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翔
紅旗渠干部學院建院以來圍繞“傳承紅旗渠精神,增強黨性修養(yǎng)”的辦學宗旨,積極探索開展黨性教育主題培訓,充分利用紅旗渠精神資源,不斷延伸黨性教育課堂,拓寬黨性教育視野,增強黨性教育深度,提升黨性教育體驗度與獲得感,讓每位黨員干部在“身臨其境”中真正觸及思想、震撼心靈,入景入境入理,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固根守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一、聚焦黨性教育主題,挖掘精神資源內涵
20世紀60年代,十萬林縣(今林州市)人民在縣委的領導下,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邁氣概,憑著一錘一釬一雙手,苦戰(zhàn)十個春秋,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建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是黨和人民鐫刻在太行山上的一座不朽豐碑,具有鮮明的特色和特點,是開展黨性教育的鮮活案例和生動課堂。概括講有五個突出特性。即,
一是紅旗渠的修建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xiàn),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奔t旗渠是林縣人民在以楊貴為首的縣委一班人領導下歷時十年開山鑿壁修建而成。紅旗渠的修建通水,徹底結束了林縣十年九旱的面貌,徹底解決了影響了林縣發(fā)展的主要矛盾,真正實現(xiàn)了林縣人民的千年夢想。紅旗渠的修建充分體現(xiàn)了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執(zhí)政理念,在修建過程中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同商量解決問題,充分體現(xiàn)了黨的領導無處不在。并且在十年修渠過程中沒有發(fā)生一起貪污腐敗案件,所有花銷有據可查,所有賬目清晰明了,充分體現(xiàn)了共產黨員的廉潔自律。
二是紅旗渠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紅旗渠于1960年2月開工建設,當時正值國家困難時期。10萬大軍自帶工具,自備口糧,風餐露宿,日夜奮戰(zhàn)在巍巍太行山中。懷揣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團結協(xié)作,以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無私奉獻胸懷,艱苦奮斗、熱情投入對社會主義的建設,從此實現(xiàn)了林縣人民千年的夢想。紅旗渠水蜿蜒在太行山腰,述說著林縣人民戰(zhàn)天斗地的豪邁氣概,流淌著“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真諦。
三是紅旗渠精神具有鮮活的現(xiàn)實性。紅旗渠精神可看(在太行山綿延1500公里)、可觸(紅旗渠仍在發(fā)揮著它生命渠、幸福渠的作用)、可聞(故事記錄翔實,痕跡保留完整,而且現(xiàn)在仍有3萬修渠人健在)、可感
(堪稱教育的百科全書),是開展黨性教育的鮮活實例,具有現(xiàn)實意義。50多年來紅旗渠作為林州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流淌在太行山腰,哺育著林州兒女,滋養(yǎng)著林州大地。在紅旗渠精神的激勵和感召下,林州人民開啟“戰(zhàn)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五部曲的創(chuàng)業(yè)征程,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交相輝映,如今林州市入圍全國百強縣(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0.8%,入圍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
四是紅旗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王岐山同志指出:“看到紅旗渠,我很震撼,在這里我想到的是中華民族頑強拼搏、奮斗不息的精神!我們要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深化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使廣大基層干部增強宗旨意識,牢記為民務實清廉,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堅強戰(zhàn)斗堡壘,讓群眾看得到、體會得到、享受得到全面從嚴治黨成果。”紅旗渠修建是人民在縣委的領導下,憑著一錘一釬一雙手,艱苦奮斗改造自然的成果。沒有籮筐自己編,沒有工具自己造,沒有石灰自己燒,沒有炸藥自己制,沒有糧食挖野菜吃水草。紅旗渠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艱苦奮斗的精神基因。
五是紅旗渠精神具有廣泛的共享性。紅旗渠精神博大精深,是中國共產黨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xiàn),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生動詮釋,紅旗渠修建更體現(xiàn)了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由紅旗渠可以挖掘出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黨紀黨規(guī)教育、黨的宗旨教育、廉政教育等教育主題,適合不同地域、不同行業(yè)、不同層次的各類人群開展教育。
二、把握黨性教育規(guī)律,聚心研創(chuàng)生動課堂
2013年8月紅旗渠干部學院成立,幾年來在各界的關心幫助下,立足紅旗渠資源稟賦,學院圍繞黨性教育的特點,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紅旗渠為脈絡,聚力探索體驗度與獲得感的提升路徑,形成了以體驗教學為主,涵蓋理論教學、現(xiàn)場教學、訪談教學、情景教學、音像教學、案例教學、主題課堂、激情教學、精神探源等 9 個大類 60 余門課程的黨性教育特色課程體系。通過感知、感受、感悟,感性體驗、理性認識、現(xiàn)實觸動,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讓黨員干部入景入境入理,使紅旗渠精神為主題的黨性教育生動有效進課堂、刻骨銘心進頭腦?;緦崿F(xiàn)了“立足河南、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培訓目標,初步打造成了紅旗渠精神的“研究、資料、培訓和宣傳中心”。
1.動靜結合感知
黨性教育目標是讓廣大干部理想信念、黨性觀念和宗旨意識進一步強化。我們結合紅旗渠資源,把課堂延伸至現(xiàn)場,融入藝術,實現(xiàn)情景體驗、生動直觀、激情感知有機統(tǒng)一,在特定的時空場景中延伸了黨性教育課堂,讓黨性教育活起來,讓黨員干部走進歷史,走進現(xiàn)實,實現(xiàn)互動,身臨其境,感悟精神,真正使黨員干部在現(xiàn)場明史知理,解疑釋惑,產生共鳴,強化信念。教學培訓中我們采用實物直觀、模像直觀、言語直觀等直觀教學方法,設計現(xiàn)場教學、音像教學、情景教學、激情教學等方式,動靜結合立體呈現(xiàn)紅旗渠。即以紅旗渠圖片、史物、事跡展為核心的紀念館現(xiàn)場教學,真實記錄紅旗渠修建場景的《紅旗渠紀錄片》音像教學,經典再現(xiàn)紅旗渠過程的話劇《紅旗渠》情景教學,紅旗渠永恒的旋律——激情教學,紅旗渠親歷者談初心——勞模互動訪談教學,一個縣委書記的政德情懷——《巍峨山碑·楊貴篇》音像訪談等。運用傳統(tǒng)圖文、現(xiàn)代視聽等多種形式,化枯燥的講說為動態(tài)的呈現(xiàn),從而在學員腦海中呈現(xiàn)紅旗渠印象,將文字的描述化為立體的形象感知,通過多元互動、動態(tài)啟發(fā)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調動學員積極性。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科研部院刊部孫小帆說,紅旗渠干部學院教學形式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現(xiàn)場教學、激情教學、音像教學、互動教學和情景教學讓我耳目一新。在現(xiàn)場教學中,講解員老師專業(yè)嫻熟、聲情并茂地解說,仿佛再現(xiàn)了勞動人民和英雄人物當年“戰(zhàn)太行”的火熱場景。講到動情處,我的眼淚都不知不覺地在眼眶打轉……各種形式的教學從各個方面將紅旗渠精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并且深入學員的內心。
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說,要把對紅旗渠精神的理解融入謀劃和推進中化集團各項事業(yè)發(fā)展之中,不斷修正、完善、提升自己。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責任擔當,“成功不必在我”的事業(yè)胸懷和“勇于創(chuàng)新、敢闖敢為”的戰(zhàn)略勇氣,來推進集團改革發(fā)展的各項工作,為中化建造一條“紅旗渠”,把中化打造成一個利國利民的央企。
2.身臨其境感受
為了學員在體驗中真正做到可觸可看可感,得到真實場景的震撼,我們結合紅旗渠渠線長、工程多、故事多、痕跡多等特點,在教學中讓學員真真切切地走上紅旗渠、走進紅旗渠,體驗現(xiàn)場,感受艱辛,了解歷史,震撼心靈。我們精選了紅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體驗教學,堪稱紅旗渠修建過程中的“遵義會議”——盤陽會議實景教學,將學員帶入修渠場景,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融中,切身感受當年十萬大軍團結協(xié)作戰(zhàn)太行的場面,感受共產黨人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的決策擔當,感受共產黨員身先士卒、奮勇爭先、無私奉獻的表率。
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上注重連貫性、完整性,圍繞紅旗渠精神與文化、紅旗渠精神與縣域科學發(fā)展、紅旗渠精神與群眾路線等主題,找準紅旗渠精神和林州經濟社會發(fā)展成果、黨的建設工作成效的結合點,找準黨性教育和工作實踐的結合點,深入挖掘林州三個全域城市建設、基層黨建、精準扶貧、美麗鄉(xiāng)村、環(huán)境治理、產業(yè)轉型,大力拓展教育內容,把紅旗渠在林州的傳承真實呈現(xiàn),全面展現(xiàn)黨的領導無處不在。為使學員充分感受傳承紅旗渠精神給林州經濟社會發(fā)展帶來的深刻變化,我們開發(fā)了“精神探源”實踐課程。在現(xiàn)場教學中增加了“入農戶、知民情、做農活”活動,讓學員通過吃農家飯、參與農村勞作、展開社會調查等方式,“接地氣、找問題、促學習”,深入探尋紅旗渠精神源頭和林州經濟社會發(fā)展動力,進一步認識紅旗渠精神在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巨大作用和磅礴力量。
老撾烏多姆賽省人民議會副主席宋占·吉馮登在談到學習體會時動情地留下了眼淚。她說,這次我感受到了林州的發(fā)展是中國共產黨帶給了林州的發(fā)展成果。林州是個山城,大部分人生活在山區(qū),我的母親也生活在山區(qū),我的老家85%的人非常貧困,我會把我今天學到的經驗用到老撾的發(fā)展建設上去。
3.知行合一感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睂W院不斷探索使紅旗渠精神入腦、入心、入行,充分調動學員參與教學的主體性、主動性、自主性,由感性的體驗獲得理性的領悟,做到知行合一。學院在課程研發(fā)中秉承寓教于思、寓教于研、寓教于析的理念,打造出《盤陽會議》《紅旗渠青年洞修建的前前后后》《紅旗渠修建過程中的資金使用》《楊貴與紅旗渠》案例教學,融展室講解、材料閱讀、小組討論、觀點分享等環(huán)節(jié)組成的《紅旗渠與黨的領導》《紅旗渠與廉政建設》《做合格黨員》《精準扶貧》主題課堂教學,和專家解釋互動的“學院大講堂”教學等模式。堅持“紅色課堂”與“紅色感悟”相結合,緊扣時代發(fā)展的主題,提煉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現(xiàn)實價值,用有益的歷史啟示、具象化的典型樣本激活黨員干部內心深處的“紅色基因”,
把黨性教育課堂打造成為一個開放式探究式的課堂,讓廣大黨員干部在思想反思、碰撞、博弈中實現(xiàn)精神蛻變、加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同時,建立“一訪一動一跟蹤”考核評估機制,即對每個班次每個學員培訓期間都要進行一次專題采訪,交流互動和跟蹤回訪,了解培訓情況,固化教學效果。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黨組書記劉永富帶領扶貧辦黨員干部到我院開展“學習紅旗渠精神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主題黨日活動。參加主題黨日活動的黨員干部們紛紛表示,紅旗渠精神是新時代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動力源泉,要推動紅旗渠精神在實際工作中生根發(fā)芽,提高思想境界,增強履職能力,在決勝脫貧攻堅中,找準問題、不怕困難,統(tǒng)籌力量、艱苦奮斗,科學謀劃、精準施策,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中央黨校第10期縣委書記班學員、吉林省松原市委常委、前郭縣委書記寶音太談到,紅旗渠是林縣人民子孫后代受益的民生工程,既是我國水利史上的壯舉,又是“人定勝天”的生動實踐,由此升華出來的紅旗渠精神世代相傳,只有緊緊繼承黨的領導才能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只有發(fā)動群眾才能戰(zhàn)天斗地,領導干部表率起到至關重要的因素,廉潔工程才能經得起歷史檢驗,回去之后我要把紅旗渠精神帶到工作崗位做好本職工作,做
“務實、為民、清廉”的合格縣委書記。
4.點線結合感觸
紅旗渠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紅色基因的組成部分,屬于黨的精神譜系中的基礎內容。學院在課程設置中以紅旗渠精神為點,向太行精神、扁擔精神、谷文昌精神等黨的精神譜系輻射延伸,將黨的紅色基因和紅色文化銜接貫通,由紅旗渠這個點充分激發(fā)學員對中國共產黨奮斗歷程的感佩,點線結合增強黨性修養(yǎng)。如,我們在課程設置中充分挖掘紅旗渠精神,并向紅旗渠誕生地太行山所孕育的太行精神、林州石板巖供銷社肩挑扁擔走出太行山的扁擔精神、林州南下東山的四有書記谷文昌等精神延伸。特別是外事班次培訓中,我們依托安陽、河南厚重的文化底蘊,圍繞講好四個故事,做到四個突出,即突出感受中國文化,講好中華民族故事;突出黨的建設,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突出弘揚中國精神,講好紅旗渠故事;突出中國發(fā)展,講好中國故事。讓他們真正感知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華民族的奮斗史和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經驗。
2016年7月越南司局級黨政干部考察團團長阮文青在考察結束時深有感觸地說:“這次考察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收獲很大,這樣的考察不但使我們看到了中國經濟發(fā)展成績,更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和遠見卓識,了解到了中國人民取得這些成績背后的付出和不易?!?/p>
三、明確黨性教育方向,持續(xù)探索創(chuàng)新之路
新的歷史條件下,黨性教育呈現(xiàn)新特點、新原則、新任務,更加要求我們明確黨性教育方向,聚焦黨性教育新時代主題,探索黨性教育的創(chuàng)新之路,切實增強黨性教育的成效。
1.緊扣主題,深挖內容,合理布局
《2018—2022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guī)劃》提出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主要目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心內容的理論教育更加深入,黨性教育更加扎實,專業(yè)化能力培訓更加精準,知識培訓更加有效。這就要求我們開展黨性教育要保持思想的敏銳度和開放性,結合時代主題,結合培訓目標,結合黨員干部實際情況,做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層透視和分析,做好頂層設計,深刻挖掘紅色資源的當代魅力,深化提煉不同的黨性教育專題,科學擬定黨性教育內容,形成合理的教學布局。在我們最該講的和學員最要聽的之間找準契合點,尋求最大公約數,釋放最大正能量,提高黨性教育的精準度和有效性。幫助黨員干部消除思想上的困惑、補齊理論上的短板、改進黨性上的不足、提高專業(yè)化的能力,切實解決黨員干部的“現(xiàn)實困惑”與“本領恐慌”。
2.更新觀念,創(chuàng)新形式,精準培訓
“體驗”可謂是黨性教育的正確打開方式,利用紅色資源開展黨性教育是這些年被實踐證明了的有效手段。但是,當前黨性教育在教學形式中傳統(tǒng)展示手段多,現(xiàn)代新媒體運用少,黨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還不夠,帶入感需要進一步加強。這就需要我們繼續(xù)探索應用現(xiàn)代化手段,運用聲、光、電等新技術手段,用微視頻、微電影、微動漫等新媒體手段,針對不同對象、不同專題和不同內容采取靈活有效的培訓方式和手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精準發(fā)力,精準培訓。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讓紅色資源活起來,提高生動性、形象性、體驗度、獲得感。
3.固本培元,增強實效,持之以恒
黨性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訓的核心內容,是一個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過程。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使黨性教育真正“入心入腦、刻骨銘心”,使黨員干部能夠銘記一輩子、影響一輩子,增強黨性教育針對性實效性,是擺在所有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課題。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推進紅色教材、課程、師資、市場建設,探索建立跟蹤問效機制,強化學習考核,引導黨員干部固本培元,補好精神之“鈣”,不僅能“激動一陣子”,還能“銘記
一輩子”。
(作者系紅旗渠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
(責任編輯 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