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江西會昌一個叫增豐的小山村里,那是個古老的客家村落,大部分房子坐落在大山腳下,也有的建在半山腰上,如果是煙雨蒙蒙的季節(jié),整個村莊看起來就像水墨畫一樣。
童年的記憶中,村莊里有很多古樹,那里的天空總是很藍(lán)。陽光下,泉水跟琥珀一樣晶瑩剔透,那里有捕捉不完的知了,成群的燕子在田間飛來飛去,它們總是那么歡快地笑著、鬧著,天空也因它們而變得富有內(nèi)容了。
小時候,我和妹妹在深山里采過很多蘑菇,我們客家方言里,把蘑菇喚作“菌子”,有青菌子、紅菌子,還有石菌子,幸運的話,還能采幾朵靈芝回家。我們也會跟著大人去采草藥,然后讓媽媽帶到圩上去賣,賣來的錢就去買書和文具什么的。
我們村還有一個很牛的采藥人,他能夠在懸崖上“飛檐走壁”,采摘仙草(所謂仙草,其實就是鐵皮石斛)。我家不遠(yuǎn)處的來石山,崖壁上有很多小石窟,有不少白鶴、貓頭鷹之類的野生動物在那里安家,那兒也有不少神奇的仙草。奶奶說,吃了那里長的仙草,可除百病。在我的記憶中,那個地方很是神秘,可惜現(xiàn)在環(huán)境被破壞,野生動物比較少見,仙草也越來越少了。
我家對面有一片很大的草坡,童年的我是個愛幻想的孩子,總是邊放牛邊躺在草坡上胡思亂想:“天空的盡頭是什么呢?飛機將要飛到哪里去?白云的身后是不是藏著會變戲法的小女巫?”草坡上的草特別長,一陣風(fēng)呼啦啦吹來,草有可能會把臉割破,但是,一個沉浸在造夢中的人,對這些是絲毫不在乎的。
我一直相信,草木有靈有性有情且美。這或許是受奶奶的影響。小時候,奶奶曾經(jīng)跟我說,草木的身上或許長著人的靈魂,春天,萬物復(fù)蘇之際,那些作古的人們的靈魂也會回歸人間,他們就寄居在草木里。如果你實在太想念一個人,他(她)還可能會變成鬼蝴蝶,飛到屋里來看望親人。我們說的鬼蝴蝶,是一種夾雜著絢麗斑紋的黑蝴蝶,它們總是突然出現(xiàn)在屋子里,顯得詭異極了。孩子們對它們有些害怕,又帶著敬畏,總之,再喜歡捕捉蝴蝶的人,也不可捕捉鬼蝴蝶,否則就犯了忌諱。
小時候,我特別愛爬樹,我是爬樹高手,如果受了委屈,倔強的我就爬到很高的樹上躲起來,誰也別想找到我。我也喜歡玩兒泥巴,我們捏泥巴小人,捏各種自創(chuàng)的玩具。我們還用稻草編織秋千,綁在樹干上蕩,蕩久了稻草容易斷,時不時摔得我們屁股生疼,但是我們還是樂此不疲,繼續(xù)編,繼續(xù)蕩,繼續(xù)摔跤……
可能是由于從小在大山里住的緣故吧,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敬畏大自然,并喜歡向大自然取經(jīng),挖掘大自然中的美,時間一久,這些美就會在心底沉淀,最后,轉(zhuǎn)化成營養(yǎng)品,滋潤我的身心。
我喜歡看絲瓜花上曬太陽的螞蟻,喜歡將樹葉撿起來,剪成一只鳥或者一只蝸牛,然后將它們夾在書頁里,很多年以后翻出來看,我還是感覺非常有意思?,F(xiàn)在,雖然我已經(jīng)長大成人,我還是跟孩提時一樣,深愛著大自然,如果太久沒去親近大自然,我就會感覺“缺氧”。
散發(fā)著土地的氣息,像山水一樣充滿靈性,像花草一樣清新自然的文字,最讓我迷戀。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也是讓我一生虔誠膜拜的神!只要你親近大自然,就會發(fā)現(xiàn),大自然是最獨一無二、最神奇,也是最有智慧的,它在潛移默化中教會我們很多東西。
有時候我感覺,城市里長大的孩子比較像溫室里的花朵,我們這些大山里的孩子卻從小野得像頭牛一樣。小時候,我們成天光著腳在叢林里、石子路上跑來跑去,放牛,爬樹,抓螞蚱……有段時間,為了撫養(yǎng)沒長毛的幼鳥,我們天天在草地上捉蟲子,風(fēng)雨無阻;捅馬蜂窩,被蜇得滿頭是包……
小時候,我稀奇古怪的想法特別多,也因此總弄得渾身是傷疤。比如,因為想近距離接觸荊棘叢中的鳥,我就躡手躡腳走過去,卻沒看腳下的路,玻璃碎片把半只左腳板給扎了。記得當(dāng)時,我叔叔正好在犁地,聽到我哇哇的哭聲,他趕緊跑過來,然后回家去灶頭抓了一把稻草灰,給我的腳止血。稻草灰混進(jìn)血液里,導(dǎo)致現(xiàn)在我的腳底也黑乎乎的。我的右手食指也有一道很深的傷疤,以至于都看不清指紋了,那也是我小時候因為貪玩兒弄的。盡管經(jīng)常受傷,小時候的生活還是讓我非常懷念,跟大地親密接觸,感覺特別暢快,想唱就大聲唱,想跳就跳個夠,想喊就對著山谷吶喊,根本不會像現(xiàn)在都市里的人,處處都包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甚至心也常常裹得透不過氣。
我的身邊不少朋友都知道,我有一個怪癖:喜歡光著腳爬山。其實,這也是我小時候遺留下來的“后遺癥”,我小時候經(jīng)常不穿鞋子,現(xiàn)在生活在城市里,又不可能光著腳上下班,只好在爬山的時候釋放一下久被包裹的腳了。
事實上,光著腳與大地親密接觸,更接地氣,也讓自己倍感舒適,盡管有時候我也會把腳磨出泡,但是,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如果沒人取笑我的話,我還想跟西藏的藏教徒一樣,跪著在老家的土地上膜拜一圈呢!
金朵兒,江西贛南客家人。喜歡仰望星空,從小愛做夢,想做一名“造夢師”。樊登小讀者江西分會特聘講師,贛州市愛閱悅讀學(xué)院名譽院長。畢業(yè)于魯迅文學(xué)院兒童文學(xué)高研班,曾在一線從事教學(xué)工作十余年,專注兒童心理研究。
出版兒童文學(xué)作品《貍貓烏卡卡》《花朵里的秘密》《會飛的蝸牛》等二十余部。長篇童話《小飛魚藍(lán)笛》曾被廣電總局推薦,獲冰心兒童文學(xué)新作獎、2016年網(wǎng)絡(luò)文學(xué)好作品獎、榕樹下兒童文學(xué)大賽“最佳童話獎”等獎項。另有作品《贛州尋寶記》《羊角水堡的耳朵》《四星望月》即將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