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p>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醫(yī)院,四川 甘孜 626000)
手術治療是一種創(chuàng)傷性的治療方式,圍術期的護理對于患者病情的痊愈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若是護理不到位,會增加患者恢復和痊愈的難度,使得感染率升高,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1]。隨著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普遍提高,臨床護理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手術患者對于臨床護理方式和質量有了更明顯的期望和要求,而臨床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也在不斷的提高。尋求能夠有助于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對患者手術后期痊愈和健康恢復有促進作用的護理方式成了臨床護理人員的關鍵任務之一。據(jù)相關研究表明,個體化護理方式較常規(guī)護理而言在手術室中的應用可達到較好臨床護理效果,有利于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助于患者促進其術后恢復和痊愈[2]。為此,本文就“個體化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在手術室護理中的臨床效果”這一課題進行探討研究,現(xiàn)就具體情況分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隨機抽選出160例在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期間于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本研究的分析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每組各80例,其中對照組男38例,女42例;患者年齡22~70歲,平均年齡為(48.33±4.98)歲;手術類型:骨外科手術有20例、普外科手術31例、泌尿科手術29例。觀察組男41例,女39例;患者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為(47.35±4.18)歲;手術類型:骨外科手術有30例、普外科手術28例、泌尿科手術2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其他臨床資料構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案:給予對照組手術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方式進行臨床護理,常規(guī)護理包括:術前告知患者患該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告知手術患者須知的相關注意事項。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個體化護理干預,方法如下:
1.2.1 術前個體化護理:術前護理包括的內(nèi)容有術前訪視、手術知識宣教及手術心理干預等。術前訪視即在接到手術通知單后即安排專門護士對患者進行針對性訪視,詳細了解患者病情、病例、病史、藥物過敏史以及手術禁忌證等;手術知識宣教即向患者宣傳該疾病相關知識,讓患者對所患疾病有大概的了解,詳細告知患者手術名稱、所需器械、手術大致的步驟等;手術心理干預即對患者感受、心理進行觀察并采用溫和的語言語調(diào)詢問,了解患者所想所感,患者若出現(xiàn)消極的負面情緒,對患者的消極心理進行開導,消除患者負面情緒。
1.2.2 術中個體化護理: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主動向患者介紹手術主刀醫(yī)師以及手術室環(huán)境,加快患者適應度,緩解心理壓力;向患者說明手術中的注意事項,懇請患者配合醫(yī)師進行手術;嚴格遵循手術步驟,時刻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接觸患者是動作輕緩、柔和;根據(jù)患者手術中出現(xiàn)的情緒反應,及時進行心理輔導;做好患者隱私部位保護工作,根據(jù)患者要求作出相應的調(diào)節(jié)。
1.2.3 術后個體化護理:手術后及時為患者處理手術操作殘留物如血液、消毒液等;主動告知患者手術結果并詢問患者術后感受、心理了解患者所感所想;將患者術后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并叮囑患者遵循注意事項;密切關注患者術后身體各項指標變化并根據(jù)患者病情及時給患者提供治療及護理建議。
1.3 觀察指標:護理期結束后對所有患者進行護理工作滿意度(滿意度=滿意率+一般滿意率)問卷調(diào)查,根據(jù)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分析比較兩組護理效果。問卷調(diào)查分數(shù)統(tǒng)計標準為:滿意>90分,一般滿意80分~90分,不滿意<80分。
兩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比較見表1。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50%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0.00%有顯著差異。經(jīng)統(tǒng)計,得出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檢驗值為(χ2=4.04,P<0.05)。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比較[n(%)]
手術治療是一種創(chuàng)傷性的治療方式,也是某些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手術室雖然是醫(yī)院拯救和搶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場所,但是在患者的角度上看,是嚴重刺激和影響身心健康的地方,如果患者對病情和治療缺乏足夠的認識,就會對手術治療、醫(yī)務人員產(chǎn)生不良心理[3]。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手術,保證良好的手術效果,減少手術給患者帶來的消極影響,給患者提供人體化的護理方式極其重要。
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要求較低,不能夠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而隨著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患者對臨床護理質量的要求更高,常規(guī)護理便凸顯出在護理工作上的弱勢。而個體化護理的優(yōu)勢相對常規(guī)護理而言明顯突出,其目的是通過人性化的護理模式更好地服務患者,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體驗,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個體化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臨床護理模式,指的是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方式,具有高效性、個體性及整體性等特點。個體化護理模式順應了社會發(fā)展變化趨勢及患者需求,是一種人性化的護理模式。讓護理人員站在患者角度,以患者為中心,給予患者所需要的護理治療及人性關懷。個體化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對患者訊息的了解和掌握更加深入透徹,并及時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治療,同時為患者提供相應的心理輔導,減少不良反應事件發(fā)生[4]。個體化護理能夠減緩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壓力和影響,提高手術患者會治療的配合,保證手術的治療效果,減少患者就醫(yī)恐懼,有助于病情的緩解和恢復,促進患者的身心健康發(fā)展[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50%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80.00%有顯著差異。綜上所述,手術室中使用個體化護理方式對手術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可以達到護理滿意度提高的效果,有助于保證手術療效,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