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戴爾·特納
在復活節(jié)之際來到倫敦的游客發(fā)現(xiàn),一些街道和建筑被抗議人士所占領,他們警告氣候災難,拒絕“失敗的資本主義制度”。在長期跟蹤央行決策的人士看來,英格蘭銀行和法蘭西銀行行長就氣候相關風險作出的警告,已經威脅到公司利潤和金融穩(wěn)定。
這兩項警告都突顯出世界所面臨的氣候挑戰(zhàn)的嚴重性。不過,光靠警告無法解決問題,除非政府制定宏大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標,確保消除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得到政策支持,并最終實現(xiàn)。至遲到2050年,實現(xiàn)零二氧化碳排放應該成為所有發(fā)達經濟體的法定目標。
很多氣候變化領域的社會活動人士支持到2025年實現(xiàn)零排放的公共承諾。但這意味著生活水平大幅下降,可能導致公眾減少對不那么極端但仍然有效的減排行動的支持。英國需要取消2000多萬家庭的中央燃氣供暖,同時它又幾乎不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建設風能和太陽能產能,以及以電力的形式提供相應能量。零排放還意味著不再有汽油和柴油汽車,城市居民或許能夠應付沒有汽油車和柴油車的日子,但考慮到電動汽車的成本和續(xù)航里程,農村地區(qū)和小鎮(zhèn)居民無法在2025年就實現(xiàn)這一目標。法國“黃馬甲運動”表明,快速能源轉型的反對者也會走上街頭。要走上通往零碳經濟之路,我們還需要時間。
那么,我們有多少時間?氣候變化政府間委員會的最新報告所提出的科學證據顯示,要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前工業(yè)化水平以上1.5℃以內,需要在2025年或其后極短時間內實現(xiàn)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到零。
實現(xiàn)這一目標,要求對新能源資源進行大量投資,改善能源效率。這在技術上毫無疑問是可能的,能源轉型委員會最新的研究報告《可能的任務》指出了這一點,也給出了30年而非5年的時間表,從而走向沒有汽油和柴油汽車的世界。當然,發(fā)達經濟體可以大幅縮短。此外,我們也要讓發(fā)展中國家提高生活水平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地球之間不再矛盾。
這一轉型的總經濟成本將會比較低,在某些行業(yè)甚至可以忽略不計。但我們需要群眾接受一些成本的增加和行為的改變,比如零碳航空可能會比較貴,也許會漲價10%至20%。
要保證向全球零碳經濟的迅速進展,各國應該制定有法律約束力的目標。但因為政府政策不充分和行業(yè)游說導致歐盟降低監(jiān)管力度,道路交通方面的減排進展受到阻礙。
不過,可再生電力和電池成本的劇烈下降降低了加速減少碳排放的成本。5月2日,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發(fā)出建議,大幅收緊目標,應該也可以在2050年實現(xiàn)真正的零排放。關鍵在于,零就是零,英國經濟要在真正的零排放的基礎上運轉,而不是從其他國家購買所謂的抵消額。
所有其他發(fā)達經濟體也應該承諾在2050年實現(xiàn)零排放目標,而擁有充足水、風和太陽能的國家應該更早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中國亦然,它的目標是到2049年成為完全發(fā)達的高收入經濟體,這幾乎肯定能夠實現(xiàn)。制定明確的最終和中期目標并寫入法律,本身便能刺激更強烈的行動。一旦路徑確定,政治爭論將聚焦于實現(xiàn)目標所必須采取的具體對策。
如果投資者知道,沒有任何協(xié)商余地的零碳期限就是2050年,那么它們就會真正拋棄與該目標不相容的公司。明確的目標能推動公司向理性自利轉變,使其從可能的災難制造方,轉變?yōu)榇呱幸孀兓膹姶髣恿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