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莉琳
科學觀察活動不僅是感性活動,而且是由科學理論知識和科學思維方法武裝起來的認識活動,理性思維滲透于觀察過程的始終。從2017年秋季起,《科學》課程的起始年級延伸到小學一年級,面向低年級學生開展的感知事物形狀特征的科學認識活動,它不僅需要憑借學生的感官(眼看、鼻聞、手摸)進行觀察,還需要借助于一些簡單儀器來幫助低年級學生對事物做出準確的判斷。
自小學一年級引入科學教學后,課標更加注重學生的觀察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將會讓學生為自主學習開辟出更加廣闊的道路。小學生低年級階段的認識水平有限,只有在不斷的觀察與積累之中,學生才能夠擴大自己的認知,提高科學觀察能力與科學素養(yǎng),為之后的學科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chǔ)。
一、明確科學觀察活動的目的與要求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科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學生需要培養(yǎng)的重要能力之一。觀察能力是建立在學生自我感知的基礎(chǔ)之上的,通過眼睛等五官以及身體的觸摸而感知到的一個認識的過程。觀察的進行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一定的方向性,小學生的觀察則主要依靠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指導(dǎo)。在科學課程觀察的開始階段,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dǎo),由于低年級小學生還處于兒童階段,因此教師的教育方法應(yīng)當是輕松的、活潑的,教師可以將一些需求或者是目標用比較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學生易于理解,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觀察得有計劃并且有目的性。
在科學課堂的活動開始之前,教師應(yīng)當讓學生明確此次觀察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教師可以用一句肯定的話來為學生進行介紹,比如說“同學們,我們這次主要是對花園里的花進行觀察,要觀察花園里的花的形態(tài)、顏色以及狀態(tài)”,這樣學生才能夠知道這次觀察的目標,找到目標才能夠進行更好的觀察。教師在表述的過程中還可以舉一些例子,比如教師可以說本次觀察的花是菊花,那么你要觀察菊花的顏色是什么,黃色的菊花的花瓣是什么樣子的,以及菊花留給你的印象是什么。這樣學生才能夠通過一定的模仿進行相應(yīng)的觀察。在活動的實際開展中,教師可以一邊讓學生觀察,一邊在旁邊詢問學生的觀察情況,時刻了解學生的觀察行為,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可以及時給予指導(dǎo)。
二、善于總結(jié)觀察活動的結(jié)果與結(jié)論
在小學低年級的科學課之中,教師要學生明確觀察的整個過程,讓學生了解如何進行,觀察的開展是由大到小還是由小到大、是由遠及近還是由近及遠。學生只有按照正確的觀察順序,才能夠用適合科學的語言表述出來。匯報也是探究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科學活動之中,學生在前期要學會使用科學的方式進行觀察,在后期則需要學生懂得使用一定的表達方式進行觀察的總結(jié)。教師可以引導(dǎo)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進行一兩句話的總結(jié),即使簡單的總結(jié)也會形成良好的習慣,這樣的總結(jié)與歸納不僅是對學生自身的反思,更是學生之后進行科學探究的基礎(chǔ),利于讓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科學觀察系統(tǒng)。
在實際的科學教學觀察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做一個示范,然后學生可以找到相同的點進行切入。例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觀察“樹葉”的時候,可以先以梧桐葉為例,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語句進行梧桐葉的描述,“春、夏、秋季的梧桐樹葉都像一把小扇子,葉柄由粗到細,葉脈錯落有序,最明顯的一條是由葉柄垂直向上延伸的。還有一些葉脈是極細的,只能隱隱約約地看到。秋天的樹葉已經(jīng)不那么綠了,大致分成黃綠、半枯萎、凋落。黃綠的樹葉占最大面積,最中間和邊緣則被黃色侵略了,但用手摸上去還是平滑的?!比缓笞寣W生仿照這樣的觀察方法進行其他樹葉的觀察,讓學生寫出觀察到的事物。
三、積極鼓勵學生建立好奇與自信心
學生對觀察事物是在一步一步地積累中進行的,教師應(yīng)當在定期開展一些觀察事物的作業(yè),讓學生在生活中多進行觀察,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小學生在觀察生活的階段過程中需要教師良好的引導(dǎo),小學生的認知目前處于一個受到鼓勵的狀態(tài),教師對學生的一些觀察比較細微,或者是有獨特發(fā)現(xiàn)的地方可以進行表揚。教師時常激勵性的話語可以讓學生內(nèi)心感到開心雀躍,樹立起相應(yīng)的自信心以及興趣,然后在實際生活中不斷檢驗自己,逐步學會觀察研究的學習方法。學生擁有了一定的自主觀察與實驗的意識,就會在生活中不斷動手實踐,觀察到書本上看不到的知識與現(xiàn)象。如學生通過食用油與水的混合、水與食醋的混合、食醋與油的混合可以觀察到不同的相融現(xiàn)象,這一現(xiàn)象將會讓學生的記憶深刻。
對于自然科學這一門課來講,觀察的能力是學生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教師可以在科學的課堂上為學生演示一些小實驗,讓學生在班級的氛圍之中進行觀察,學生們之間的相互激發(fā)可以使得學生的觀察更加細致。例如,在教學溫度的測量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回憶,“生活中哪些方面蘊含著溫度的測量”,學生們就會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開始聯(lián)想,“我知道我家的墻上有一個溫度計”“冰箱的門上有一個溫度的顯示”“生病時去醫(yī)院會量體溫”等,學生們通過互相間的激發(fā)可以回憶出很多的應(yīng)用,課堂的氛圍也會非常活躍,學生的積極性與熱情隨之高漲。在這樣的氛圍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實際感受,使用溫度計給一杯水進行溫度的測量。
通過觀察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能夠通過觀察提高學生自己的認知能力,為其他一些科目的學習能夠奠定一定的基礎(chǔ)。教師、家長應(yīng)當在教學過程采用適合的方法,讓學生的觀察能力得以提高,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可以學會認真觀察,細致觀察。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qū)橫扇學校小學部?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