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胎膜早破患者血清IL-22及其受體表達水平與絨毛膜羊膜炎的相關(guān)性。方法:選擇2016年10月-2017年9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為研究組[臨床絨毛膜羊膜炎組(38例)、亞臨床絨毛膜羊膜炎組(33例)和無絨毛膜羊膜炎組(29例]。另隨機選擇我院同期收治的30例正常足月妊娠孕婦作為對照組。收集患者一般資料,利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檢測IL-22及其受體血清學水平。結(jié)果:研究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年齡、分娩孕周以及孕時BMI等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5),胎膜早破組患者IL-22及其受體水平高于對照組(P均<0.05);胎膜早破合并臨床絨毛膜羊膜炎組患者血清IL-22、IL-22R1含量依次顯著高于亞臨床絨毛膜羊膜炎組,非絨毛膜羊膜炎組和對照組(P均<0.05)。結(jié)論:IL-22/IL-22R1上升在預測胎膜早破并發(fā)絨毛膜羊膜炎方面均有一定臨床意義,在臨床診療中密切監(jiān)測IL-22/IL-22R1水平可能成為防控胎膜早破合并絨毛膜羊膜炎的關(guān)鍵。
【關(guān)鍵詞】胎膜早破;絨毛膜羊膜炎;白介素22;白介素22受體
胎膜早破為妊娠期常見的并發(fā)癥。胎膜作為預防上行性感染的天然屏障,一旦其發(fā)生破裂,極易誘發(fā)絨毛膜羊膜炎(chorioamnionitis),系指絨毛膜、羊膜、羊水或胎盤、胎兒同時存在的炎癥或感染。通常其臨床征象出現(xiàn)較晚,很容易在早期被忽略,從而發(fā)展為臨床型絨毛膜羊膜炎。一旦合并絨毛膜羊膜炎的患者出現(xiàn)臨床癥狀,新生兒的感染風險將由1.0%增加至3.0%~5.0%。對其早期快速診斷一直是產(chǎn)科的重點、難點之一。白細胞介素-22(interleukin-22, IL-22)是Th22、Th17、NK細胞等活化后的重要效應分子,需與其受體(IL-22R)相結(jié)合后才能表達出生物學效應[1]。這種受體主要存在于生殖系統(tǒng)(胎盤、乳腺)、及來自各種組織的上皮細胞以及內(nèi)皮細胞[2]。筆者欲在前期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探討胎膜早破患者血清IL-22及其受體表達水平與絨毛膜羊膜炎的相關(guān)性。
1 材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胎膜早破產(chǎn)婦作為研究組,根據(jù)病理學檢查結(jié)果分為臨床絨毛膜羊膜炎組、亞臨床絨毛膜羊膜炎組和非絨毛膜羊膜炎組。臨床絨毛膜羊膜炎組38例,年齡平均(29.3±3.2)歲;孕周平均(37.5±1.4)周;亞臨床絨毛膜羊膜炎組33例,年齡平均(28.6±2.5)歲;孕周平均(36.9±1.8)周;無絨毛膜羊膜炎組21例,年齡平均(27.9±3.4)歲;孕周平均(37.1±2.2)周。另選取同期收治的未發(fā)生胎膜早破且足月妊娠產(chǎn)婦30例作為對照組,年齡平均(28.2±3.3)歲;孕周平均(38.7±1.6)周。胎膜早破及絨毛膜羊膜炎診斷標準參照[3]。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
(1)單胎妊娠;
(2)未合并其他妊娠并發(fā)癥;
(3)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
(1)胎位不正;
(2)內(nèi)科合并癥及妊娠期并發(fā)癥;
(3)急、慢性感染性疾??;
(4)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史;
(5)生殖系長期用藥史或既往手術(shù)史。
1.3 IL-22及其受體IL-22R1檢測方法
于分娩前抽取入組者肘靜脈血5ml置于無菌干燥試管中,室溫靜置30min后離心,以3000 r/min速度離心10min,留取血清,-20℃保存。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法檢測樣本IL-22、IL-22R1表達。具體操作步驟按照試劑盒(購自武漢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說明書進行。
1.4 統(tǒng)計分析
實驗結(jié)果均采用 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進行統(tǒng)計描述,兩組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P<0.05認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 結(jié)果
2.1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血清IL-22、IL-22R1水平比較
研究組患者和對照組女性一般資料及血清IL-22和IL-22R1含量見表1。兩組患者年齡、分娩孕周和孕時BMI指標等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均P>0.05)。其中胎膜早破患者血清IL-22與IL-22R1含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2.2 絨毛膜羊膜炎組與無絨毛膜羊膜炎組患者血清IL-22表達量的比較
胎膜早破并臨床絨毛膜羊膜炎組患者血清IL-22的表達量(72.18±14.22)顯著高于亞臨床絨毛膜羊膜炎組(46.77±11.48)和無絨毛膜羊膜炎組(24.88±4.61),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胎膜早破患者血清IL-22表達水平與絨毛膜羊膜炎嚴重程度呈正相關(guān)。四組患者血清IL-22表達量的比較見圖1。
2.3 絨毛膜羊膜炎組與無絨毛膜羊膜炎組患者血清IL-22R1表達量的比較
絨毛膜羊膜炎組患者血清IL-22R1的表達量均明顯高于無絨毛膜羊膜炎組。胎膜早破并臨床絨毛膜羊膜炎組患者血清IL-22的表達量(65.41±15.27)依次高于亞臨床絨毛膜羊膜炎組(41.15±13.42)和無絨毛膜羊膜炎組(22.58±5.37),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四組患者血清IL-22R1表達量的比較見圖2。
3 討論
絨毛膜羊膜炎在足月分娩中發(fā)生率約為4%,但在早產(chǎn)和胎膜早破中發(fā)生率更高。未經(jīng)治療的絨毛膜羊膜炎可導致母嬰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因此,早期預測,從而做到早期和重要的干預,可以明顯改善母嬰結(jié)局。據(jù)Bersani等報道,子癇前期孕婦血和臍帶中顯著較高濃度的IL-22,提示了IL-22可能是子癇前期炎癥過程的生物標志物,及其在介導母胎之間天然免疫中的重要作用[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胎膜早破患者血清IL-22與IL-22R1含量均高于對照組,提示IL-22可能參與了胎膜早破的發(fā)病過程。
進一步探索IL-22/IL-22R1在胎膜早破合并絨毛膜羊膜炎患者中的作用,比較了四組患者母血中IL-22及其受體水平,發(fā)現(xiàn)IL-22/IL-22R1與胎膜早破合并絨毛膜羊膜炎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guān)。提示IL-22/IL-22R1表達上升可能參與了胎膜早破并絨毛膜羊膜炎的發(fā)生發(fā)展,在臨床診療中動態(tài)監(jiān)測IL-22/IL-22R1表達可有望鑒別早期絨毛膜羊膜炎。但鑒于該研究樣本量較小,具有預測價值的臨界點仍需進行進一步的多中心、大數(shù)據(jù)的探索。
參考文獻
[1]趙昊云,張秦,吳元赭.胎膜早破合并絨毛膜羊膜炎的預測指標新進展[J].東南國防醫(yī)藥,2014(04):397-400.
[2]Kumar P, Rajasekaran K, Palmer JM, Thakar MS, Malarkannan S. IL-22: an evolutionary missing-link authenticating the role of the immune system in tissue regeneration. J Cancer,2013.
[3]王俊蘭,朱艷紅,周新.胎膜早破患者血清白細胞計數(shù)、C反應蛋白、白介素22及其受體表達與絨毛膜羊膜炎的關(guān)系[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7,14(32).
[4]Bersani I, Carolis M P D, Foell D. Interleukin-22: Biomarker of maternal and fetal inflammation[J]. Immunologic Research, 2015,61(1-2):4.
作者簡介
周新(1981-),女,河北省滄州市人。畢業(yè)于承德醫(yī)學院護理專業(yè)?,F(xiàn)就職于河北省滄州市婦幼保健院婦科。研究方向為婦科護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