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紅
我1979年生于北京順義,現(xiàn)為北京市順義區(qū)少年宮副主任兼美術教師。我是在改革開放40年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也是家鄉(xiāng)順義撤縣設區(qū)20年里奮戰(zhàn)在工作一線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回想起1998年,19歲的我作為中共預備黨員,從師范學校畢業(yè)回到家鄉(xiāng)順義任教,那一年順義剛好撤縣設區(qū)。20年來,家鄉(xiāng)順義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年時光說來漫長,卻又彈指一揮間。從教20年,我始終懷著一顆“無愧有為時代、不負青春年華”的初心,始終不忘“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的入黨誓言,先后在校內(nèi)、校外任教,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好老師。
2005年是個難以忘懷的年份。這一年,我開始了人生又一挑戰(zhàn),榮幸地調(diào)到順義少年宮,成為了一名美術教師,校外教育為我開辟了更加廣闊的天地。2005年也是順義少年宮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5月,順義少年宮新宮落成,全體少年宮人懷著激動的心情和對未來的憧憬,搬入了建筑現(xiàn)代、設備先進的新宮,順義的校外教育事業(yè)開啟了更加絢麗的新篇章。
時間匆匆,最青春、最美麗的10年,25至35歲,我在校外教育這片沃土中度過?;貞浿?,有激情澎湃,有熱淚噴涌,有鮮花掌聲,更有無悔的付出。
大家都說,校外教師從事著令人羨慕的工作,每周都有悅耳歌聲、曼妙舞姿和多彩畫筆相伴;校外教師從事著陪伴成長和啟蒙潛質(zhì)的工作,孩子們從興趣懵懂到才華橫溢??墒?,人們卻不太清楚,校外教師又從事著每個周末不能與家人相伴的工作,周末兩天要接待全區(qū)2000余名孩子的興趣學習。每逢周五,當親朋好友談論著如何度過雙休日的時候,校外教師卻在加緊備課,準備著周末兩天的教學內(nèi)容。我經(jīng)常開玩笑說:“我家里的鬧鐘最累,一周七天都要叫主人起床?!敝苣r家人休息、我們上班,雖有遺憾,但也快樂,因為我們陪伴了一批批孩子的成長,看到了一顆顆藝術、科技之星的熠熠生輝。
我在擔任少年宮全職美術教師和美術教研組長的幾年里,每周培訓學生近200人,我的學生遍及全區(qū)各個學校,他們淳樸、好學,帶給我無盡的快樂和感動。有一對雙胞胎姐妹跟媽媽說:“我們老師像芭比娃娃一樣美麗”;有內(nèi)向的小女孩偷偷塞給我一張“老師我愛你”的紙條;有“刁蠻”的小公主對幫她改畫的姥姥說:“劉老師教我們畫的肥公雞漂亮,您畫得瘦公雞不對?!焙⒆觽兊奶煺鏌o邪,把我的心都融化了。那時累得晚上說夢話都是學生,但暖暖的笑意卻掛在熟睡的臉上。
校外教育最感人的地方就是,孩子一旦入學,只要興趣在就會跟著一個老師循序漸進地一直學下去,一直到初中、高中。這樣長年累月地學習,就和老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用孩子的話說:“我們長大了,老師沒有老。”老師怎么會不老呢?只是在孩子心目中,陪伴他們的老師是永遠美麗和年輕的。眼見一個個五六歲的萌童長成了俊男美女的大學生,看到他們考進了美院、進了傳媒大學,做了教師、當了策劃,老師的心里面是滿滿的幸福和成就感。
在十幾年的校外教育工作中,我榮獲了“全國校外教育書畫名師”、“北京市校外教育先進工作者”稱號。應邀到其他區(qū)縣少年宮做經(jīng)驗介紹,多次擔任北京市繪畫大賽評委,在市級大賽中做典型發(fā)言。從少年宮辦公室主任、培訓部主任到副主任兼任教研室主任,每一個角色的轉(zhuǎn)換,我都牢記使命、爭創(chuàng)佳績。
(作者為北京市順義區(qū)少年宮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