往往在戰(zhàn)爭中暴露無遺,甚至會被無限放大,因為面臨的是生死終極問題。因此,在閱讀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導(dǎo)學生閱讀相關(guān)文學作品,如劇本《辛德勒的名單》、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等。同時,也可以結(jié)合局部戰(zhàn)爭,深入探討戰(zhàn)爭與人性的關(guān)系。學生只有有了真切的閱讀體驗,才會滋生充沛的情感。情感是思辨的起點,如果失掉這個起點,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就會成為空中樓閣。真切就是深入閱讀,深入閱讀體現(xiàn)在先找到整本書的閱讀脈絡(luò),因為只有提綱,才能挈領(lǐng)。然后針對其中的重點篇目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運用點面結(jié)合的閱讀方式使學生對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和體會,并逐步內(nèi)化,形成能力。當然,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閱讀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教師只有尋求有效的閱讀之路,才能讓學生體會文字之美。
總之,在語文教學深入改革的背景下,提升學生深度閱讀文學作品的能力已經(jīng)刻不容緩,迫在眉睫。堅持閱讀,長久閱讀,才是語文教學的出路所在。閱讀是語文迷宮的入口,學生已有的知識結(jié)構(gòu)、聯(lián)想想象是打開迷宮的鑰匙,而閱讀的快樂和成就絕不是走進迷宮,而是在迷宮中快樂地尋覓并找到出口。
參考文獻:
[1]張已.高中語文思辨性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2]趙芳.新課改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