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萱
◆摘 ?要: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進步。由于心理契約在組織管理方面有著突出的表現(xiàn),越來越多的高校在管理學生等方面采取了這種方法。筆者將在本文中闡述心理契約在高校輔導員管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心理契約;高校輔導員;管理
一、心理契約的內(nèi)涵和意義
心理契約是個人將有所奉獻與組織欲望有所獲取之間,以及組織將針對個人期望收獲而有所提供的一種配合。簡而言之,心理契約就是個人與組織之間的一種不書面化表達的責任感或承諾等信念。盡管很多組織沒有提出這一理念,但大部分組織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這樣的現(xiàn)象。
心理契約在高校輔導員管理中發(fā)揮著很重要的作用。首先,管理組織成員的手段有很多,比如很多高校都有一些輔導員規(guī)則,組織將規(guī)則書面化、形成明文規(guī)定,但是,這樣的管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種刻板的管理方式造成組織成員產(chǎn)生一種排斥的心理,并不利于組織的發(fā)展。而心理契約是無形、內(nèi)隱的期望,一旦組織成員形成這樣的理念就會自覺的去遵守期望,我們必須承認的是這樣的理念形成是十分困難的,由于大多數(shù)人自覺性不高,造成了這樣的理念在高校的日常教學工作中應用并不十分廣泛。但是一旦這種理念形成,整個組織的氣氛就會被帶動起來。心理契約近似于一種組織文化,但它與組織文化又不完全相同,組織成員自覺的形成心理契約會使組織形成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
心里雀躍的行程可以對輔導員和高校本身形成一種雙向規(guī)范和約束。心理契約在高校輔導員的管理中的應用一定是雙向的,不僅高校對輔導員形成了一種不成文的規(guī)定而且輔導員也會對高效抱有一定的期望。只有雙方彼此信任,心理契約才能夠建立。這種軟性約束對于組織和組織成員的發(fā)展都有很多好處。
二、心理契約在高校輔導員管理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溝通機制不夠完善
心理契約雖然是一種隱性的文化,但是其仍然需要高校與輔導員之間的溝通來維持。高校在管理輔導員的過程中,需要輔導員做什么、需要輔導員秉持哪種理念去做都是高校需要傳遞給輔導員的信息。高校在管理中需要合理、明確的向輔導員傳達高校的理念等等,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對輔導員的管理中都存在著不重視、不專業(yè)的現(xiàn)象。
2.輔導員文化不夠成熟
高校輔導員是高校的重要組成之一。但是,不僅學校和輔導員之間的溝通不到位,甚至輔導員和輔導員之間的溝通也并不及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如果遇到了問題,則會與其他教師進行討論。但是,輔導員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問題就缺少了與同行之間的溝通。與同事之間的溝通的缺少,就說明了輔導員在整個學校中的地位不高,也就是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輔導員文化,不僅學校和學生認為輔導員可有可無,甚至輔導員自己都沒有將自己看重。這十分明顯的體現(xiàn)出了高校在輔導員管理中的缺失,輔導員對于自己的組織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歸屬感,這并不利于輔導員文化的形成。
3.沒有合理的激勵機制
由于輔導員在學校中的角色地位并不是很高,所以造成管理輔導員的方式和方法都不夠明確,甚至部分高校在激勵輔導員工作方面還處于一片空白。在實際工作中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高校在輔導員的管理中都缺少也些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但是合理的機理機制是員工工作的動力,輔導員這個職業(yè)也并不例外。
三、心理契約在高校輔導員管理應用中的解決方法
1.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
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是心理契約形成的關鍵所在。溝通的含義很簡單,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真正有效的溝通機制就是讓輔導員與高校管理者進行直接的面對面的談話和交流。筆者認為,管理員定期與輔導員進行面對面的談話就是最好的溝通機制,面對面的談話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比如座談會、演講、比賽等等,只要是能夠讓管理者與輔導員直接溝通的方法都可以稱得上是良好的溝通機制。
2.營造良好的輔導員文化氛圍
一種文化氛圍的營造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良好的輔導員文化需要高校方面與輔導員共同來建設,通過一些形式多樣的活動和比賽,充分讓高校輔導員認識到自己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讓每一位輔導員對自己的職業(yè)產(chǎn)生一種自豪感就是營造輔導員文化的最好方法。
3.創(chuàng)建公平的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對于輔導員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負責任的輔導員和不負責任的輔導員最后得到的薪酬等都是一樣的,就會對部分輔導員造成打擊,磨滅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作為學校的領導,應盡快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對于一些工作表現(xiàn)突出的輔導員給予適當?shù)男匠戟剟詈蜆s譽獎勵,讓組織人員能夠感受到獲得感,由于心理契約是一種無形的期望,所以,在薪酬規(guī)劃方面一定要謹慎,不要讓無形的契約變成人們貪婪的欲望。
四、結束語
隨著高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進入大學繼續(xù)求學,輔導員扮演的角色,不論是對于學校還是對于學生都是十分重要的,其溝通了學生和學校,為學生和學校之間的溝通架起了一座橋梁,如何有效的管理輔導員是目前所有高校共同探索的問題之一。很多社會學中的管理理論都很適合用于管理輔導員,心理契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盡管目前,很多高校都還沒有探索出一種有效的心理契約管理機制,但筆者認為在不久后的將來,心里卻在高校輔導員管理中的應用一定會愈加出色。
參考文獻
[1]湯歡趙勛.基于心理契約的知識型員工激勵策略研究[J].人力資源,2011.
[2](美)史蒂芬·P·羅賓斯著,鄭曉明譯.組織行為學精要[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11).
[3]魏峰,李鼓,張文賢.國內(nèi)外心理契約研究的新進展[J].管理科學學報,2005(5):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