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鈺安 郭勇
摘 要:隨著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越來越頻繁,來華學習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因此地名翻譯的標準化越發(fā)重要。因新疆地區(qū)有其獨特的地域特色和多民族特色,新疆地名具有多樣性,還因當?shù)貨]有制定相關的地名翻譯規(guī)范,故許多新疆地名存在一名多譯現(xiàn)象。從音譯法,包括漢語拼音與維吾爾語音譯轉(zhuǎn)寫法角度,對新疆地名譯法和新疆地名的正確英譯本進行分析,從而讓讀者對新疆地名的譯法有所了解,進而更深刻地體會該多民族地區(qū)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地名;音譯;規(guī)范;分析與認識
新疆地處東西方多種文化的交匯點,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歷史淵源造就了它獨特的多元文化。一直以來不少人對此神秘的西域之地心生向往,越來越多的人主動查閱相關書籍、資料,甚至是親自到此一游,領略新疆這片廣袤之地的魅力。可見,書籍等文化傳播方式是介紹新疆的主要途徑,而正確的新疆地名翻譯則是向外傳播我國文化的重要渠道。新疆地區(qū)有其獨特的地域特色和多民族特色,新疆地名具有多樣性,但因當?shù)貨]有制定相關地名翻譯規(guī)范,故許多新疆地名存在一名多譯的現(xiàn)象。如新疆伊犁地區(qū)的“那拉提草原”,被譯為“Nalati Prairie”、“Narat Grasslands”和“Nalat Grasslands”;“霍爾果斯口岸”被譯為“Horgos Port”“Helgas Port”、“Khorgos Port”、“Huo Er Guo Si Port”和“Horgas Pass”。又如新疆喀什地區(qū)的“香妃墓”被譯為“Abakh Hoja Tomb”、“Fragrant Princess Tomb”和“Xiangfei Tomb”;“喀什大巴扎”被譯為“Kashgar Grand Bazaar”和“Kashgar Dabazha”;“塔克拉瑪干沙漠”被譯為“Taklimakan Desert”和“Takelamagan Desert”。就上述一名多譯情況,筆者認為有必要先對我國地名的主要譯法進行介紹,從漢語拼音法和音譯轉(zhuǎn)寫法角度對新疆一些地方具有的多種譯名進行分析和比較。
一、我國地名主要譯法
地名翻譯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因為其中隱藏著文化、習俗等因素。早在1967年聯(lián)合國就做出決定,要求各國、各地區(qū)在國際交往中,地名翻譯都使用羅馬字母拼寫,即單一羅馬化。而我國地名羅馬化的國際標準,實際上就是《漢語拼音方案》。現(xiàn)今我國地名翻譯大致可歸納為以下三種方法:一是漢語拼音法,即用《漢語拼音方案》來譯中文地名。例如,北京“東直門外大街”被直接翻譯為“Dongzhimenwai Dajie”。二是音意結(jié)合法,即將專名部分作音譯處理,部分作意譯處理。如“廣東省”被譯為“Guangdong Province”,“華中路”被譯為“Huazhong Road”。三是全盤意譯法,即全意譯。又如上海浦東的“世紀大道”被譯為“Central Avenue”,“西湖”被譯為“the West Lake”。
上述譯法,僅適于漢語地名的翻譯,但新疆是一個多民族地區(qū),故新疆地區(qū)的許多地名是由少數(shù)民族語音譯轉(zhuǎn)寫而來的。如由維吾爾語音譯轉(zhuǎn)寫而來的阿勒泰地區(qū)、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斯騰湖、喀納斯、庫爾勒、克拉瑪依、英吉沙等。這類地名在譯成英語時,不能采用漢語拼音法,而要根據(jù)這些地名的維吾爾語發(fā)音音譯轉(zhuǎn)寫,即“Altay Prefecture,Bayangol Prefecture,Bosten Lake,Kanas,Korla,Karamay和Yengisar”。
二、漢語拼音法
在地名翻譯中,漢語拼音法就是根據(jù)普通話的標準發(fā)音用漢語拼音來拼寫地名。但新疆地區(qū)存在部分地名采用全英文翻譯的問題,如克拉瑪依的紅星路、通訊路、友誼路和銀河路分別被譯為“Red Star Road”、“Communication Road”、“Friendship Road”和“Galaxy Road”;阿勒泰地區(qū)的五彩灘被譯為“the Colorful Beach”;庫爾勒地區(qū)的天鵝河被譯為“the Swan River”等。從表面上看,這些地名翻譯符合語言習慣,能突出景區(qū)特色,但這種譯法不符合《漢語拼音方案》規(guī)范,故上述舉例的地名和景區(qū)名都應采用漢語拼音進行翻譯?,F(xiàn)做如下分類分析:
(一)街道名翻譯
街道名翻譯,均應采用標準普通話的漢語拼音形式。如:克拉瑪依的紅星路、通訊路、友誼路和銀河路應分別譯為“HONGXING LU”、“TONGXUN LU”、“YOUYI LU”和“YINHE LU”。
(二)景點名翻譯
例1:五彩灘
五彩灘位于新疆北端阿勒泰地區(qū)布爾津縣境內(nèi),此處地貌特殊,位于長期干燥地帶,屬于典型的彩色丘陵(或彩丘地貌),并在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梢姡宀蕿┦切陆匾穆糜尉包c,故其名稱的英譯于文化傳播則顯得尤為重要。五彩灘被譯為“the Colorful Beach”和“the Wucai Beach”。其中,“the Colorful Beach”此譯違背了《漢語拼音方案》規(guī)范,故此處應用拼音“Wucai”代替“Colorful”,譯為“the Wucai Beach”。
例2:月亮灣
喀納斯湖月亮灣位于臥龍灣上游約1公里,是臥龍灣河曲的延伸部分,由于喀納斯河床在此形成幾個由反“S”狀彎河曲組成的半月牙河灣,故被稱為“月亮灣”。如今月亮灣被翻譯為“the Moon Bay”和“the Yueliang Bay”,如果使用拼音法翻譯,那么喀納斯湖月亮灣則為“the Yueliang Bay”。但考慮到月亮灣是一個重要的旅游景區(qū),而“Yueliang”這種翻譯不具備吸引力,外國游客也會對此產(chǎn)生困惑。有鑒于此,要考慮使用補充翻譯法,如將其譯成“the Yueliang Bay (the Moon Bay)”,這樣不僅符合《漢語拼音方案》,而且突顯了喀納斯湖月亮灣的獨特之處,同時也能進行有效的對外宣傳,從而吸引游人的眼球 。
例3:天鵝河
庫爾勒天鵝河,是連接孔雀河、杜鵑河的重要水上紐帶,其獨特之處,必會吸引國內(nèi)外游客來此一探究竟。庫爾勒天鵝湖有兩種翻譯,分別為“the Swan River”和“the Tianehu River”。在符合相關規(guī)則并突出其作為重要風景旅游區(qū)的基礎上,庫爾勒天鵝湖的翻譯可采取喀納斯湖月亮灣的翻譯策略,即使用補充翻譯法,可譯為“the Tianehu River (the Swan River)”。
例4:魔鬼城
魔鬼城又稱烏爾禾風城,這里有著獨特的風蝕地貌,形狀怪異,當?shù)孛晒湃藢⒋顺欠Q為“蘇魯木哈克”,維吾爾人稱為“沙依坦克爾西”,意為魔鬼城,被譯為“the Ghost City”、“the Mogui City”。參照喀納斯湖月亮灣和庫爾勒天鵝河的翻譯,可得知“the Mogui City (the Ghost City)”的譯法較為合適,這種譯法不僅符合《漢語拼音方案》的規(guī)范,而且便于海外游客理解,也有利于該景區(qū)的對外推廣與宣傳。
三、維吾爾語音譯轉(zhuǎn)寫法
在新疆地區(qū),有不少地名源于維吾爾語,在將這些地方的名字音譯為英語時,需要符合《少數(shù)民族語地名漢語拼音字母音譯轉(zhuǎn)寫法》的相關規(guī)范,即要根據(jù)準確的維吾爾語發(fā)音將其直接音譯為英語。例如,烏魯木齊的沙依巴克區(qū),有如下翻譯,即“Saybagh District”、“Shayibake District”和“Saybag District”,其中“Shayibake District”是由“沙依巴克”的漢語拼音音譯而來的,而“Saybag District”和“Saybagh District”則是根據(jù)維吾爾語的發(fā)音音譯而來的,因此應選用“Saybag District”的翻譯形式。此外,位于阿勒泰地區(qū)的布爾津縣,被譯作“Burqin County”和“Buerjin County”,其中,“布爾津”是由維吾爾語音譯而來的漢字,因此根據(jù)其維吾爾語的發(fā)音應翻譯為“Burqin County”而非“Buerjin County”;位于新疆北部邊緣的阿勒泰市,被譯作“Aletai City”和“Altay City”,其中,“阿勒泰”是由維吾爾語音譯而來的漢字,因此根據(jù)其維吾爾語的發(fā)音應翻譯為“Altay City”而非“Aletai City”。
從上文中的例子可以看出,新疆很多地方的名稱,要根據(jù)維吾爾語的正確發(fā)音,將其音譯成對應的英文,這樣一方面可便于海外游客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使游客們更加深刻體會到新疆地區(qū)濃郁而獨特的民族風情。
總之,翻譯在對外交往中起到了傳承和跨文化的作用?!暗孛菤v史的產(chǎn)物,所以地名的翻譯過程也是一種語言文化的傳播過程。”(賀繼宗,胡新民,2008)規(guī)范、標準的地名翻譯是外國游客了解中國的有效途徑。因而闡述新疆地名英譯方法與特點,以供讀者從中有所感受與領悟。
參考文獻:
[1]牛汝極.新疆地名的語言特質(zhì)[J].新疆大學學報,1995(1):94-100.
[2]王力.漢語史搞:上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0:45.
[3]牛汝極.地名與新疆多民族風俗[J].語言與翻譯,1994(3):141-145.
[4]李延林等.英語文化翻譯學教程[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6.
[5]李延林,郭勇等.英語文化翻譯學實踐教程[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