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靜宇
3月,舉國關注的全國兩會在北京舉行。隨著民航運輸業(yè)在國家經濟發(fā)展中的地位不斷提高,一方面代表委員們積極就民航發(fā)展建言獻策,另一方面全國媒體也紛紛將聚光燈投向中國民航。其中,通用航空、低空空域改革、機場建設、國產大飛機等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部長通道的民航聲音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xié)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后,2019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正式開啟。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馮正霖作為第一批走上“部長通道”的部長,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采訪中,馮正霖表示,民航安全是民航業(yè)發(fā)展的生命線,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實現(xiàn)了102個月的民航安全運營紀錄,實現(xiàn)了7000萬小時安全飛行,這一水平處于世界先進國家之列。2018年,民航局通過實行嚴格把控運行總量、執(zhí)行科學運行標準、持續(xù)改進民航保障能力等手段,使航班準點率達到了80.13%,這是近十年來的最好水平。在提升正常率的同時,中國民航還在不斷提升服務品質。從2016年開始,民航局連續(xù)四年推出服務品質專項行動,每年都有新內容,每年都有新目標。
2019年,民航局將繼續(xù)通過一系列措施提升服務水平。2018年,旅客的無紙化出行率為37%,2019年預計將達到70%以上。為此,要進一步推行機場自助服務,旅客拿著手機到機場以后可以自助值機、自助托運行李、自助登機,縮短旅客在機場的候機時間。與此同時,要進一步探索安檢新模式,推廣差異化安檢服務,縮短安檢排隊時間。在新技術方面,探索推行行李全過程追蹤技術(RFID),提升行李轉運效率。
對于舉世矚目的大興國際機場項目,馮正霖表示,大興國際機場是服務于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和雄安新區(qū)建設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2月親臨機場建設工地視察,對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
民航局就大興機場建設與運營已經確定了兩個時間節(jié)點,分別是2019年6月30日實現(xiàn)竣工驗收,9月30日之前投入使用。目前,大興國際機場的主體工程已經全部完成,正在進行機場的內裝修和機電設備安裝調試工作。
在運營目標上,到2022年,大興國際機場將實現(xiàn)吞吐量4500萬人次;到2025年,將實現(xiàn)機場吞吐量7200萬人次。馮正霖強調,大興國際機場將是“四型機場”,即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未來,大興國際機場將以發(fā)揮民航的比較優(yōu)勢為中心,建立國內第一個立體的、零缺陷的、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體系。
全力支持國產客機發(fā)展
如今,國產大型客機C919已經成為“全國網紅”,在國家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航空制造業(yè)所承擔的角色是不言而喻的。在今年兩會期間,東航董事長劉紹勇就提出了“支持國產客機健康發(fā)展,提高國產客機核心競爭力”的提案。這一提案從運營商和客戶的角度,對中國商用飛機產業(yè)的發(fā)展提出了建議。
劉紹勇提出,如何從研發(fā)制造、商業(yè)運營、改善客戶體驗等各個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研制開發(fā)好國產飛機,運營經營好國產飛機,用國產飛機服務好、滿足好國人出行需求,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他認為,首先要從研發(fā)層面加大支持力度。由于長期以來在商用飛機的研發(fā)上投入有限,導致我國在航電系統(tǒng)、發(fā)動機等關鍵核心技術方面落后于西方國家。因此,我們應當以C919大型客機項目為牽引,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礎,大力培養(yǎng)這些領域的高精尖人才,力爭在民機制造領域實現(xiàn)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chuàng)新主動權、發(fā)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飛機運營階段,劉紹勇建議在鼓勵采購國產飛機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眾所周知,每一款新飛機在運營初期都不可避免地要經歷“可靠性增長期”,在這個階段通常會遇到一些問題,隨著制造商與運營商之間的不斷磨合以及飛機的不斷改進,飛機的可靠性也會不斷提升。從世界范圍來看,即便是波音和空客這樣的老牌飛機制造商,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對此,劉紹勇建議設定國產客機運營培育期,建立健全產業(yè)培育政策。比如,在航權時刻、航路、航油等方面給予優(yōu)先考慮,在稅收方面給予適當減免,加大國產客機飛行員培養(yǎng)力度,單列國產客機飛行員考核指標,培養(yǎng)一支技術過硬的飛行員隊伍等。
同時,他還建議可以參照歐美模式,對航空公司購買國產客機給予適當?shù)男刨J支持。比如,加拿大出口發(fā)展局持續(xù)向購買龐巴迪的用戶提供交易融資,使相關商業(yè)貸款能夠覆蓋其主流機型價格的75%。從我國的具體情況出發(fā),可以考慮以下措施:
首先,在世貿組織框架下,政策性銀行參照經合組織成功經驗,補強針對國產客機運營的政策性貸款品種,以無息或低息貸款、擔保等金融形式定向支持中外航空公司運營國產客機。
其次,對國產客機的經營活動進行專項資金補貼,尤其是要針對運營經濟落后地區(qū)航線的航班和相關設施進行補貼。
第三,提高針對國產客機運營的財政支持力度,實行稅收減免,按照運營國產客機的架數(shù)和班次進行財政獎勵。例如,提供針對性運營補貼,減免購機、運營的相關稅費,減免進口部件關稅等。此外,還要定期回顧政策落實情況,確保資金支持措施實施到位。
劉紹勇在提案中還指出,要重視國產客機運營配套建設,完善航材供應鏈,防止被“卡脖子”。首先,要重視國產客機的航材備件儲備和生產能力建設,盡可能提高國產化率,降低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避免因為國際貿易關系變動影響運營保障能力。其次,要重視國產客機的維修服務。國產客機的進口部件修理完成后需要簽發(fā)中國適航標簽,但是許多國外供應商不具備簽發(fā)資質,可能造成大量維修后的部件由于缺證無法使用。建議盡快解決維修部件的發(fā)證能力,為運營提供有力支撐。第三,支持制造企業(yè)、航空公司參與制定相關標準,增強國產客機配套設備、零件的研發(fā)能力。第四,進行航材供給側改革,減免國產零部件的適航許可證申請費用,激活航材經濟。
通航關注熱度不減
近年來,通用航空在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下,駛上了跨越發(fā)展的“快車道”。特別是中國民航為推動通用航空與航空運輸“兩翼齊飛”,提出了通用機場分類管理的新理念,確定了“放管結合、以放為主”的安全管理新導向,出臺了一系列簡政放權的新舉措,為通用航空的發(fā)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因此,與以往的全國兩會相比,代表委員們針對通用航空領域提出的建議明顯增多,關注的范圍也更大。
兩會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會濤指出,我國通航飛行總量相對較低,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對通航存在的客觀需求卻不低。例如,在緊急救援方面,美國將1小時內到達急救中心作為一個關鍵指標,為住在離急救中心開車超過1小時地方的居民提供航空緊急救援服務,可用于該用途的軍、民用直升機超過萬架。相比而言,我國全部民用直升機保有量才1000多架,加之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道路交通事故率都處于高位,航空緊急救援體系存在巨大的發(fā)展空間。在風險巡視方面,我國日常需要開展風險巡視的森林、內陸水體、油氣管線等數(shù)量龐大,衛(wèi)星系統(tǒng)不能滿足實時要求,采用地面系統(tǒng)需要耗費極大的人力和物力,因此這一領域也有很大的需求。
為此,樊會濤建議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通航產業(yè)的發(fā)展,加速形成規(guī)?;耐ê绞袌?。例如,建立緊急救援考核指標,推動地方政府對急救中心的布局和建設,通過各級地方政府采辦,直接或間接組建通航專業(yè)機構或公司,提升重大災害和風險防控能力。
此外,多位代表提出了“通用航空+旅游”的發(fā)展模式。代表們認為,不論是旅游還是應急救援,通用航空與百姓的生活越來越緊密。未來,通用航空除了產業(yè)本身的發(fā)展之外,主要是刺激消費轉型升級,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在生活水平提高后更多的需求,包括娛樂飛行、私人飛行等?;蛟S,這將是我國通用航空未來新的發(fā)展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國通用航空的現(xiàn)狀可以用“飛不起來,落不下去,產業(yè)薄弱”這幾個關鍵詞來概括。在兩會期間,“空域”是代表委員們在討論通用航空發(fā)展時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詞匯。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提出要積極推廣應用空域改革試點成果,推動國家層面空域立法、建立“平戰(zhàn)結合”的空域管理體制、合理配置空域資源、增加民航運行容量及提升效率等意見建議,以此推動整個通航產業(yè)鏈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