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海峰
【摘要】吐音,是單簧管演奏中較難掌握的一種技法。吐音質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音樂的表現(xiàn)效果,如何準確、輕松地演奏吐音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本文從氣息訓練入手,試圖對吐音演奏中舌頭在氣息推動下的運動狀態(tài)及舌觸位置進行探析,為準確快速地吹奏吐音打基礎。
【關鍵詞】吐音原理;氣息狀態(tài);舌指
【中圖分類號】J621?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吐音,在單簧管演奏中是衡量演奏者水平高低的試金石。吐音演奏質量高低直接關乎到演出效果的好壞,想要成功地演奏單簧管就要系統(tǒng)地掌握吐音演奏方法。下面就吐音演奏氣息的作用進行分析,以期共勉。
一、單簧管吐音發(fā)音原理
不同的樂器類別有不同的發(fā)音方式,相對銅管類樂器而言,木管類樂器在吐音技法演奏中的發(fā)音方式還是具有一定的獨特性。銅管樂器是通過嘴唇振動,氣息輔助演奏進行發(fā)音。木管則不同,就單簧管而言,單簧管是依靠哨片振動發(fā)聲,且演奏嘴型和銅管也有區(qū)別,銅管是外置型(號嘴)演奏,單簧管是內含式發(fā)音,通過發(fā)音源氣息推動,發(fā)音本體哨片與發(fā)音載體笛頭共同作用下生成樂音。演奏者通過對氣息控制、手指運行、舌指配合進行精確操作才能準確演奏,下面就三方面進行分析。
(一)氣息
不論是聲樂演唱還是管樂演奏,良好的氣息運用都是優(yōu)美樂音產生的前提條件。氣息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演奏質量的高低。就單簧管演奏而言,沒有堅實的氣息基礎作支撐就如萬丈高樓沒有牢固的地基作保障一樣,隨時都會坍塌。因此,良好的氣息是準確發(fā)音的首要條件,也是演奏樂音的基礎條件。據(jù)統(tǒng)計,正常人每次呼吸循環(huán)中吸入或呼入的空氣量為一升左右,而在演奏或演唱時會用到25%~100%的呼吸能力,這就說明演奏時所用氣息量和日常生活所用氣息量還是有所不同的。演奏呼吸需求相對生理呼吸在氣量、氣息力度、氣息控制方面都有明顯的差異,因此,養(yǎng)成準確的呼吸方法對于演奏非常重要。
呼吸法有三類,即胸腔呼吸、腹式呼吸,胸腹混合呼吸法,三種呼吸法的次序是按照其難易程度進行排列的,一般初學訓練建議從腹式呼吸法開始練起,掌握氣息支撐點后,再去演奏就會更加輕松自如,具體練習方法不再贅述。
(二)口型
單簧管因其內含式發(fā)音特點形成了其獨特的演奏口型,其發(fā)音是用下唇包住下齒,嘴角呈自然微笑狀且密封閉合,將哨片卡在笛頭上放入口中內含式發(fā)音,又稱“單包”法發(fā)音。單簧管口型發(fā)音點的掌握,可以用一個淺顯的例子說明。如杠桿原理是由受力點、支點、動力點構成,想要準確地撬起被撬物(受力點)就要支點牢固,動力點源源不斷地輸入動力,被撬物才可輕松撬起。將此理移至單簧管演奏口型訓練中就很容易理解了,依次對照受力點即口腔,支點即下唇、上齒(為了減輕演奏者下唇過緊現(xiàn)象發(fā)生(咬哨片導致風口閉合阻止振動終止發(fā)音),因此將笛頭適度像上牙“頂”一點,目的是放松下唇,方便發(fā)音)動力點即氣息輸出,準確地發(fā)音離不開三者的默契配合。在教授時每個個體都是不同的,練習時還應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微調,確保準確發(fā)音。需要提示的是,在了解口型演奏原理后,練習時可以先吹口哨,感受氣息發(fā)音點和嘴角對發(fā)音的控制,隨后再介入笛頭,按照上述“杠桿原理”步驟進行練習就會簡單一些。嘴部機能在訓練時需要注意,演奏時嘴角微微向后拉,如蕩秋千一樣,嘴角兩邊肌肉等同于秋千左右兩邊的支架,秋千凳等同上下唇(發(fā)音支點),演奏時通過嘴角肌肉群對笛頭角度、含入口中松緊度合理調整才可自如地發(fā)音??谛筒环€(wěn)會使發(fā)音受到影響,就如蕩秋千的道理一樣,支架不穩(wěn),秋千隨時都可能掉落。因此,練習時要多加強嘴角力量的訓練,為將后長時間演奏做好嘴部力量支撐。注意:練習時嘴部肌肉是有彈性的,上下唇和口輪匝肌不可咬合太緊,否則對口型的穩(wěn)定會有所影響。
(三)吐音中舌的運用
單簧管吐音是由舌組織參與的一項演奏技法,舌在演奏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舌的運用對于演奏成功與否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掌握準確的舌觸位置對演奏很重要。
如上圖所示:舌觸點有兩點,即A舌尖觸片,B舌面觸片。通常下以A點舌尖觸片練習為首選,吐音發(fā)音原理即舌頭觸到哨片時,阻止哨片發(fā)音聲音斷開,舌頭離開后哨片振動發(fā)音,將此動作規(guī)律運動,便產生了吐音。吐音發(fā)音,舌尖接觸哨片面積越少,吐音顆粒性越強,越干凈。B點舌面接觸哨片面積過大,一般不做首選,但在一些現(xiàn)代派作品中,對吐音顆粒性要求極強時,以B點舌尖面觸片位置為選,強力度、快氣速,鮮明對比時舌接觸面要多一些,吐音會顯得更加結實??傊煌魳奉愋捅磉_不同音樂意境,技術的運用要與音樂性完美結合,方可達到預期效果。
二、不同氣速對吐音發(fā)音的作用
(一)強氣壓、快氣速對演奏吐音時的作用
吐音練習中氣壓力度、速度大小直接影響到吐音速度的變化。氣壓越強、氣速越快吐音速度越快,舌頭“推動力”也越強。
吐音練音階時,氣壓的力度是隨著音階的走向而變的。不論用哪種演奏技法練習,氣息的推送感都是不變的。用連音演奏時,音階上行自然漸強,下行自然漸弱。用吐音演奏時氣壓,氣速要相對強一些,吐音演奏對氣息的要求更高,快速演奏吐音時不僅要保證手指均勻,還要保持吐音顆粒性一致,這全要靠快氣壓,快氣速的“推動”。練習時,可以先念“ti”節(jié)拍器調至80,帶著節(jié)奏型去念,熟悉后,舌尖找到發(fā)音點(ti)后,舌頭放松,氣息平穩(wěn)、強氣壓快速推動舌尖振動(類似于聲樂的彈舌中舌頭放松的感覺)使舌尖在快氣速,強氣壓的推動下快速運動。將此方法熟練后可移植到樂器上進行練習,方法一樣,吹奏前吸滿氣,舌根、舌尖放松,發(fā)音時用舌尖觸片,面積越小越好。舌尖離哨片距離越近,氣壓推動下舌尖觸片的速度越快,反之越慢。通過練習可以發(fā)現(xiàn),氣息推動舌頭自然振動要比舌頭機械的去吹吐音動作速度更快、顆粒性更清晰。可見,良好的氣息運用在吐音演奏中很重要。
(二)弱氣壓、慢氣速在吐音演奏中的作用
弱氣壓、慢氣速在吐音演奏中不僅有斷奏效果,也有劃分樂句承上啟下的作用。演奏一些慢板樂曲時,樂曲開始時演奏者需要營造一種靜謐、平靜的氛圍,演奏此類樂句時,通常需要用“哈熱氣”的感覺吹,口腔要打開(在一般基礎上更充分的打開上腭,口腔內有種往上“提”的感覺),氣息通過呼吸道進入口腔內,通過上腭形成一種類似于“問號”一樣的弧度,以減輕氣息的沖擊力,這樣演奏出來的聲音會更加溫暖、柔和。弱氣壓、慢氣速的處理就是對演奏者“內功”最好的展現(xiàn)。眾所周知,慢板演奏要比快板難,弱奏要比強奏難。真正的高手演奏的是意境、內涵??焖傺葑嗟氖羌记?,演奏中真正難的是對樂曲的控制。例如:莫扎特《A大調協(xié)奏曲》第二樂章慢板,每一個句子的起音、音樂線條的進行都要均勻的氣息作支撐,此曲中斷音運用更多是貼合著旋律線條進行的樂句劃分,整個音樂氛圍很連貫,旋律優(yōu)美,整曲給人一溫暖、優(yōu)美、回憶的感覺。此處的吐音全部要靠氣息的推托,和快板演奏時完全是兩樣。
不同的樂曲風格運用的吐音技法也不同。不同的氣速、氣壓所演奏出的吐音效果也各不相同,豐富多彩。可見,良好的氣息延展性對吐音演奏至關重要。因此,要想擁有好的吐音演奏技術,必須要有好的氣息做基礎,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三、舌指之間的配合
單簧管吐音速度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與手指協(xié)調度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舌指練習時手指必須放松,否則會影響樂曲演奏速度,破壞樂曲的連貫性。當舌奏練習達到一定的速度后,若手指練習跟不上舌奏速度時就會出現(xiàn)一快一慢的現(xiàn)象,在聽覺上就會讓人感到很亂。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原因在于,舌頭在定時間內觸擊哨片時速度較快,手指在舌頭觸擊哨片時,由于緊張或者反映遲緩導致舌指不在同一時間結合,因此就會感到不協(xié)和甚至混亂。當舌指配合指令從大腦發(fā)出后,舌頭接收到運動指令的速度要快于手指,所以,在單一吐音發(fā)音點練習與音階連接轉換練習時,舌速度要慢一點,否則就會出現(xiàn)一前一后、不統(tǒng)一的演奏效果。建議:從慢練起,先練手指再練舌奏,最后將其融合。練習時也可采用不同吐音連吐類型進行訓練,讓單一的舌觸手指練習變得更加豐富,更快地提升習者的舌指配合度。
四、氣、舌、指三者的融合
氣息長度、吐音發(fā)音點、手指連接都具備后,將三者更好地融合起來。可從C大調音階起練,先用連音演奏,節(jié)拍器調至60,根據(jù)音型的走勢上行漸強,下行漸弱。連音演奏熟悉后加入吐音,吐音演奏時速度要慢,氣息持久的推動力不變,手指隨著音級的變化而調整,舌頭要與氣息、手指在同一時間工作。演奏過程中,氣息總是先“走”的,這時就要靠演奏者的直覺判斷氣息與手指、舌頭之間的協(xié)作關系。吸滿氣后,演奏前在腦中先想好相應的指法連接,手指按下音孔的一瞬間舌頭觸擊哨片,氣息作支撐,便產生樂音。也就是說,在定時間內有序地處理好氣、舌、指的演奏關系,使其準確地融合在一起。建議多以抒情性樂曲為練習首選,待手指,氣息,舌觸位置穩(wěn)定后再將曲目速度、難度提高,循序漸進,逐步提升,使三者做到自然融合。
五、結語
吐音,是單簧管學習中較難掌握的一類演奏技法,也是習者較高演奏水平的一個體現(xiàn)。培養(yǎng)習者正確的練習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在日常學習中還需勤于思索,多加練習,長久堅持定會有所提升。精湛的技術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音樂的傳遞,只有技術的音樂是空白、無力的。因此,在練習單簧管時,也要重視音樂感覺的培養(yǎng)和音樂情感表現(xiàn)力的發(fā)掘與提升,全面提升演奏者的綜合演奏能力。
參考文獻
[1][美]大衛(wèi)·里布曼,李雨生,劉柳,譯.探究富有個性的薩克斯管聲音[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14.
[2]黃鍵.薩克斯管吐音相關問題的詮釋[J].音樂天地, 2011(3):48-51.
[3]鄭弘.淺談吐音在單簧管薩克斯演奏中的正確運用[J].大眾文藝,2010(14):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