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霞
【摘 要】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用心澆灌、用愛呵護、用情慰藉,公平的對待每個孩子,俯下身子認真傾聽,是解決教育“癥結”的良方!
【關鍵詞】 愛;教育癥結;良方
一、公平對待,用愛呵護
小周是我剛上班時接觸的第一批學生中的其中一個。對于我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我似乎都還沒來得及思考要怎樣去當老師便被推上了講臺,拿著初中教師資格證,專業(yè)是政治歷史的我,不知道怎么去和小學五年級的孩子相處?不知道語文課該怎樣備課?不知道課堂上該怎樣講才能吸引學生?我甚至不知道怎樣設置作業(yè)種類?可我又無奈地發(fā)現這幫孩子的基礎那叫一個差,半期下來,語文成績的平均分42.5。整個鎮(zhèn)的同年級成績,我獲得第一名,不過是倒著數的,我不僅茫然還很焦慮。我該怎么辦?
我開始分析原因,除了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應該學習以外。我也從學生身上找原因,這班孩子,五十多個,留守兒童多,家長教育意識淡薄,多數不能輔導孩子的作業(yè),任由自生自滅。孩子們呢,學習意識不強,加上原來老師的教育觀念,導致孩子們兩極分化較重。成績好的孩子似乎“天之驕子”,成績差的似乎一切都“罪有應得”。成績好的孩子坐在前面,享受著老師的種種優(yōu)惠政策,而另一部分則坐在后面,自娛自樂,也享受著課堂上這種“不問窗外事,不讀圣賢書”的無拘無束的時光。鑒于此,我對班級進行了大整頓,位置按身高編排,班干部不再享受特殊待遇,每天及時清理學生作業(yè),沒做的及時補上,下課后主動和學生們聊天,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情況……
印象中的小周第一次考試只有五十七分,五年級的孩子作文不知道怎么開頭?不知道怎樣體會課文情感,更不知道除開課本以外的課外書。但課堂上那雙求知若渴的眼睛卻深深地觸動著我,上課經常舉起的小手感染了我。我開始關注著他的一舉一動,他的變化;我鼓勵他認真思考問題的好習慣,倡導同學們向他學習;我教給他寫作的方法,告訴他每一類文章的不同表達方式;在六一節(jié)目活動中,我讓他參與到節(jié)目表演的行列中來……漸漸地,我發(fā)現了他的變化,發(fā)言大膽了,交往自信了,臉上有甜美的笑容了。
后來的學習生涯中,他如愿以償地進了初中的實驗班,走進了重點高中,考上了理想大學。每年的節(jié)假日,這個靦腆的男孩都會記得給我祝福。他感謝我出現在他的生命里并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其實,我沒有他說的那么偉大,作為一名教師,我知道,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我只是做著自己分內的事,我希望他們敬畏知識,理解公平,我只是覺得每個學生都有平等享受知識的權利,如此而已。
二、尊重早戀,疏導矛盾
小雷是我教書這么多年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女生,那年我剛通過招考進了現在的這間學校。我也很慶幸遇到這個漂亮優(yōu)秀的學生,她熱情大方,班級工作管理經驗豐富。這無疑對于剛接到這班的我多了幾分安慰,也多了幾分自信。
然而,六年級的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期了,男女生已經有了懵懵懂懂的情愫。小雷也不例外,他喜歡上了班里一個踢足球的男生,為了和這男生近距離接觸,她甚至幾次三番纏著我給她換位置,挨著他坐。編的理由很充分,我禁不住她的軟磨硬泡,答應了她。可是當天就出事了,那個男孩子不喜歡他,喜歡著班里另一個比較溫柔比較含蓄和小雷一樣優(yōu)秀的女生。所以,為了和她拉開距離,為了證明自己清白,當我答應小雷調位置的第一天,男孩子就在我的課堂上抗議:“老師,我不坐這個位置,你把我調去挨著某某坐吧?。ㄟ@個某某是我們當時都認為最黑最不漂亮的女生)”。孩子們哄堂大笑,這是怎么了?我開始意識到我被小雷忽悠了,我驚訝于她的大膽,但我什么也沒說,只是順勢真的把那個男孩子調開了。然而就在當天的下午,我便聽見孩子們給我反映,小雷哭了,哭了很長時間,很傷心。第二天,我去帶孩子做操,又有孩子給我說,小雷又在哭,我走過去,剛要問。小雷一下子抱住我,毫無顧忌、旁若無人、嚎啕大哭。我知道,小雷委屈得無以言表。旁邊一個男生陰陽怪氣的說:“老師,她是不是喜歡別人,別人不喜歡她就哭嘛?”聽著這話這哭聲,我好心疼,我的傻丫頭,我該怎樣幫助你呢?
我開始找小雷單獨對話,可能鑒于是師生關系,我怎么開導,她都不愿意給我敞開心扉。當時的交流,表面看起來似乎是成功的,可一到第二天照常這樣,孩子一哭就好幾小時,停不下來。于是,我又單獨找了她幾個好姐妹了解真正的原因。我恍然明白,小雷的難過,除了被拒絕遭遇的尷尬外,更重要的是她的好朋友,那個含蓄漂亮的女孩不理她了,班里的女生排斥著她,她變成了孩子們眼中的“第三者”。一下子,她被推到了道德輿論的風口浪尖,成了女生眼中的眾矢之的,成了男生眼中的笑話,對于六年級孩子,她怎么能一下子承受得過來呢?哎!我的孩子們,你們都在想些什么?。靠墒?,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接連三天那撕心裂肺的哭聲,讓我很心疼,我知道她是真的難過,無法釋懷。我開始聯系她的家長,要關注回家的情況,但只能是關注,暫時不能問原因;我開始請她的好朋友和她交流,用我知道的一些案例通過別人來告訴她,希望能有所領悟;我開始聯系學校,專門請了學校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師,做了一堂青春期的講座,旁敲側擊的告訴她,這樣的心里是正常的,然而該怎樣調節(jié)才是最重要的;最后,我又拉著我們班的全部女生,利用一處安靜的教室,圍坐一起,暢談人生,訴說夢想,最后轉移到同學之間這份珍貴的友誼,說說自己曾經對好朋友有過那些過錯?告訴她們該怎樣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緣分,怎樣學會看待別人的過錯,怎樣包容別人的缺點等等。孩子哭成一團,孩子們都來給我說對不起,給小雷說對不起。時隔四天了,我終于看見小雷那如釋重負的表情,終于看到發(fā)自內心的往日的笑臉,我終于得到了她真切快樂的擁抱,聽到了她在我耳邊說謝謝您老師!而我,也終于理解了小雷所承受的心里壓力,因為在乎,所以傷感,她怕失去這些好姐妹??!或許,這個男孩子已經在他心中畫上了一個句號,但這份和同學的友誼值得她珍惜一輩子。
作為老師的我,只有理解、只有尊重、只有用愛慢慢地澆灌,才能讓他們在人生旅途中變得更加陽光、健康、自信!
三、用心傾聽,將心比心
早在接本班前,就耳聞一個叫小A的孩子,天天打架,惹是生非。心理不禁暗暗祈禱,千萬不要讓我遇見他!可是,怕什么來什么,開學初,看到分班花名冊,那幾個字赫然的印在那里。我知道,我和他的較量開始了。
果真不出我所料,剛開始第一周,每天就有孩子來告狀:“老師,我被小A打了”,“老師,我的書被小A撕壞了”,“老師,我的鉛筆被小A拿去了,他說是他的”……從來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別看他個頭小,力氣可不小,班上的大個子和他的發(fā)生沖突,他從來都不會吃虧。一年級開學工作忙,而每天關于他的“案子”讓我忙上加忙。該怎么辦?一味地懲罰肯定不行,一味地寬容也沒效果。靜下心來,和家長交流后知道,小A爸爸很能干,但對孩子卻過于嚴格,每天孩子身上不會帶一分錢,也不讓孩子在外面吃早餐、買零食;孩子的需要的任何東西都是父母幫忙購置;家里但凡孩子有點稍微高點的愿望則一票否決;孩子如果犯錯則是一頓好打……
聽起來似乎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不亂吃、不亂用、杜絕孩子犯錯,養(yǎng)成良好習慣??墒?,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的,孩子的內心是孤獨的,他和學生的矛盾多數來自于他想玩別人的東西,可是別人不愿意,他不知道怎么商量,只有私自拿;他和別人打架,多數時候聽到的都是他想和他們一起玩,別人不愿意,他就選擇動手來證明其實自己很厲害;他想讓同學們關注他,讓老師關注他。聽起來好難過,小A用他的理解進行和集體的交流,老師的認可。雖然不可取,但情感卻那么真實。了解了這些,我開始和他父母商量,孩子的東西自己去買別擔心價格,吃點虧又有什么關系呢?小A有什么愿望,可以適當的滿足,和他擬定計劃,做到幾點滿足什么樣的愿望,做到更多又滿足怎樣的愿望;如果和同學發(fā)生矛盾,弄壞別人的東西先聽聽孩子心理的想法后再處理,不要再一味地責罰;孩子每天如果堅持看書十五分鐘給孩子滿足一個小心愿;隨時和老師私下交流小A在校的學習情況和與人相處的細節(jié)……
一段時間下來,我慢慢地發(fā)現,告狀的孩子少了;孩子愿意和我分享媽媽送給他的禮物了;積極看書了,并把媽媽買的新書及時地分享給班里的孩子們;課后,看見能和好多孩子和睦相處了。今年是三年級的上學期,我驚訝地發(fā)現,我已經很久沒有接到關于小A的任何告狀了。
四、注重細節(jié),保護自尊
班上的小燦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孩子,父母靠體力掙錢,家里姊妹多。每學期的貧困生我都盡量的考慮他。但我知道,我所做的遠遠不夠。這不,班上一孩子手機掉了,媽媽很著急,孩子很害怕,我也很生氣!可是該怎么辦呢?查看了監(jiān)控,我大概明確了就是小燦拿的。在當天的班會課上,我給孩子們講了很多道理,讓孩子以紙條的形式告訴我:“是不是你拿的,你該怎么做?”但我保證不會告訴任何人,而且因為你的誠實我還會獎勵你,送你兩件你最想要的東西。我知道,這個孩子,在家有太多愿望,但因為經濟條件不允許或者是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妥當等而難以滿足造成的,事實證明我的做法是成功的,小燦主動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我也履行了我的承諾。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欣慰地看見孩子慢慢地發(fā)生著改變。直至現在,我欣慰地看見小燦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學習也更加努力了。
孩子犯錯不可怕,但作為我們老師,怎樣關注教育的細節(jié),怎樣引導孩子改正錯誤,怎樣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卻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高德勝. 論愛與教育愛[J]. 中國教育學刊,2018(12).
[2] 王會波,張國玲. 愛是教育的生命[J]. 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