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彩萍
(大慶東湖醫(yī)院 黑龍江 大慶 163416)
頸部淋巴結在全身淋巴結當中占據了1/3,頸部淋巴結不僅收集頭部淋巴,還收集右淋巴管和胸導管中的淋巴。然而,當各個部位的惡性腫瘤擴散到頸部淋巴結時,頸部的淋巴結會腫脹腫大,影響患者健康及威脅其生命安全[1]。超聲彈性成像(UE)技術是在多普勒超聲基礎上演變而成的新型診斷手段,對于判斷腫瘤的良惡性質有著積極作用。其主要通過對病變部位的彈性應變率比值進行計算以判斷良惡性,但該方法還處在初始應用階段,為深入驗證該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對其與超聲檢查頸部淋巴結良惡性的作用進行對比,如下。
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頸部淋巴結病變者50例(64個淋巴結)為對象,男34例,女15例,年齡16~76(52.36±7.82)歲;有43個轉移淋巴結和21個反應性增生淋巴結;病理證實45個良性淋巴結和55個惡性淋巴結。所有患者資料完整,且自愿配合本組研究,簽署同意書。
所有患者先行超聲檢查,選擇彩色超聲診斷儀,探討頻率是5~11MHz,取患者仰臥位,充分暴露頸部,記錄淋巴結及其周邊組織大小、淋巴門回聲、邊界清晰情況、血流情況等,以胸鎖乳突肌作為參照,計算其SR值。再經UE技術檢查,操作者手持者探頭對病灶輕壓,取樣框超出病灶范圍,對比病灶去與周圍組織的硬度,在整個按壓過程中,力度與速度保持適中且勻速,以確保圖像準確度及清晰度。取該曲線最后一幀作為分析對象。最后把所得結果和病理結果進行對比。
使用病理診斷結果作為參考標準,使用統(tǒng)計超聲和超聲彈性成像檢查頸部檢測到的良性和惡性淋巴結的符合率。
采用SPSS23.0軟件包對本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數據以百分比(%)表示。在χ2檢驗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時,P值<0.05。
以病理學結果為對照,UE檢查頸部良性淋巴結的檢出符合率比常規(guī)超聲檢查更高(P<0.05),但惡性淋巴結檢出率兩組比較差別不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種檢查方法的良惡性淋巴結符合率對比[n(%)]
常規(guī)使用的超聲檢查方法在頸部淋巴結的診斷中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但灰階超聲因其成像較為模糊,使其應用存在一定的局限。而UE技術屬于一種新型的超聲檢查技術,通過在病變區(qū)域,腫瘤的正常組織和周圍組織之間使用不同的彈性系數來判斷病變組織的彈性大小,并且該結果由彩色編碼表示,從而診斷和識別一些病變情況[2]。
在本組研究中,以病理學結果為對照,UE檢查中頸部良性淋巴結的檢出符合率比常規(guī)超聲檢查更高(P<0.05),但惡性淋巴結檢出率兩組比較差別不明顯(P>0.05)。由此可見,UE對頸部淋巴結進行檢查所得的診斷結果比超聲檢查結果更為顯著。不同病變的淋巴結可能存在一些差異,特別是當患者的頸部淋巴結組織結構更復雜時,UE檢查可能導致淋巴結被壓縮到不同程度,成像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3]。一般來說,頸部淋巴結惡性病變時其會存在壞死組織或者液化情況,使UE檢查時圖像呈現基于藍色的圖像,或由綠色包圍的藍色圖像,以及不同的硬度病灶組織上存在重疊情況,如果頸部淋巴結的良性病變有鈣化、纖維化情況和頸部淋巴結的惡性病變有出血或者液化情況時,就很容易出現假陽性或者假陰性,所以要對其進行仔細鑒別。實際上,當頸部淋巴結位置越深,受壓力影響的可能性越小,壓力下變形的可能性越小,在這種情況下,淋巴結成像可能不清楚或不完整[4-5]。 因此,在進行頸部淋巴結的臨床檢查時,線性陣列探頭應以恒定的速度施加壓力,盡可能避免淋巴結外的組織,也可根據實際臨床需要反復檢查,以獲得更多準確而真實的頸部淋巴結信息,對正確鑒別頸部淋巴結的良惡性質和為后期臨床的正確施治等提供可靠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