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穎LEXI CHEN
被冠以浮夸、怪誕甚至媚俗的時裝何以登上大雅之堂?今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Camp:Notes on Fashion
地點: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時間:2019年5月9日—2019年9月8日
如果在街上看到一個身穿三百萬片羽毛精心制成的曳地長裙在閑庭信步的女,人,你會用什么詞匯來描述她?奢靡、荒謬,或是瘋狂?藝術評論家SusanSontag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聽起來更為內(nèi)行的答案——坎普(Camp)。對于這個相對陌生的概念,她在發(fā)表于1964年的著作Notes on Camp中,用了整整58條筆記來全面詳盡地進行詮釋。
在Sontag筆下,坎普是“以感受力的形式和審美的視角來解讀世界的方式。而這里所說的審美并不是狹義上的美感,更多在于技巧與風格”。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略顯晦澀的概念,她進而舉了幾個坎普經(jīng)典之作的例子加以說明,如Tiffany的燈具、Bellini的歌劇、Flash Gordon的連環(huán)畫、20年代的著裝等。
就算不熟悉Bellini的歌劇或Flash Gordon的連環(huán)畫,但一提到20年代,身穿鑲滿寶石珠片的流蘇羽毛裙搖曳生姿的Flapper女郎便會立刻出現(xiàn)在腦海之中。由此可以看出,被冠以坎普之名的風格,通常是人工的、鋪張的、夸大的、純粹的、裝飾性的、戲劇性的、脫離庸常的、令人愉悅的注重形式的、引人入勝的、魅力四射的、飽含熱情的、有幻想成分的,而這個例子似乎在提醒我們,時裝是認識坎普的最好方式。
在這一點上,想必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時裝學院的人一定深表贊同。其即將于5月份拉開帷幕的,以Sontag的著作作為理論基礎籌備的年度大展“Camp:Notes on Fashion” 便旨在探索坎普是如何從邊緣走向主流,對以時裝為代表的流行文化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在本場展覽的策展人Andrew Bolton口中,“時裝是坎普最為聲勢浩大的表達,也是最忠心耿耿的同盟”。誠然,時裝的概念本就與日常有所隔閡,而高級時裝更是能一一擊中上述的每一個形容詞有著高定夢的設計師們懷抱著宏大的愿景,創(chuàng)造出大眾眼中似乎略顯矯揉造作、遠超生活所需的華服美飾。
細數(shù)時裝史,那些可以與坎普扯,上關系的時裝大師們——Paul Poiret、Elsa Schiaparelli、Christian Lacroix、Franco Moschino、Jean Paul Gaultier、John Galliano、Vivienne Westwood等,或是癡迷于異域風情,或是深陷超現(xiàn)實美學無法自拔,或是對極盡奢華的宮廷感無法拒絕,或是長久與地下?lián)u滾為伴,他們都自顧自地與人群背道而馳,投入而忘我地構建著自己的美學體系。每個人無疑都與爭議共存,但正是在最嘈雜的地方,真正具有突破性、改革性的時裝才能破土而出。
而此次的展覽,將通過從17世紀至今的包括男女裝、雕塑、畫像等在內(nèi)的兩百余件展品,給公眾一個可以集中領略坎普風潮的機會。展覽的第一部分以時間順序展開,首先開門迎客的是路易十四與他輝煌的凡爾賽宮,在這個時期,坎普一詞首先出現(xiàn)在了法國著名劇作家莫里哀的筆下,并賦予了它最初的意涵——戲劇性。而路易十四的親弟弟Philippe更是坎普風格的最佳代表,公開自己同性戀傾向的他經(jīng)常以女裝示人,紅色飾鉆石的領結、鑲著金色刺繡的藍色絲絨長袍、有著層層疊疊荷葉邊的衣袖都大膽宣示著他的與眾不同。而通過外表打扮將自己與既定群體區(qū)別開來,可以說是坎普最基本的表現(xiàn)途徑。在展廳中將展出特別從凡爾賽宮借調(diào)過來的Philippe真人大小的畫像,同時,Karl Lagerfeld靈感取自于凡爾賽宮的Chanel 1987年秋冬高定系列中的一套裝束也將擺在一邊與它遙相呼應。
揮別富麗堂皇的法國宮廷,展覽的下一站來到了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盡管過了百余年的時光,坎普一詞仍然屬于邊緣群體的私密語言。彼時,坎普通常被用來形容舉止陰柔、夸張、做作、缺乏男子氣概的男性異裝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兩位常年身著女裝的同性戀人——被稱為“Fanny and Stella”的Frederick Park和Ernest Boulton。他們的代表性裝束,也是彼時社會最流行的女性裝扮一由束胸、裙撐共同營造的沙漏型長裙,成了Erdem 2019春夏系列的靈感,而其中的兩件長裙也將在這個區(qū)域展出。
在這個時期,還出現(xiàn)了一位不僅是外表性格或是言談舉止,連文學創(chuàng)作中都流露出坎普氣息的人物——奧斯卡·王爾德。他對于坎普的發(fā)展十分重要,以至于Sontag在她的大作中特別注明“這篇文章獻給奧斯卡·王爾德”。在Sontag的第47條筆記中,她這樣寫道:“初到倫敦時十分講究地穿戴著絲絨貝雷帽、蕾絲襯衫、絨面及膝褲和黑色絲襪的他終其一生都沒有能擺脫老派紈绔公子哥的名號。但他卻切實為坎普注入了一種極為現(xiàn)代的精神——審美層面的平等與民主。他曾鄭重其事地宣布,一個門把手可以與一幅名畫一樣高貴動人。”
可以說王爾德澆滅了雅俗之爭的戰(zhàn)火,令坎普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邊緣而負面的印象。而他的重要性在本次展覽中也得到了十足的體現(xiàn):關于他的數(shù)張照片、手稿、等身畫像等都會進行展出,而由Alessandro Michele為Gucci 2017春夏系列所設計的一件王爾德風格十足的雙排扣長禮服也將一并展示。
當今回顧王爾德對坎普的民主化進程做出的貢獻,也令人聯(lián)想到今日關于時尚民主性的討論。大家都越發(fā)接受時尚變得民主這個論調(diào),理由是高高在上的時裝體系對于運動街頭風極為包容地敞開了大門;然而,坎普可以說體現(xiàn)了時尚民主性的另一個維度:在這里,好與壞、美與丑、精致與粗糙、真誠與浮夸、高級和低俗間相倚相依,沒有絕對的標準,只要是發(fā)自內(nèi)心、樂在其中的設計便照單全收。在這一點上,坎普和小眾無疑劃清了界限。小眾避世,渴望獨守著自己的一方天地不希望被打擾;而坎普則言辭明確地表明立場,主動、直接、積極地通過自我展示與外界產(chǎn)生聯(lián)系。這也是為什么小眾與主流注定勢不兩立,而坎普則對大眾有著越發(fā)強烈的感染力。
揮別富麗堂皇的法國宮廷,展覽的下一站來到了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盡管過了百余年的時光,坎普一詞仍然屬于邊緣群體的私密語言。彼時,坎普通常被用來形容舉止陰柔、夸張、做作、缺乏男子氣概的男性異裝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兩位常年身著女裝的同性戀人——被稱為“Fanny and Stella”的Frederick Park和Ernest Boulton。他們的代表性裝束,也是彼時社會最流行的女性裝扮一由束胸、裙撐共同營造的沙漏型長裙,成了Erdem 2019春夏系列的靈感,而其中的兩件長裙也將在這個區(qū)域展出。
在這個時期,還出現(xiàn)了一位不僅是外表性格或是言談舉止,連文學創(chuàng)作中都流露出坎普氣息的人物——奧斯卡·王爾德。他對于坎普的發(fā)展十分重要,以至于Sontag在她的大作中特別注明“這篇文章獻給奧斯卡·王爾德”。在Sontag的第47條筆記中,她這樣寫道:“初到倫敦時十分講究地穿戴著絲絨貝雷帽、蕾絲襯衫、絨面及膝褲和黑色絲襪的他終其一生都沒有能擺脫老派紈绔公子哥的名號。但他卻切實為坎普注入了一種極為現(xiàn)代的精神——審美層面的平等與民主。他曾鄭重其事地宣布,一個門把手可以與一幅名畫一樣高貴動人。”
可以說王爾德澆滅了雅俗之爭的戰(zhàn)火,令坎普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邊緣而負面的印象。而他的重要性在本次展覽中也得到了十足的體現(xiàn):關于他的數(shù)張照片、手稿、等身畫像等都會進行展出,而由Alessandro Michele為Gucci 2017春夏系列所設計的一件王爾德風格十足的雙排扣長禮服也將一并展示。
當今回顧王爾德對坎普的民主化進程做出的貢獻,也令人聯(lián)想到今日關于時尚民主性的討論。大家都越發(fā)接受時尚變得民主這個論調(diào),理由是高高在上的時裝體系對于運動街頭風極為包容地敞開了大門;然而,坎普可以說體現(xiàn)了時尚民主性的另一個維度:在這里,好與壞、美與丑、精致與粗糙、真誠與浮夸、高級和低俗間相倚相依,沒有絕對的標準,只要是發(fā)自內(nèi)心、樂在其中的設計便照單全收。在這一點上,坎普和小眾無疑劃清了界限。小眾避世,渴望獨守著自己的一方天地不希望被打擾;而坎普則言辭明確地表明立場,主動、直接、積極地通過自我展示與外界產(chǎn)生聯(lián)系。這也是為什么小眾與主流注定勢不兩立,而坎普則對大眾有著越發(fā)強烈的感染力。
在王爾德的鋪墊下,進入20世紀后的坎普盡管仍屬于特定群體的狂歡,但在社會中的接受度已大幅提升。它不再被視為是低人一等的審美,而更多的是一種對于自成一派的風格的認知和感受力。比如30年代柏林地下俱樂部的易裝景象,50年代以Andy Warhol為代表的波普藝術流派等。通過他們,大眾逐漸認識到,坎普是以調(diào)侃、打趣、模仿、影射等多種方式,帶著單純炙熱的愿景,將自己所篤定的信念以可能具有爭議的外在形式輸送給大眾的過程。正如Bolton所說,“坎普總是在動蕩時期浮出水面并不是巧合,那是因為坎普敢于質(zhì)疑,并總保有著挑戰(zhàn)社會現(xiàn)狀的勇氣。”
可以說,在這場展覽中,若干文學界、藝術界、歌劇界電影界,當然也少不了時裝界的翹楚穿越時空,匯聚一堂,這些曾備受爭議甚至不被理解的人們,如今安詳而平和地看著自己用畢生守護的東西被數(shù)以萬計的人注視、賞析甚至朝圣。而這也是這場展覽給予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時裝從來都不是孤軍奮戰(zhàn)的,社會各界之間的聯(lián)系在這里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現(xiàn)。
如果說展覽的第一部分是掘地三尺般的課題研究,那第二部分就是盛大而輝煌的匯報演出據(jù)Bolton介紹,為了展現(xiàn)坎普美學從地下與邊緣逐漸發(fā)展到被主流所接受的歷程,本次策展上也花了許多心思。首先,相較于之前的場地——窄的走廊與低沉的天花板,第二部分設置在了更為寬闊敞亮的空間內(nèi);其次,Susan Sontag在第一部分輕聲自述的背景音也將愈發(fā)響亮、篤定與擲地有聲,同時坎普的其他追隨者,如Mark Booth、Philip Core、Fabio Cleto等的聲音也將加入進來。
這一部分的超過一百件展品集中在從60年代至今的半個世紀,不難想象,Jeremy Scott、Thom Browne、Marc Jacobs等風格充滿戲劇性與天馬行空之感的設計師都將在此帶來他們的作品。其中,來自Viktor & Rolf 2019春夏高定系列的長裙可以說是最能體現(xiàn)坎普精髓的單品之一。這個被設計師Viktor Horsting和Rolf Snoeren命名為“Fashion Statements”的系列中,共有18件隆重無比的曳地長裙,每件都有著碩大的裙擺、亮眼的色彩和夸張的廓形。而最獨特的一點在于,每條裙子上都有一句或詼諧、或打趣、或帶有些諷刺意味的英文標語。這個街頭感十足的操作看似是對高級時裝的背離,但其中蘊含的沖突感實則為當代的坎普寫下了一筆最濃墨重彩的注解。
正如Bolton所說,“坎普歡迎討論,但拒絕定義”,或許到此刻你的心里仍然對坎普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然而,如果文章開頭所提的那幅畫面——身穿羽毛裙漫步的女人,此刻仍然縈繞在你腦海中,但相較于嗤之以鼻,取而代之的是正視的眼光,甚至還讀出了這個行為中的一絲幽默,那么SusanSontag在五十多年前做下的鋪墊、大都會博物館在當下做出的努力就沒有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