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人:艾古
艾古:我這個年齡的人,基本沒什么其他煩惱,最關心的事就是子女今后的前途和方向,想得最多的就是該干什么好。
主持人:炒股怎么樣?
艾古:說實話,炒股真的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職業(yè),倒回20年讓我重新選擇,我仍然會選擇炒股。我覺得任何其他職業(yè)都沒有炒股這么完美。我在看來,第二完美的職業(yè)就是當一名成功的作家或?qū)W者,但這條路要成功不僅比炒股還難,一不小心還會很迂腐,不如炒股這么緊貼社會現(xiàn)實。
主持人:你這理想倒是很特別,這年頭股市都已經(jīng)成了人人嫌棄的不祥之地了。
艾古:這些年我始終在進步,尤其困難的時候,進步越大,這種狀態(tài)讓我感覺很好。我是沒有什么問題,但我沒有把握股市這個東西的歷史使命究竟有多少年,今后還能存在多久,也許它就只適合我這一代人呢,后代成年以后還有多少可操作余地,這一點我沒有把握。
主持人:你講的盈虧平衡點,我有一個疑問,為什么這個盈虧平衡點是統(tǒng)一的呢?不是不同的人入市時間各不相同,市場成本總會有不同嗎?
艾古:不知你是否聽說過一個鐘擺共振實驗,幾十個鐘擺放在一起,隨機撥動讓它們都擺起來,過了一段時間之后,所有鐘擺慢慢都會擺動的節(jié)奏頻率完全一致。股市的道理也是一樣,雖然最初很多的人成本不一,但一段時間過后,所有人的成本一定會趨于一致。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
主持人:那是不是如果誰能擺脫這個成本一致的影響,他就能成為贏家?
艾古:理論上是這樣的。但是99%的人不可能做得到,一定會不可抗拒地受到群體意識的影響和牽引。大莊家作為市場的對立面,也一定會利用這種群體意識效應作文章。所以股市贏家一定不可能是個正常人。
成本必然一致如果確立為一個定律,那么就給人一種心里一亮的感覺:這里面有東西!市場里只要能找到任何一個確定性的東西,通過一定的邏輯鏈條,這個確定性最后都有辦法轉(zhuǎn)化為利潤。成本無非是空間成本和時間成本,揪住了市場的成本點,還有什么不好辦的呢?這個說法,讓盈虧平衡線原理的可靠性又大大地增強了。
主持人:嗯,就好比一臺發(fā)動機,通過巧妙的機械設計,前驅(qū)、后驅(qū)、前進、倒退,都能穩(wěn)穩(wěn)地實現(xiàn)。
艾古:最近講價值類型股票的道理,估計大家也看出來了,其實我講的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的單純基本面的價值股,而是主要結合走勢特征來定義的。
主持人:上周講的比特幣走勢分析就是純投機的價值型走勢。雖然效果相似,但是背后驅(qū)使它這么走的理由卻和傳統(tǒng)價值牛完全不同。
艾古:海螺水泥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yè)的公司,但我們從走勢的特點來看,也把它歸為價值型走勢。由于2015年行情是明顯的瘋狂投機的性質(zhì),那么如果真有大鯨魚換氣行情,不太可能還會是投機為主,那么這種兼具周期和價值兩種性質(zhì)的,可能機會會更大一些。
主持人:從上半年情況來看,投機還是很盛行的,價值略有表現(xiàn),周期基本沒動。
艾古:確實,周期類的沒有什么明顯的動作,這是不對的。我覺得行情要真正起來,還是要靠周期型和價值型發(fā)揮作用。希望投機風在前一階段受挫后會老實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