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剛
恍然,已是中年。
忙忙碌碌、緊緊張張的前半生,因充滿各種幻想與可能,而有了不怕試錯,永不言敗;有了不計后果,一往無前。我們飽蘸生命的張力,在一張白紙上縱情揮毫潑墨,是否留下傳世丹青,都無所謂,只想說“青春,我們曾經來過”,然后,滿載著青春的故事漸成回憶。
人生如一場馬拉松,中年便是折返點。后半生,不知何時跑完。終點在那兒等著,貌似遙遠。體力已然透支的我們,輕裝登程,專注而行,雖艱辛卻想著要不負今生。
后半生有一份聊以謀生的職業(yè)便好。出人頭地、聞達顯貴,留給后生拼爭吧。以事業(yè)心,奔忙朝九晚五的每天日常;用平常心,看待逃脫不掉的無償加班。感恩工作,感恩同事,用兢兢業(yè)業(yè)、善行修為,積蓄人格魅力,退休之后便不會“門可羅雀”。
我們的后半生,最好有一份足以相伴終老的興趣愛好,既贏得風光,又排遣寂寥。潛下心來,靜心養(yǎng)性,優(yōu)雅老去,豈不是樂事一樁!
后半生雖已為人父母,卻仍有可叫爸爸、媽媽的二老健在,當為人生最大幸事。他們或許依然可以幫你排憂解難,或許只能曬著太陽等待飯來張口,或許久臥榻上不識床前孝子老友。真的不必慨嘆,任由時間去哪兒了都好,用自己的慢慢變老,孝對父母的日漸凋零,此生或已“無他爾”。
我們的后半生,因讀懂火間世故,變得愈加心如止水、云淡風輕。昔日的鋒芒囂張,已隨雨打風吹去,波瀾不驚地與自己握手言和。不必錦衣玉食、廣廈千間,不必前呼后擁、鮮花掌聲,僅僅棉麻布衣、粗茶淡飯,一日三餐、夜臥三尺,一家老小、知己三五,便是人生好時節(jié),勝卻人間無數(shù)景色。
后半生有邂逅同行的愛人、兒女陪伴左右,共享天倫。愿為你掏心掏肺、真情真意付出的人,唯有愛人,即便激情不再,成為親人,日子過成了白開水,仍要用心地澆灌。兒女匆匆長成,如離巢的小鳥,飛向高遠處,我們欲追而不達,只得退回原地,守著自己,守著孩子的故鄉(xiāng),守著這個專屬的家。
我們的后半生,已然到了不愿過生日、記不起年齡的尷尬境地,快樂、健康,掛在了嘴邊。不會再在推杯換盞中較量高低優(yōu)劣,不會再在患得患失中定位成敗,遠離名利場,低調快樂生活,便會自帶光芒。氣,能少則少;酒,能推則推;煙,能戒則戒;坐,能短則短;菜,能素則素;心,能寬則寬。多鍛煉,多養(yǎng)心,健康走完后半生……
后半生,說遠不遠,說長不長,不可回避,無法停步。把日子過慢,把江湖看淡,把真情看重,把心性放軟,唯愿永葆生命的激情,“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唯愿笑對人生的得失,靜看花開花落、云卷云舒。
然后,和陽光一樣慢慢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