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亮 耿開儀
【摘要】盜汗自汗是中醫(yī)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病理性癥候類型,在做好針對患者的辨證診斷基礎上,制定和運用藥物組成成分合理的中藥方劑展開治療干預,對于確?;颊吲R床病情逐漸改善,獲取到最佳治療結果具備重要意義。文章以兩例盜汗自汗患者為例,展開了臨證醫(yī)案分析。
【關鍵詞】耿開儀;盜汗自汗;臨證病案;分析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0..01
1 案例一
本案盜汗患者素體陰虛,且年近六旬,腎水不足,不能上濟心火,則心火偏亢,陰虛則火愈旺,火旺則陰液不守,故見以盜汗為主的多種陰虛火旺表現(xiàn)。在治療上,宜滋陰清熱,固表止汗。遂以“當歸六黃湯”化裁治之。
武某,男,56歲,程序員,2017年3月21日初診,舌質偏暗,苔薄黃,脈弦數(shù)。半年前出現(xiàn)夜間盜汗,白天活動后無明顯汗出,無明顯咳嗽,無惡寒發(fā)熱,曾在外院查胸片及結核試驗等未見明顯異常。一周前盜汗癥狀加重,常常醒來自覺汗?jié)褚卤?,并伴有手心、腳心汗出,晨起疲勞感明顯。
刻下證:手腳心自汗,夜間盜汗,夜寐夢多,食納一般。
此乃陰虛內熱之汗證,法當滋陰清熱,固表止汗,援當歸六黃湯之意治之:
生地黃15 g,白芍l5 g,生黃芪20 g,生牡蠣30 g(先煎),當歸10 g,地骨皮10 g,黃柏6 g,淮小麥20 g,川連
4 g,紅棗15 g,甘草6 g,7劑,水煎服,早晚分服。
二診(2017年3月29日):服前藥后夜間無明顯盜汗,手心腳心自汗稍好轉,晨起后疲勞感消失,夜寐仍夢。舌質稍紅,苔薄白,脈弦,尺脈稍弱。心火已降,腎水仍少,繼續(xù)當歸六黃湯加減,
生地黃20 g,熟地黃20 g,白芍l5 g,生黃芪20 g,當歸10 g,地骨皮10 g,黃柏6 g,淮小麥20 g,紅棗15 g,甘草
6 g,生龍牡各30 g(先煎),7劑,水煎服,早晚分服。
后隨訪手心腳心自汗亦明顯好轉,囑勞逸結合,按時作息,飲食忌辛辣。
2 案例二
本案自汗患者為中年女性,辯證為氣虛濕阻、衛(wèi)陽不固,病機較為復雜?;颊咚伢w肥胖,痰濕較重,陽氣不足,故形寒怕冷,舌體胖嫩,邊有齒痕,脈濡緩;活動后氣喘汗多則為衛(wèi)表不固,津液外泄,則自汗出。遂以“玉屏風散”化裁治之。
王某,女,55歲,教師,2017年7月21日初診,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濡緩,平素體型肥胖、畏寒怕冷,兩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周身汗出,陣發(fā)性發(fā)作,體力勞動后尤其明顯,伴氣短、乏力,近期反復感冒,未予重視及正規(guī)治療,近一周來癥狀較前加重??滔伦C:活動后汗出,呼吸稍促,
氣短、乏力,食納一般,二便尚調。舌體胖嫩,邊有齒痕。
此乃衛(wèi)陽不固之汗證,法當益氣固表止汗,援玉屏風散之意治之:
炙黃芪30 g,生白術30 g,防風12 g,白芍20 g,炙甘草10 g,桂枝10 g,五味子6 g,大棗15 g,白薇10 g,茯苓
30 g,制附片10 g,生龍牡各30 g(先煎),7劑,水煎服,早晚分服。
二診(2017年7月29日):服藥后感自汗稍好轉,氣短乏力明顯減輕,舌體胖嫩,無明顯齒痕,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濡緩。減白芍為黨參,原方稍作調整,具體方藥如下:
炙黃芪30 g,生白術30 g,防風12 g,黨參20 g,炙甘草10 g,桂枝10 g,五味子6 g,大棗15 g,白薇10 g,茯苓
30 g,制附片10 g,生龍牡各30 g(先煎),14劑,水煎服,早晚分服。
后隨訪自汗明顯好轉,囑勞逸結合,按時作息,飲食忌辛辣。
按:汗證分自汗、盜汗,“自汗者多屬陽虛,盜汗者多屬陰虛”。耿老認為,不能盲從陰虛或者陽虛論,主要還是辨證論治。本案中盜汗患者年近六旬,陰虛內熱之象明顯,故用經典方劑當歸六黃湯以滋陰清熱,瀉火養(yǎng)陰止汗。綜觀全方,其配伍特點是瀉火與滋陰并重,養(yǎng)陰以治本,瀉火以除標,使陰固而水能制火,清虛熱而不耗氣傷陰;二為益氣固表與育陰瀉火相配,以育陰瀉火為本,益氣固表為標,使陰氣內守,衛(wèi)氣固密。諸藥合用,則有滋陰清熱、固表止汗之功,改善盜汗問題。
《臨證指南醫(yī)案》謂:“陽虛自汗,治當補氣以衛(wèi)外,陰虛盔汗,治當補陰以營內”。耿老臨證喜用玉屏風散加減治療自汗,本案玉屏風散益氣固表止汗,五味子益氣生津,斂陰止汗。龍骨、牡蠣固澀止汗;白薇為耿老治療汗證常用
之品,全方共奏益氣固表、斂津止汗之功。耿師亦同意此議。
參考文獻
[1] 周 蓉.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治療自汗盜汗臨床分析[J].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9):187-188.
[2] 吳 永,王 凌.王凌教授運用當歸六黃湯加減治療自汗、盜汗經驗薈萃[J].黑龍江中醫(yī)藥,2017,46(05):33-34.
[3] 侯靈月,林海云,陳艷艷,等.中西醫(yī)結合護理對晚期癌癥汗證患者自汗盜汗與神疲乏力評分的影響[J].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2017,15(04):463-465.
[4] 夏中玉,瞿玉興,高 益,等.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自汗、盜汗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7,36(04):20.
[5] 徐德靜,鮑婷婷,吳 冰,等.扶正斂汗液外敷改善腫瘤放療期間自汗盜汗患者生活質量的臨床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23):2127-2129.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