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交通運輸線路逐漸完善,高速公路建設增多。調查研究表明,目前國內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在養(yǎng)護管理上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導致路面病害多發(fā),不僅增加了養(yǎng)護費用,而且縮短了道路維修周期,對公路正常運行造成很大影響。因此,相關部門應當正確認識高速公路檢測與養(yǎng)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檢測與養(yǎng)護技術,切實保障高速公路運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與長久性。
【關鍵詞】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檢測與預防養(yǎng)護
目前為止我國的各個地區(qū)都在推行公路的修檢政策,公路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修建是方便企業(yè)在全國范圍內流通的重要工作,因此對公路進行及時的道路檢測和養(yǎng)護是能夠延伸公路使用壽命的舉措,同時在確保公路正常運營的情況下進行公路的預防性維修,能夠在公路正常運行的情況下保證公路的良好路面狀況。
1、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
1.1車轍損害
車轍損害是高速公路路面常見的病害情況,主要特點是路面具有明顯的車轍痕跡,還有的發(fā)生明顯的凹陷,導致發(fā)生車轍損害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路面材料不耐高溫,在夏季日曬情況下路面會變軟,從而導致車轍出現(xiàn)。第二原因是車輛超載,當車輛載荷過大超出路基承載范圍,就會發(fā)生路面沉降,導致車轍出現(xiàn)。
1.2結構形變
(1)自然界的水體以及其他因素對高速公路路面的侵蝕,使路面的施工材料被破壞,致使結構遭到破壞;(2)高速公路的路面防水性能較差,防水效果欠佳,使部分結構被雨水沖刷、侵蝕最后發(fā)生形變;(3)施工后期的養(yǎng)護措施和養(yǎng)護管理等不當而引起的,即外部因素所引起的混凝土的脹縮現(xiàn)象,最終形成縫隙。
1.3沉降不均
高速公路建設中非常容易出現(xiàn)沉降不均,這個問題很難處理。導致沉降不均的原因非常多。施工方面的因素是,路基碾壓施工不夠合理,沒有達到設計標準。此外,路基施工材料填筑不合格,壓縮系數(shù)及路基設計都有偏差,這樣都引發(fā)了沉降出現(xiàn)。施工以外的因素包括,沒有勘察好施工地質條件,導致發(fā)生沉降隱患。
2、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科學檢測技術
檢測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是一個重要工作,檢測內容主要有彎沉檢測、平整度檢測、摩擦系數(shù)檢測、路面破損檢測和裂縫檢測等。用于檢測的技術主要包括:雷達探地檢測技術、聲波檢測技術、EH-4連續(xù)電導率檢測和可控源高分辨地震波檢測等。彎沉檢測指的是對路基路面出現(xiàn)的沉降和沉降引發(fā)的彎曲情況進行檢測。平整度檢測是對路面平整情況進行檢測,它關系到車輛行駛的舒適度。裂縫檢測指的是檢測路面裂縫引發(fā)的原因。以上的檢測技術,它們的檢測原理是非常不同的,例如雷達探地檢測法使用雷達檢測路面存在的缺陷;聲波探測法通過發(fā)出聲波對路面病害進行檢測。針對不同病害形式,要根據(jù)不同表現(xiàn)采取相應的檢測,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和高效。
3、高速公路路基路面預防養(yǎng)護技術
3.1霧封層處理方式
霧封層處理方式,在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養(yǎng)護工作過程中具有積極效果,其主要是將乳化瀝青噴灑在路面,可以對路面進行有效密封,減少瀝青路面老化而出現(xiàn)路面松散問題,但是這種處理方式會降低路面的總體抗滑性。在使用霧封層處理方式的過程中,其使用壽命通常為3~4年,成本較低,可以有效應對和防治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一些常見病害。
3.2填補裂縫處理方式
要有效處理高速公路瀝青路面常見病害,尤其是裂縫問題,可以采用填補裂縫處理方式進行處理。常用方法包括熱瀝青混合料薄層罩面鋪設技術,主要是將熱瀝青混凝土攤鋪到高速公路瀝青路面表面,形成防護層,充分發(fā)揮瀝青混合料的作用,有效應對裂縫問題。通常情況下,這種技術采用的混合料主要包括密級配瀝青混合料、開級配瀝青混合料以及SMA瀝青混合料,這種處理方式主要應用于裂縫較多,范圍較大的路面。
3.3微表處理技術
通過改進乳化瀝青稀漿封層技術,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出微表處理技術。該技術具備更好地使用性能,在高速公路養(yǎng)護管理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經(jīng)過改良的乳化瀝青、碎石、添加劑和水等共同組成微表處理技術的原材料,乳化瀝青具備很強的粘結性,能夠迅速穩(wěn)固路面,將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延長3-5年左右。相較于熱攤鋪技術,微表處理技術防水性能更好;相較于乳化瀝青稀漿封層技術,微表處理技術在抗滑性、耐久性等方面性能更佳。采用微表處理技術進行高速公路預防性養(yǎng)護,能夠大幅度提升高速公路路面的各項性能。對于出現(xiàn)問題的路面,該技術可迅速恢復其使用功能,改善路面狀態(tài)。在修復破損的高速公路瀝青路面時,微表處理技術不但效果好,而且施工周期短,不會對交通產(chǎn)生太大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在路面修復工程中應用這項技術時,應當采用專業(yè)設備進行攤鋪,并確保一次完成,以此實現(xiàn)路面使用性能的改善。在對鋪裝層面進行確定時,應考慮路面損害程度。
3.4薄層罩面技術
在原有瀝青路面上鋪設一層熱瀝青混合料,厚度控制在1.5~2cm,這就是薄層罩面技術。該技術能有效遏制不良路面的惡化,對路面平整度、路面輪廓以及抗滑性能等進行改善,因此適用于交通任務繁重的路段。在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yǎng)護工作中應用薄層罩面技術,其主要特點如下:間斷級配明顯,含有的膠砂量很少,因此表面粗糙,能夠形成較強的抗滑阻力;振動壓路機不適合在薄層罩面施工中使用,因此在路面養(yǎng)護中采用這一技術時,路面密實度很難滿足規(guī)范要求,需要采取其他措施進行彌補,如控制溫度、調整混合料配比、改良施工工藝等。
結語:
高速公路在施工中,路基路面是重點和難點部分,在施工剛結束的早期階段,極易存在很多病害問題,比如車轍和沉降等問題。這些病害會大大降低局部路段的行車安全和質量。所以要運用科學的檢測技術,在高速公路施工結束早期檢測出存在的病害問題,及時找出問題并進行及時的預防養(yǎng)護,保證高速公路施工符合建設要求。
參考文獻:
[1]張通賢.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檢測及處治技術[J].交通世界(建養(yǎng)·機械),2014(8):114-115.
[2]劉海燕.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檢測技術的合理選擇[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31):197
[3]郭豪.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科學檢測及預防養(yǎng)護[J].山西建筑,2015(30):140-142.
作者簡介:
孫璽宇,大連城際路橋工程有限公司,遼寧大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