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寧
1949年春,中共中央華北局決定從太岳區(qū)高平縣選調117名優(yōu)秀干部,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六大隊二中隊。二中隊不畏艱險跋山涉水行程6000余里,途經8省65縣終達福建寧德,開辟新區(qū)工作。
他們黨性強、政治覺悟高、組織觀念強、有斗爭經驗、有領導水平,是組織上嚴格審查選調的年富力強的中青年干部。既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和抗日戰(zhàn)爭時期參加工作的領導骨干、又有抗戰(zhàn)勝利后從基層培養(yǎng)選撥上來的骨干,都參加過減租反霸、土改鎮(zhèn)反、參戰(zhàn)支前和1948年整黨整風教育。剛到寧德時他們面臨著重重困難:基層政權仍掌握在偽保甲長手里,廣大群眾對黨的政策還不了解;土匪特務、反動大刀會活動猖獗,沆瀣一氣,進行垂死掙扎,妄圖卷土重來;廣大貧苦群眾生活異常困苦,特別是閩東老區(qū)人民慘遭國民黨摧殘,處境十分凄慘;他們接管的舊政權除幾間破房子外一無所有,錢糧亟需籌措;人地生疏,語言不通,水土不服,疾病連生……但大家堅信,只要有黨的正確領導,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憑著與貧苦人民天然的階級感情和做群眾工作的經驗及滿腔熱情,一切困難都會被踩在腳下。剛到幾天他們就帶著簡裝,背上米袋,挎上防衛(wèi)武器奔赴各鄉(xiāng)村,深入群眾訪貧問苦,了解民情,宣傳黨的政策,發(fā)動群眾生產自救,配合解放軍進山剿匪、偵破敵情等。經短期工作就和廣大貧苦群眾溝通了階級感情。當地少數識字的貧苦青壯年成了他們開展工作的主要幫手和聯系群眾的紐帶。接著又通過辦青年訓練班擴大他們的溝通隊伍,從此,他們和當地干群打成一片,親如一家。關于匪特、大刀會的活動,地主惡霸的罪行,人民群眾都找工作組訴說、舉報;還告訴他們當地習俗、風土人情,幫他們學習當地方言。工作組駐在鄉(xiāng)村,貧苦農民便自動組織人員保衛(wèi)安全。經共同努力奮斗,由點到面逐步開展了減租反霸斗爭,建立起農村政權,成立了農會、民兵組織,打開了工作局面,他們在廣大農村也站穩(wěn)了腳跟,并培養(yǎng)了一批土生土長的基層干部,為土改、鎮(zhèn)反、抗美援朝等創(chuàng)造了良好基礎。
他們不怕犧牲,不屈不撓。面對土匪、反動大刀會兩股反革命武裝的搗亂、特務分子的陰謀破壞、地主惡霸的反抗,他們隨時都有犧牲的可能。但個個堅強地發(fā)揚了不怕犧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緊緊依靠廣大群眾,肅清匪特、取締反動會道門、鎮(zhèn)壓反革命、實行土地改革、發(fā)展生產戰(zhàn)勝災荒,取得一個個勝利。在艱苦復雜的斗爭中,他們?yōu)辄h的革命事業(yè)和寧德人民的事業(yè)做出應有貢獻,譜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篇章。洋中區(qū)委委員、二中隊南下女干部郜秋生和部隊轉業(yè)干部孔志禮在嵋?guī)Z村工作,晚上被近百名土匪包圍,他們臨危不懼,寧死不屈,與敵人對峙數小時之久,最后打退敵人脫離危險。1950年冬,反動大刀會暴動竄進城關時,大家堅持斗爭保衛(wèi)機關,表現英勇。在大刀會向我銀行攻擊的危急關頭,李根發(fā)冷靜沉著利用地形一槍擊斃大刀會“天將”,戳穿了他們“刀槍不入”的騙局,一群烏合之眾頓時抱頭鼠竄。三都刀會暴動時,三都區(qū)委委員、派出所長呂學政和本地干部會計陳良秋,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與大刀會展開了英勇搏斗,終因寡不敵眾犧牲。
他們清正廉潔,嚴于律己。60多年來不論風云如何變幻他們始終保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本色,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從不以權謀私。卻以嫉惡如仇的秉性同各種腐敗作斗爭。特別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他們自覺抵御各種奢靡腐敗之風的侵襲。有的同志長期分管組織人事工作,經他們手上吸收了一批批干部職工,解決了許多人的就業(yè)問題。但他們始終沒利用職務便利安排自己的親屬,倒是在國家困難時期、幾次精簡機構時都帶頭動員親屬子女響應號召退休退職;有的家屬還長期當臨時工。時任寧德地委書記李天瑞,1981年外甥女因高考落榜,千里迢迢從高平去投靠舅舅要求幫助解決就業(yè)問題,許多同志認為給她安排個工作也合乎情理,可李書記說:“誰都不能違犯中央準則精神!”她在寧德閑住了兩年多后被舅舅勸回高平。時任寧德縣長郭世英是高平北陳村人,海軍招收女兵那年,郭縣長的女兒各方面條件都符合,體檢也合格通過。后來聽說有位烈屬女兒要去,他為照顧老烈屬,硬強令換成烈屬女兒去參軍。
他們勇于實踐,不辱使命。因歷史的原因,南下干部多數出身貧苦沒條件讀書,文化水平不高。在北方工作遇些困難最起碼語言相通,與群眾感情融洽,情況熟悉??扇腴}后情況大變:一方面有一批同志擔任了中層領導工作,這就要求大家多謀善斷,能夠勝任;另一方面熟悉的工作漸漸不做了,新任務不斷擺面前。為適應工作需要,大家學習非??炭嗲趭^,學理論不怕困難,學黨的方針政策認真領會,學業(yè)務用心盡力,學科技鉆研實踐。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長年累月認真學習、刻苦攻關,多數同志在各方面都有了新飛躍;普遍過了文化關,提高了馬列主義理論修養(yǎng);提高了正確執(zhí)行黨的方針政策水平;提高了分析判斷事物辨別正誤的能力和糾錯的自覺性及辦事能力;重視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中隊長梁東初到福建后奉命任古田水電站建設總指揮,他酷愛學習、勤于思考、善于攻關,在建設中不僅創(chuàng)造了多項優(yōu)異成績,還培養(yǎng)了大批建設的專業(yè)人才,讓該站成為向全國輸出人才的基地,享有建國初水電戰(zhàn)線“黃埔軍校”美譽。他也成了水電工程師,先后參加了許多國家重點水電工程建設,終因勞累過度倒在工作崗位上。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從長江支隊一個中隊的干部工作作風和光輝業(yè)績就能清楚看到整個長江支隊的奮斗精神。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情神、太行精神一脈相承的。
(責編 王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