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宇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十大名花之一,桂花是集綠化、美化、香化于一體的觀賞性和實用性兼?zhèn)涞膬?yōu)良園林樹種,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尤其是仲秋時節(jié),桂叢怒放,夜靜月圓之時,家人團聚,把酒賞花,暗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
現(xiàn)代人用口香糖保持口氣清新,那么古代人口腔清潔不徹底,或者腸胃消化不良,有口氣怎么辦?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桂花在很多時候被拿來制作各種糕點,而在中藥記載里,它性溫,味辛,歸肺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能夠溫肺化飲,散寒止痛,屬化痰止咳平喘藥下屬分類的溫化寒痰藥。所以在明清時期,這種花香馥郁的金黃花朵有著一個非常大的用途,那就是制作香口用品。
桂花,又名木樨,分早桂和晚桂兩種。寒露之前開花的稱作早桂,寒露以后開花的叫晚桂。據(jù)文字記載,中國桂花樹栽培歷史達2500年以上,《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提到的招搖之山多桂,《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提到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中則有“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呂氏春秋》中則贊美道:“物之美者,招搖之桂?!睎|漢輯錄的《越絕書》中在計倪答越王的對話中記載著桂花:“桂實生桂,桐實生桐?!?/p>
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成為名貴的花卉與貢品,也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征?!段骶╇s記》中記載,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獻名果異樹奇花兩千余種,其中有桂十株。南朝齊武帝時期,湖南湘州送桂樹植芳林苑中?!赌喜繜熁ㄓ洝酚涊d,陳后主為愛妃張麗華造“桂宮”于庭院中,植桂一株。唐代文人引種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風。柳宗元自湖南衡陽移桂花十余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他將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帶到蘇州城中種植。這時,桂花的主要用途是廣泛用于庭園中栽培、觀賞。
而桂花在民間栽培始于宋代,昌盛于明初。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桂花產(chǎn)區(qū)均在此期間形成,這為桂花成為“口香糖”原料提供了基礎。
木樨,是桂花的別稱。木樨餅兒是古代和香的一種,用孩兒茶連同麝香、檀香、龍腦等多種貴重香料,以及桂花等香花,調上甘草膏、糯米糊,做成小餅,裝在香茶袋子里隨身攜帶,有需要時即可掰下一塊含在嘴里。當然,這種馥郁芳香的香茶餅在古時是上流社會才用得起的。
平常百姓家的做法是把剛開的桂花朵朵摘下,去掉花蒂,用石磨碾過幾遍,讓花朵變成極細膩的花泥,然后泡在水中,由此去掉花內的苦澀汁液,晾干后,用熱開水沖泡?;蛘呤窃谶@種做法上加以升級,將花泥與柿霜、鹽梅肉、薄荷葉、紫蘇葉、茶葉、麥門冬、糖等調和在一起制成,夏日里噙含,在香口的基礎上還有祛暑止渴的功效。
除上述外,桂花香口的功效還被明、清人以茶的形式擴大。明、清人的桂花茶和今天沖茶的方式大同小異,基本操作都是將干燥的桂花和冰糖適量放在壺里,用熱開水沖開,燜泡三分鐘左右,將茶材過濾后即可飲用。若用的是蜂蜜,那就得等到茶溫后再加入。
又是一年丹桂飄香時節(jié),在思考桂花怎么吃的時候,也別忘了它們還可以用來香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