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磨
我們來個眼力大考察,你能發(fā)現(xiàn)下面這句話的與眾不同之處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意擠,總還是有的。
細心的同學或許已經發(fā)現(xiàn)了,魯迅先生在這句名言中,沒有把時間比作人們常說的奔跑不息的河流,而是把它放在了海綿里。估計魯迅當年怎么也想不到,這一放,就表明了時間是靜止的。然而,這個觀點竟與物理學家的想法一致。
多年來,人們習慣用“流逝”來形容時間過得很快,意思是時間是流動的,從以前流到未來。但是很多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則認為,時間根本沒有流動,僅僅只是存在而已。
關于這個問題,愛因斯坦曾在給一個朋友的信中提到: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僅僅是一種錯覺,雖然是極頑固的那種。這個結論自然來自他的相對論,根據(jù)相對論的原理,“同時”也是相對的。這一點很好理解,我們來做一個假設:假如兩個人分別在兩個星球上行走,星球是相對運動的。他們走呀走呀,在某個時刻,發(fā)生了一件事,一個人或許恰恰經歷了這件事,另一個人或許還沒有經歷這件事。也就是說,這件事,對于一個人來說可能是過去,而對于另一個人來說卻是沒有發(fā)生的未來。
主流理論認為,天文學家已經發(fā)現(xiàn)時間可能有一個起點,在宇宙大爆炸內,但時間可能沒有終點。哲學家認為,盡管人們都認為時間在不斷地流動,但這不是真的,因為沒有誰能將此刻與其他時刻區(qū)別出來。時間就像空氣一樣,與我們如影相隨。
最后的結論是過去與未來都是確定好的,放在那里,不會消逝,也不會流動。如同兩間大房子,一間裝著“過去”,一間裝著“未來”,中間的墻便是“現(xiàn)在”。不是時間在流動,而是我們自己在時間里前進,從裝著“過去”的房子走向裝著“未來”的房子。
那么,你或許很疑惑,不禁要問:“為什么人們根深蒂固地認為時間是流動的呢?”在所有的文學作品中,作家們常用“時光飛逝”“時光一去不復返”來描述時間。
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人們產生錯覺呢?有人從兩個方面進行了猜測:
首先,心理學、神經生物學、語言學等方面。猜測者認為,是人出現(xiàn)了幻覺。例如你的身體急速轉幾圈后突然停止,就會感覺到眩暈,看到眼前的事物都是轉動的。這種現(xiàn)象是內耳里的液體旋轉后造成的幻覺。于是,猜測者認為,人們也是因為幻覺,所以認為時間在流動。
其次,時間的不對稱。這也分兩種,第一種通俗地講,就是來自記憶的形成。對于過去的事情,我們在大腦內都會留下記憶。奇怪的是,記憶的形成是單向過程。如果把我們的大腦當作一間大房子,那么先經歷的事情,就會先被放入這個大房子?;蛟S,就是這個單向過程,讓我們誤解時間在流逝。還有一種原因,即未來是開放的,充滿了不可預測性。很多時候,從一個時刻到下一個時刻往往是不能確定的。于是,人們對未知的某件事做出了很多預測,最終,也只有一種預測能變成現(xiàn)實。當事情的結果出現(xiàn)時,之前的“未來”就變成了“過去”,人的大腦中便產生了一種時間流動的感覺。
這些,僅僅只是一種猜測,目前科學家還沒找到一種最合理的解釋來證明。但可以肯定地說,假如證實時間不會流動之后,有三個詞語將真正失去意義,那就是“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