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予
(錦州市婦嬰醫(yī)院,遼寧 錦州 121001)
甲狀腺疾病是育齡期婦女最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疾病,僅次于妊娠期糖尿病[1]。妊娠期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合成及代謝都會有所改變,其中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會增加產婦妊高征、早產和流產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還會影響胎兒的智力與神經系統(tǒng)[2]。由于妊娠期女性對碘的攝入量大于正常人群,所以妊娠期女性容易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所以我院對既往收治的62例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孕婦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并與65例健康孕婦不同孕期的TSH和妊娠結局進行了比較,現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孕婦62例為研究組,并選擇同期行產檢的正常妊娠孕婦65例為對照組。研究組年齡23~38歲,平均(27.6±3.5)歲;孕周32~41周,平均(36.7±1.6)周。對照組年齡21~39歲,平均(27.5±3.7)歲;孕周34~42周,平均(36.5±1.7)周。兩組孕婦除除甲狀腺功能外,年齡與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孕期和產后TSH濃度變化比較(mU/L)
表1 兩組孕期和產后TSH濃度變化比較(mU/L)
對照組 65 1.07±0.04 2.30±0.33 2.92±0.05 1.35±0.04研究組 62 2.68±0.13 6.29±0.13 8.01±0.14 7.24±0.12 t值 - 10.56 6.44 7.84 9.00 P值 - 0.00 0.00 0.00 0.00
1.2 方法:于兩組孕婦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和產后1 d抽取晨起靜脈血6 mL,并盡快將血清分離,采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提供的試劑盒競爭結合放射免疫分析方法[3]對TSH進行測定,實驗操作均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同時對兩組孕婦的妊娠結局進行記錄比較。
1.3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孕期和產后TSH濃度變化比較:研究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產后的TSH濃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2.2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研究組孕婦發(fā)生早產、貧血、妊高征、自發(fā)性流產的概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n(%)]
甲狀腺功能減退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與分泌不足引發(fā)的一種內分泌疾病,與此同時若生理效應下降,也會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根據疾病原因的不同,臨床將甲狀腺功能減退分為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繼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和周圍性甲狀腺功能減退,引發(fā)患者疾病的原因包括:①在對甲狀腺實質性病變進行治療的外科手術中,由于腺體組織受到大量破壞,引發(fā)甲狀腺異常情況。②長期使用無碘鹽、長期缺碘以及長期使用抗甲狀腺藥物進行治療,也會引發(fā)患者自身抗體異常,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4]。③若機體下丘腦或垂體發(fā)生病變也會造成甲狀腺功能減退。
對于妊娠期的婦女來說,若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會對孕婦本身以及胎兒造成較大的影響。在既往對孕婦合并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研究中,有學者提到甲減會增加孕婦貧血、流產、早產和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等疾病的發(fā)生[2]。而在本次研究中,上述結論均得到有效證實。甲減會對胎兒的神經系統(tǒng)和智力造成影響,使得新生兒的智力水平下降。有臨床研究指出妊娠對甲減存在的影響顯著,其具體表現在于妊娠孕婦的血容量上升后,會影響其腎小球濾過率,造成點碘廓清率上升,引發(fā)血清碘水平下降。再加上妊娠期孕婦對于甲狀腺激素的需求較高,進一步加重了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情況[5]。本次研究發(fā)現,研究組孕婦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產后的TSH顯著高于對照組,且研究組孕婦發(fā)生早產、貧血、妊高征、自發(fā)性流產的概率也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綜上所述,妊娠合并甲減產婦應當定期監(jiān)測TSH水平,必要時可給予甲狀腺激素治療,并對孕婦的并發(fā)癥進行密切關注,以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