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國治
理想的下午當(dāng)消磨在理想的地方,通常這地方是在城市。
幽靜的田村風(fēng)景極美,空氣水質(zhì)極好,卻是清晨、夜晚都好,下午難免苦長。
理想的下午有賴?yán)硐氲南挛缛?。這類人樂于享受室外的環(huán)境,樂意暫且擱下手邊的工作,走出舒適的廳房,關(guān)掉柔美的音樂,合上書本,套上鞋往外而去。
也許只是漫無目的地走,看看市景,聽聽人聲。穿過馬路,登上臺階,進(jìn)入公園看一眼花草,瞧一眼池魚。揀一方大石或鐵騎坐下,不時聆聽鄰客高談時政,嗅著飄來的香煙味,置之一笑。有時翻閱小報,悄然困去,醒來只覺眼前景色的色調(diào)略呈灰藍(lán),像套了濾鏡,不似先前那么光燦了,竟如同眾人散場時只遺自己一個的那股微光向晚寂寂。然而一看表,只過了十五分鐘。
理想的下午要有理想的街樹。這也是城市與田村的不同之處。田村若有樹,必是成林的作物,已難供人徜徉其間。再怎么壁壘雄奇的古城,也需有扶疏掩映的街樹,以柔緩人的眼界,以漸次遮蔽它枝葉后的另一種器宇軒昂,予人一份“不盡”之感。
理想的下午宜泛看泛聽,淺淺而嘗,漫漫而走,不斷地更換場景,不斷地移動。蜿蜒的胡同、窄深的里巷、商店的櫥窗就像牌樓一樣,穿過便是,無須多作停留。博物館有新的展覽,如手杖展、明代桌椅展這類小型展出,或可輕快一看。
逛一陣,若想凝神思考片刻,見有舊書店,也可進(jìn)入瀏覽。一家逛完,再進(jìn)一家,有時店家正在泡茶,相陪一杯,也是甚好。進(jìn)店看書,則博覽群籍,不宜專守一書盯著研讀。譬如看人,也宜在車上、路旁、亭下、河畔放眼雜觀,如此方可世事洞明。山野農(nóng)村所見不著者,正是城市之佳處,卻又不宜死眼專看,以免勢利狹窄也。兩個車主在路口吵架,情侶在咖啡店斗氣,皆目如垂簾隱約見之即可。
理想的下午常伴隨著理想的黃昏。是時晚霞泛天,襲人欲醉,似要替這光亮的下午漸次收攏夜幕,這無疑教人不舍。然而下午之所以理想,或在于其短暫。
為了無數(shù)個這樣的下午,你我一徑留在城市。然在,隨時可見的下午未必見得著太多正在享受的人。
(聃聃 ?摘自《理想的下午》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