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國家對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逐步重視起來。教師也根據(jù)自己不斷完善的活動經(jīng)驗,整理出一套適應新課改的授課方法。新課改的授課理念是以生為主,倡導教師發(fā)展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要開展有意思的講習活動,制定完善的授課計劃。教師通過風趣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教育內(nèi)容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本文對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方式的設計研究進行深入地探索,并對其活動開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了相對的應對策略。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 綜合性學習設計? 教學實踐研究
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雖然已經(jīng)積累了一定的綜合性學習經(jīng)驗,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在設計與實踐的總體現(xiàn)狀中依然伴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學生主體作用得不到充分地發(fā)揮,這必然會導致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以失敗告終。
一、開設多樣性的主題活動
在我國新的教學模式下,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教師要運用合理的教學手段開展實踐活動。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展中,教師往往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形式,很少會注意到學生本身的上課情況,導致學生沒有興趣聽課,這樣的授課模式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能把學生帶入到課堂中來。所以教師在課堂授課時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開設多樣性的主題活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感恩父母》這一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時,教師首先確定自己的教學目的,這一主題活動的開展是因為本單元課文的學習,學完本單元的這些文章之后,開展的主題活動,讓學生通過回憶父母給予學生身上的愛,感觸父母之情,體會愛的圣潔、無私和偉大。讓學生通過本次活動,學會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感恩父母,以實際行動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教師要給學生制定一個情景:親愛的學生,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父母的關(guān)懷下,是他們讓我們健康的成長,他們給予我們無私的愛,為我們的成長,他們付出了很多很多,大家回憶一下你和父母之間發(fā)生的小故事,把它們分享給大家?然后讓學生來回憶父母愛自己的故事,通過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可以培育學生的情操,豐富學生的感情、鞏固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知識,提升學生在活動中的參與積極性,同時也達到教師的教學意義。
二、設計綜合性活動內(nèi)容
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與其他活動的開展著很大的區(qū)別,但是教師在教學的目標制定上都是相同的,為了讓學生學好這門學科,教師對講習方法也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在任何授課任務中教師的重點都要放在學生身上,要開發(fā)學生的主體作用,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興趣點。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中,教師并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重點放在了怎么進行活動開展上。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能精準指導學生樹立準確的思想觀點。所以教師應該時刻留意學生的興趣點,設計有趣的綜合性活動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例如,在進行《四季風光》這一課的講解時,教師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教學計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春夏秋冬不同季節(jié)景物的主要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動腦思考能力、表達能力。教師先要給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中,告訴學生,迷人的春天是令人歡欣的,夏天的晴空是燦爛的,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是大地生育的季節(jié),冬天是大地沉睡的季節(jié),然后教師可以開展小游戲,詞語接龍的游戲,讓學生說一說每個季節(jié)出現(xiàn)的事物,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進入學習的海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增強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三、活動突出實踐性
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授課中,教師將感情教育安排在課堂中,加入了很多有趣的活動環(huán)節(jié)。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更加看重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把開展的主體活動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相結(jié)合,有效地提高課堂授課質(zhì)量。在傳統(tǒng)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下,教師十分看著活動安排的意義,忽視了活動的實踐性,教師的講習形式非常的單一,導致學生不能高效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所以教師要在活動安排中創(chuàng)立有趣的實踐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體會其中的趣味性。例如在進行《我們的課余生活》一課的講解時,教師首先明確自己的講習目的,讓大家進行交流自己的課余生活,并在交流中互相取長補短,并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自己的課余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讓學生更多的是進入實踐,畫一幅美麗的畫或者寫一篇文章記錄自己的課余生活,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興趣,增添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讓學生深刻地記住自己的生活,以達到教師的教學目的。
四、要將學生作為學習評價的主體
在我們目前的教學過程中,現(xiàn)狀是教師是評價學生學習的主體,主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定,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很少,學生也不參與評價的過程。在這種教育體制下,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這一作用是沒有發(fā)揮出來的。鑒于目前的教學情況,我們在農(nóng)村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設計和實踐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要相互評價,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態(tài)度等作出自己的評價,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評價信息作出相應的教學調(diào)整。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觀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這樣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也會得到進一步地發(fā)揮。
總之,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設計與實踐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需要教師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和觀念??墒牵枷牒陀^念的轉(zhuǎn)變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僅要認識到學生學習的需要,還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做到將學生作為教學評價的主體,如何進一步加快廣大教師關(guān)于這些方面的認識還需要廣大學者、教師們提出更多的建議。
參考文獻
[1] 杜珠莉.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生本課堂的實施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2.
[2] 張俏婷.注重策略讓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更具魅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1(7).
[3] 王紅云.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方式的設計研究[J].快樂閱讀,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