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塵,女,廣西作家協(xié)會會員,南寧作家協(xié)會理事,代表作有暢銷書《銷售為王》、長篇小說《孤島》、電影文學劇本《唐卡》等,發(fā)表中、短篇小說若干。獲得全國性各類題材的征文比賽獎項多個。
想來生命總要扎根于泥土。根越向下,物質的比例就越復雜、越沉重,屬于生命的那一部分就越樸素。想來比遙遠更遠的地方也不只是遙遠,還應該有未來,有一直尋找著、創(chuàng)造著的,不斷延伸的我。
我是一條路,繁華似錦,托起了風雨中的行人。我平凡卻不普通。因為我承載著這個城市,載著它的遠方,以及途經(jīng)這里或是生長在這里的人們。因為我也是他們,同喜同悲,不斷向前。
四十歲的我,筆直,渾身蓄滿力量,一直通向明天。見過我的人都說,我是城市騰飛的象征,是母親的脈管,是孩子的內心,是招人喜愛的嬰兒肥。
我的母親名叫南寧,草經(jīng)冬不枯,花非春常放。
她凝結了我的血肉,并賦予我靈魂,還給了我一個響亮的名字——民族大道。
長龍一樣的地鐵多么美好。它從我身下的世界里急速駛過,恍若母親帶著我奔跑的樣子。
風吹來,果實落下。各種花香繚繞在身旁,色彩彌漫心靈。樹木列隊兩邊,像衛(wèi)士般守護著我,守護著夢想和對故鄉(xiāng)的眷戀。
一群異國人,用他們特有的語言和腔調,講述我的身世,祝福我的未來,畫出我的面龐,并把有關我的詩和畫傳到他的故鄉(xiāng)。他們說起我,詩中有黃金,畫里藏奇跡。他們還不停地贊美我日新月異的母親。笑成了花一樣的母親,締造母愛的春景,澄澈的事物充滿希望。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們,幸福,安寧。
他們說,南寧以東蘊藏著一個蓬勃的太陽,這太陽讓五谷芬芳,讓夢想結籽;南寧以西是無限遙遠的地方,這頭連著我巨大的身體,那頭連著美麗的中國夢;南寧以南未來的模樣太過絢爛,畫家的筆畫不出,詩人的語言也太空泛;南寧以北印記著南寧厚重而古老的歷史,那歷史讓南寧能站在更高處,看到比天空更遼闊的地方。
他們說,被金色的陽光鋪滿全身的我,會成就一個怎樣的未來;他們說,和七百萬南寧人融為一體的我,背負著母親怎樣的期許;他們說,那些成就我的,智慧而勤勞的人,汗水曾怎樣浸泡過生命。
他們說到這里時,我看見一個年輕的城市環(huán)境設計師,抱著一對老夫妻的骨灰,腳步沉重神情哀傷地從我的身邊走過。
他就是我的兄弟貝儂,就住在我身旁一座簡陋的居民樓里,此刻他懷抱的骨灰里,連著他的骨和血。他每走一步,都不偏不倚地,在我的心上砸出一道傷。
我生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那天我在泥土中聞到了花香,花香和鳥鳴碰撞出銅鼓的聲音。
百廢待興,土地貧瘠。母親一直營養(yǎng)不良,出生時我很瘦弱,只有四百米,僅僅是從現(xiàn)在的新民立交到古城路口的長度。
有一個身強力壯的男人,住在我旁邊一間破舊的民房里。他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一鍬一鎬地為我的誕生蕩平一切障礙,他沉重的呼吸在路面攪動出光陰的漩渦。
母親傾其所有地把我打扮成美好的樣子,她想讓她的一百九十六萬多的孩子,有更寬廣的路可以走,有更美好的明天可以期待。
于是她寫下水流,寫下山脈,寫下一道閃電在我胸口成長。我有些急于長大,一直貼著土地奮進,白天開花,夜里結籽。
我也記下了那個男人,他和一個女人結了婚。從此那個低矮的民房里,有了鍋碗瓢盆的密語,也有了煙火的香氣。
他們走出家門,繞過碧綠的植物,顏色雋永,猶如詩意流淌的畫卷,鳥鳴啼野,芬芳沁入心懷。
那個女人,用一把掃帚,一輛三輪車,一下一下地掃除落在我身上的枯葉與風霜,我在她摔成八瓣的汗水里,迎來了一個又一個飽滿的太陽。
他們惺惺相惜,彼此相愛。經(jīng)常迎著朝陽,哼著小曲一同出發(fā),男人修剪我身旁的花草樹木,女人清潔我落滿塵埃的身體。似乎每一件事物低語,都是我的心跳。
我干干凈凈躺在母親貧瘠的胸脯上,吸吮豐沛的乳汁。弱小的我逐漸長大,那些盛開不敗的春天,開始在我的身體里蓬勃生長。
而男人和女人,不知不覺中已與我的心跳相互糾纏,一起涉過重重霧靄,他們一鍬一鎬的,和我共同締造著一個很遙遠的傳奇。
他們偶爾雞毛蒜皮,偶爾埋怨爭吵,偶爾嬉笑怒罵。但無論怎樣,總能在一日三餐里,品出寫意般的鄉(xiāng)愁。
那個黃昏,女人挺著隆起的肚子,掃去我眉梢最后一片落葉,就被急匆匆地推進產(chǎn)房。男人黝黑的雙手,粗劣地打磨著我的肌膚,聽到嬰孩的啼哭聲,那雙握住歲月之鏟的手,緊了又緊。他給男孩取名貝儂,他對我說,你們是兄弟,要互相照顧。貝儂眨巴著眼睛,目光清澈地落在我身上,自此,我的身體,一直沾染著貝儂的味道。
時間一直在遠去,折疊出不同的痕跡,就如我身上的年輪,深深淺淺。
一九八七年五月到十二月間,力量重生了力量,跨越疊加著跨越,西從新民立交到曾經(jīng)的朝陽立交,東從古城路口到園湖路口,身高已達到二千六百米,我僅僅是一個跳躍連續(xù)了一個跳躍,母親就流淚了。我也目送著那個叫做貝儂的男孩,拿著小學課本,讀一方水土的孕育和滋養(yǎng)。
那一年,伴隨著我的快速成長,南寧至防城港的鐵路也全線通車,南寧至香港、澳門直達航線正式通航,實現(xiàn)了公路、鐵路、水路和航路的齊頭并進。母親和外界的電話聯(lián)絡,也不再需要轉接。母親在地方志里展開無垠的遼遠,路在延伸,山在拔高,時間和空間的罅隙里隱藏著思想的律動。
那一年,南寧電視臺正式開播,我生平第一次在母親的眼中看到自己威武的身影,第一次聽到從母親的口中喊出我的名字,是那么柔軟、那么動情。那聲音,那語調,感覺我正在被幸福包裹、被溫情融化。
那一年,法國維勒班市和我的母親南寧簽署了友好合作議定書。我看到了母親舒展的微笑,也窺見了男人和女人在看到電視里播報這些消息時,裸露在嘴角的欣慰,和閃爍在眼中的那團火焰。我卻埋首沉默以隱藏言語的笨拙,卻又狂熱,為著友誼和生命的進行曲那么嘹亮雄渾,便渴望成為為母親坎坎擊鼓的人,為著播種陽光的田雖然貧瘠,卻深厚柔美,便癡迷著要荷鋤整理荒穢。而更多的時候憧憬,是我與母親還有未知的路要走,未知卻能看到未來。
男人和女人是涓涓細流,流入我的脈管。他們日夜不息地戰(zhàn)斗在我成長的日子里,汗水一滴一滴地落下來,在我的心上砸出了一圈圈美麗。
我在男人女人的汗水里,愈發(fā)生機勃勃。母親說,那時我只是一塊星空下的璞玉,尚未經(jīng)過打磨,但閃爍著謎一般的光澤。
一路風,一路雨。一鍬一鎬緩慢但堅毅地刻錄時間的秘密。時間的對面仍舊是時間,是我無法說出的征程。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我又長高一千米,那段路,也終于從泥水變成了水泥,我的半尺命盤里,再度長出一卷有靈有魂的詩行。我頭頂邕江,腳觸及南湖清冽的水,我想請那些水,隨著河床與我日夜奔赴,奔到花開不敗,奔到枯樹長滿新枝。我為母親之重,母親卻給我平坦的靈魂,容納浩渺的心境。
路不盡,人不老。我必須跟隨著光陰撕破一層層黃土,一重一重新生。
我仍有未干的淚、未謝的微笑,我和母親一樣,與時俱進,奪天地造化與靈杰。
我和母親膝下的兩百多萬個孩子一樣,幸福而美好。崇文或尚武,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未來在手。
只是那個女人,愁云鋪面,雙眉盡鎖。她開始埋怨男人:“每天修路能修出你的大好前程?”語言直白樸素,充滿不安。
男人蹲在地上,水煙袋在手中躊躇,半晌,冒出一句話:“我走了誰來修路?”
女人不依不饒:“那么多人都在修路,不缺你一個?!?/p>
男人看了女人一眼,站起來拿起鐵鍬,轉身出門時,丟下一句話:“那么多人都在修路,我就不能修嗎?”
女人不再說話,無奈地搓了搓衣角,愣了片刻后,又扛起掃把,騎上三輪車跟了出去。
與土地交流,與時間爭奪行走的速度,夫妻坦誠,分擔活著的重量,點燃身體的火,去重建一個世界。
我四周仍然是簡陋的民宅、雜草叢生的荒地、低洼的菜地和破敗的市場。
憂傷迫我堅強。我亦決定繪一卷明天,給母親,給祖國。然后給百姓,給沃土,再繪給孕育生命的果實。
萬籟澄澈。晨光涌出另一重時間的漩渦。
看著男人女人揮汗的身影,我咬緊牙關積蓄著力量。
年輪烙下生機,花香滿徑。
二〇〇二年,生命的高度再次拔節(jié),我的雙腳已觸及南北高速,我行走的速度像音符般一拍一拍地高出來,縱貫母親的血脈。
我長大了,身上背負著一個強大的未來,也背負著我秘不可宣的使命,于母親的期許中開始了生命里最蓬勃的綻放。我知道,我的蓬勃里,男人女人挑動生命曲調的手,像一柄銅錘,敲擊在綻放的花瓣上。
我無聲,無息,埋頭生長。終長成“廣西第一大道”,我四季繁花盛開,十里畫廊,加載著車水馬龍。兩旁林立的高樓因我而挺拔雄偉,人們的笑容因我而燦爛妖嬈,母親的驕傲盛開在眼角。
“綠城南寧”這個名字,第一次被提起,被注目。我的母親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筆名。時代的印記,從朝陽公園沿著我筆直的身軀,慢慢地移向了埌東。
那一年,男人和女人把他們唯一的兒子,我的兄弟貝儂,送到國外留學。
女人心里不再有埋怨,也不再嘆息,面容更加質樸。只是兩鬢已生霜,他們正在老去。
母親再次為我披上戰(zhàn)袍,我要走更遠的路,走向更好的明天。我的姓氏,便是母親的姓氏,是廣西的姓氏,是祖國的姓氏,我的血,亦是母親的血,流動在祖國的脈管里。
經(jīng)年跋涉,終有彩鳳與我共舞。牽動世界的中國—東盟博覽會,選址于我的臂彎,永久駐足。母親為我的盛裝著色,一幅是黑夜也能燦爛綻放的畫卷,配上了一首雋永的詩。
即便我每日被不同膚色的人溫柔觸摸和高聲贊美,但我的成長從未停止,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無數(shù)像男人女人這樣的建設者,升華我的價值,加碼我生命的厚度與長度,我的骨骼里,長滿了鋼與鐵。
建筑是最直白的語言。幾年里,磚瓦不斷飛疊,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大型商業(yè)落戶,高鐵呼嘯而來,東站商圈崛起……
過去與未來相互思考著,母親與我在男人女人的汗水里,踏在時間之上,急速地趕路。 “中國綠城”已被更多的人書寫;“四縱四橫”的交通網(wǎng)絡編織著偉大的夢想;跨江大橋與立交橋,橋橋都托起這個城市血脈里的澎湃。
此時,母親南寧著一身碧玉霓裳,沐一城水潤豐盈。她文得厚重,武得銳力,規(guī)劃中的藍圖正在一一鋪展。彈指間,一個人,一條路,一座城市,在歷史的變遷中,改變的不僅僅是容顏和內涵,時代前進的步伐總是裹挾著成長的陣痛,破繭后的美麗,也僅僅是生命的開始。如銅鼓敲響屬于自己的千里萬里。語言如明月照亮塵土。
二〇一六年,錦繡未央。
又一輪的改造、提升,以及亮化工程結束時,男人累倒在工地。他倒下的樣子,像一棵坦誠的樹,樸素地安睡在母親的懷抱里。
那一夜,下了一整夜的雨,那是母親疼惜和眷戀的眼淚。淚水掉在我的心上,我的心被砸出了一道道傷口。
五千盞璀璨的彩燈,一一亮起,為男人,照亮去天堂的路。九萬株他曾撫摸過的樹木,垂下枝頭,為男人的離去默哀。我的兄弟貝儂,抱著父親的骨灰,抱起生命之輕,眼淚搖動著心跳,節(jié)拍低沉,低到塵土里,成我的身體的一部分。
男人的一紙遺書,把貝儂兄弟從國外召回了南寧,遺書曰:“我走了,你得回來照顧你的兄弟。這話我曾在你出生時便許了諾,你也應了的?!?/p>
于是,那個學習城市道路規(guī)劃與設計的貝儂,我的兄弟,背負男人女人對他的期許,踏上了他父親走過的路。
也許能慰藉他的,就是貝儂拿起畫筆,繪出他們的面孔、他們的骨頭,繪出太陽,繪出月亮。完成他未完的藍圖。
我母親南寧,因了無數(shù)如男人女人一樣的建設者的血汗?jié)仓寥缓屯Π巍?/p>
她亦因我而傲嬌。越南、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整個“東盟”都為她喝彩。
我,終被譽為如夢似幻的“光影長廊”和“森林通道”。
燈光、雕塑、拔地而起的建筑,綠樹、草坪、交相輝映的花群,寫意著會說話的色彩。這帶著閃爍感的暖色系,不僅來自陽光、水面和綠地,也來自盛開的繁花。所有色彩,向每一位造訪者講述著那不在場的卻無處不在的悠遠故事。
改變,是城市前進戰(zhàn)場上的揮汗如雨,是去祖輩們記憶的故鄉(xiāng),是明天的顏色,更是一場無法忘記姓氏的變革。
久遠的雜草叢生被鳳凰展翅般的步道燈替代,照亮了我十二公里的美麗與優(yōu)雅。林立的高樓、詩情畫意的廣場、現(xiàn)代化高檔商鋪、灘涂親水的濱水空間,邕江南北璀璨的堤路風光,像珍珠串起的流蘇,纏繞于我的衣袂飄飄與發(fā)絲間。雖由人造,宛若天成,與大地融為一體。有地域文化的延展,有民族風情流瀉,是詩里的詩、畫中的畫,寸寸尺尺,搖曳著無聲風華。
云卷云舒的天空下,人們的足音輕盈,攜著盛開不敗的春天,不疾不緩地讀水、觀花,將一湖夕陽,一縷一縷地糅進我的身體。
他們說,我是一道妖嬈的風景,是母親南寧的最美代言,那些透明的水色和碧綠滴翠的城色是我揮之不去的優(yōu)雅。這些溫暖的顏色和銅鼓、壯錦,繡球調和出別樣的民族印記,每一條小路,每一座房屋,每一道門楣,都散發(fā)著無須張揚的美。
我是走向未來的通道,是繁榮的因子,是奏響的鐘鼎,貫穿九州。
我連接高速公路,連接著出??冢策B接著時代滾滾向前的車輪。我將跨越歷史長河的渡口,看高天紅霞中,母親正乘一朵祥云,振翅躍向未來。
世界開始與我對話。
祭禮過去。失去的音符是父母,是節(jié)拍壓低了的目光。
那個失去男人的女人,在她摒棄的所有故事里,唯我永恒。她依然在每天為我嘔心瀝血,掃帚在她日漸蒼老的歲月里,越發(fā)有力。只是它掃掉了我滿身的塵埃,卻掃不去她頭頂上的霜。
她雙手粗糙,滄桑滿面,輕撫我一塵不染的肌膚,嘴角輕咧,一絲欣慰蔓延于夜色里。
地鐵1號線開通時,女人在車上來來回回坐了好幾趟,她一直微笑著。而我卻有些傷感,她早已退休,卻依然改不掉每天拿著掃把,為我清潔身心的習慣。
今年是二〇一九年, 四十年轉瞬即逝。
四十年,足以讓兒女的兒女長大,讓一棵樹長出粗重的年輪。
而我因為一直被捍衛(wèi),被呵護,被他們寫下的傳奇注滿青春的活力,我不會老,歲月只會不斷洇開綿延的文脈。因了母親,母親的基因和血脈是我剪不斷的臍帶。
母親七百萬的兒女,遍布在兩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她的面容煥發(fā),綻放出最燦爛的光華,母親的美麗與豐盈,正在被整個世界一一記取。
可那個女人,為我的成長奉獻了最美的青春年華,灌注了全部心血的母親,在為我拂去最后一抹塵埃后,安詳?shù)亻]上了雙眼,去和她的男人團聚。
我的兄弟貝儂,抱著這對老夫妻的骨灰,眼里的悲傷裹挾著希望,緩緩地,從時間的河流中慢慢地走過……
身前是錦繡未來,身后是一座又一座的豐碑,銘刻逝者的安息辭。
今天是昨天的未來,是明天的過去。
時光把這里打磨成繁華,將曾經(jīng)貧瘠的南寧,扭轉成中國夢的一部分。
一朵花開。萬朵花開。
我是母親手中的畫卷,配著寫意的詩行,這些畫卷,這些詩行,是寄語歷史的書信,也是寄給未來的故鄉(xiāng)。
節(jié)拍與曲調,一再拔高。文明和歷史,一再厚重。
貫穿路邊的樹木與繁花,芬芳飄起來,高一些,更高一些,成為我們的民族,成為你和我,成為我們,成為他們。
我是一條路,十里獨白,錦繡未央。
我不僅僅是一條路,我還是不斷奔跑著的太陽的方向。
責任編輯 ? 藍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