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淑芳
[摘? ? ? ? ? ?要]? 無論是正常學生,還是聽覺障礙的聾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會發(fā)生變化。在聾校加強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聾生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和健康的人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積極開展聾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學生適應社會能力,讓他們有一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健康快樂的成長。
[關? ? 鍵? ?詞]? 青春期;聾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6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06-0200-02
聾生的青春期是童年向成年過渡的必然階段,青春期也是他們的體格、體能、智力、性格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有人曾說過:“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身體疾病,而是一種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均衡發(fā)展的良好狀態(tài)。”聾生的心理健康是個人綜合素質提高的基礎和前提,我們學校由于受教育的對象是聽覺障礙青少年,比較特殊。因此,作為特教老師,抓好對有聽覺障礙學生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使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得到增強,良好的社會人際關系得以形成,從而促進人格的健康發(fā)展。那么,作為聾校,如何對聾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加強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培養(yǎng)堅韌不拔的意志
聾生青春期青少年的生理、心理變化和正常青春期青少年生理、心理表現一樣,都有著正常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在生理和心理變化過程中,聾生的心理問題表現得比普通人要復雜。聾生和正常青春期青少年一樣,對未來有著熱切的向往和追求,喜歡展開豐富的想象。不同的是,他們脫離了聽覺狀況下去設想自己的未來,這就勢必形成理想與現實的脫節(jié)。他們希望擺脫父母的依賴,自己獨立,但是,無論是在經濟上、思想上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上都是辦不到的。于是,在經歷了一系列失敗和挫折后,他們往往表現出孤僻、自卑,甚至失望和悲觀。開展青春期聽覺障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特別重要了。
國家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背浞终f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小學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跨世紀高質量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不僅在于幫助聾生學生解決學習生活困難、改善人際關系、提高思想認識,而且為他們個性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是防止和消除產生心理疾病的各種因素,以防止病變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我們知道,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數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如果發(fā)現聽覺障礙青少年學生有了心理病變的苗頭,要積極及時采取措施,及時進行心理疏導,使陷于心理不平衡狀態(tài)或不健康心理狀態(tài)的聽覺障礙青少年恢復到健康心理狀態(tài),不但能使聽覺障礙青少年健康成長,而且能減少聽覺障礙青少年的違法犯罪事件與異常事件的發(fā)生,維護社會的正常治安和次序。
由于聾生正處在心理和生理機能迅速發(fā)育成熟的關鍵時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讓聾生學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教師及時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對癥下藥,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保證了聽覺障礙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更好地發(fā)揮他們大腦功能,有利于開發(fā)智力,有利于個性的健康發(fā)展。
二、加強聾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時期特殊教育的當務之急
對聾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特殊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那么如何更好地使聾生學生順利渡過青春期這一關鍵時期,并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聾生的青春期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其身心發(fā)展發(fā)生重大的變化,加強聾生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把這項措施落實到實處,但有一定的難度,我們應該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去,這也是我們今后工作所面臨的挑戰(zhàn)。
為了更好地了解聾生學生對生理知識的掌握情況,我校對12~18歲的男、女聾生各30名進行生理知識問卷調查,發(fā)現他們生理知識相當缺乏。約有95%的男女聽覺障礙青少年學生不能解釋一些基本的生理現象。其中90%以上的聽覺障礙青少年女學生不知道為什么進入青春期以后每個月有一次月經?月經血是從哪里來?甚至有的聽覺障礙青少年女學生認為月經來潮是患病了。約有87%的聽覺障礙青少年男學生不能理解為什么逐漸長出了喉結?臉上長滿了青春痘?特別是第二性征逐漸發(fā)育,性器官逐漸成熟,讓他們感到很困惑,很害羞,有時候不知所措。
學校、班級要根據聾生學生的具體情況,組織學生在各種模擬情景中體驗并感悟青春期所發(fā)生的變化,懂得什么時候進入青春期?青春期時期身體會發(fā)生什么樣的生理性變化?教育學生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遵守道德規(guī)范,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要隨意與社會上的不良青少年接觸和交往。在與異性交往時要慎重、謹慎,要學會互相尊重。
三、對聾生開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對青春期的聾生,學校要采取積極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1.建立良好的輔導關系,消除學生緊張、戒備的心理,建立起對輔導教師的信任感,激發(fā)聾生學生求知的愿望和增強自信心;讓他(她)們進行情感上的宣泄,將自己的煩惱、苦悶毫無保留地傾訴出來,以釋放心理負荷。
2.進行放松訓練,松弛緊張的心緒;使學生認識到如果長期受不良情緒影響對身體會有哪些危害?長期消沉、緊張的話,會影響身體健康,容易患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壓、冠心病、厭食癥、消化性潰瘍、神經性皮炎等。由于消沉、緊張還會影響同學間的友誼,對學習不利,阻礙自己人格的健康發(fā)展。
3.開設心理健康咨詢室,配備專業(yè)教師對聾生進行支持性心理治療,提高他們的自尊和自信的程度,建立對自身身體的安全感和軀體印象的完美感;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心理調節(jié)能力,消除悲觀、自卑和多疑的不良情緒;指導學生及時適當地把自己的情感、注意力轉移到學習及其他生活中,積極參加各種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4.在各學科教材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教材中有很多能影響聽覺障礙青少年學生心理的內容,如低年級階段的思想品德課和高年級階段的思想政治課都能對學生心理健康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的內容滲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同時還可以利用手工課,科技科譜課進一步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力,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從而使他們逐漸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
5.對聾生進行個別和整體心理輔導。通過專題輔導,解決青春期聽覺障礙青少年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個別心理輔導,主要以學生實際需要為主,如針對高年級青春期聽覺障礙青少年學生開展“與異性同學之間交往的準則”“被人們誤解怎么辦”等輔導活動;整體心理輔導就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和開展活動,預防個體在各發(fā)展階段由各類問題引發(fā)的一般性困擾,內容以個體在成長中可能面臨的關鍵事件為主,如針對青春期的聽覺障礙青少年學生充滿對異性的好奇,有強烈的接近異性的欲望,這雖是正?,F象,但很多聽覺障礙青少年學生把這種朦朧的感情認為是愛情,針對這種現象開展諸如“好感不代表愛情”“說出我的情緒”等心理輔導。
四、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活動課是聾生最喜歡的課程,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活動中去進行。讓學生在活動中去感受和體驗什么是健康的行為?什么是不良的行為?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接受的是一種自我教育,他們的感受與體驗越深,受教育的效果也就越明顯。由于活動的參與性強,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情感得到了溝通與交流,心理狀態(tài)得到了有效的調節(jié)與改善。
五、學校、家庭和社會積極配合,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聾生生活的主要場所是學校、家庭以及社會(周末外出購物)。在對聾生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需要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和安靜、祥和、安全的生活環(huán)境,使他們樂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會組織一系列的學生活動,讓教師和家長共同參與,在活動中增強父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更好地達到溝通的目的。通過參加活動,學生的視野開闊了,和父母還有教師也得到了溝通,從而培養(yǎng)了聾生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聽覺障礙青少年學生對待挫折的適應能力,提高聽覺障礙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家庭生活中,家長個人的心理素質對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的人際關系,文化氛圍等,無時不在影響著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為了子女心理健康發(fā)展,必須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家長要掌握一些教育方法和技巧,主動多與孩子交流,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引導他們正確對待同學之間特別是男女同學之間的交往,識別友情與愛情,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tài)。
青春期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逐漸形成的發(fā)展時期,是人生一大轉折點。從生理的角度來看青春期是由兒童到成人的過渡時期。在這個過渡時期內,人體的外部形態(tài)、身體機能、心理、智力、思想、感情、意志、行為等多方面都比兒童時期有明顯的發(fā)展。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聾生的青春期是人在成長發(fā)育的過程中,擺脫童年期的幼稚狀態(tài),向著成熟的社會化的人迅速發(fā)展過渡的時期。聾生的智力逐漸發(fā)展,性心理也在慢慢完善,情感活動異常豐富活躍,意志、個性、愛好、氣質、能力、品質等人格因素得到充分發(fā)展,他為適應社會、進入社會做好好心理準備。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提高聾生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健康成長,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只有讓處在青春期的聽覺障礙青少年學生擁有健康的心靈,他們才能真正健康成長,成為回報社會和家庭有用之人。
參考文獻:
[1]劉盈江.聽覺障礙青少年心理咨詢[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2]周志英.聾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分析與探討[J].現代特殊教育,2007(12).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