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化
毛豆植株面積越來越大,其病蟲害發(fā)生也越來越多。我們根據(jù)近幾年的推廣經(jīng)驗提出:土壤處理、種子處理、中耕松土、緩苗后噴藥、花莢期噴藥、化學除草的綜合防治技術(shù),有效預防了毛豆病蟲草害的發(fā)生,獲得了很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毛豆是人們喜歡食用的菜用大豆品種,在全國各地都有種植,特別是黃淮海一帶已種植多年,面積越來越大,病蟲害發(fā)生種類較多,呈逐年加重趨勢,嚴重影響毛豆的產(chǎn)量、品質(zhì)和效益。為害毛豆的主要病蟲害分為兩類:一是危害根莖部病蟲害:蟲害主要有地老虎和螻蛄等;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和菌核病。二是葉莢部病蟲害: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豆莢螟和斜紋夜蛾等,病害主要有花葉病毒病、葉斑?。ê职卟?、黑斑病、灰斑病的總稱)、銹病、炭疽病、霜霉病和細菌性疫病等。近幾年在山東省郯城縣1500hm2的毛豆田示范推廣了綜合防治技術(shù),將因病蟲草危害造成的損失控制在經(jīng)濟閾值以下,獲得了很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F(xiàn)將其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shù)總結(jié)如下:
一、土壤處理。首先是科學配方施肥,少施或不施氮肥,適當補充硼鉬等微肥;不施生糞,施用商品有機肥或腐熟好的土雜肥、糞肥。其次是在整地時,施用土壤殺蟲劑(如3%辛硫磷顆粒劑2~3公斤)和殺菌劑(如50%敵黃鈉2~3公斤或50%氯溴異氰尿酸1~2公斤)或者微生物抗重茬菌劑。以殺滅土壤中害蟲和病菌,減少根部病蟲為害。
二、種子處理。種子處理就是用種子處理劑進行拌種,它不僅能殺死種子所帶病菌,還能保護種子發(fā)芽時不被土壤中病菌侵染,是預防根部病害的關(guān)鍵。如果拌種時加入70%吡蟲啉種子處理劑,還能防治地老虎、蠐螬、蚜蟲等地下地上害蟲,出苗健壯,根系發(fā)達,增產(chǎn)明顯,而且省工省時,簡便易行。
種子處理具體做法是:將30%苯醚甲環(huán)唑或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10克或95%的惡霉靈粉劑5~10克(防病必須用),和70%吡蟲啉種子處理劑(根據(jù)需要防蟲就加),加入20毫升清水里,搖勻,倒入放在大盆里的5~10公斤毛豆種上,不斷攪動,充分拌勻,放在陰涼處晾干即可播種。種子處理可以提前數(shù)天進行,不影響種子發(fā)芽和藥效,以防播種時來不及拌種。
三、中耕松土。中耕鋤地不僅松土除草增溫保墑,還能曬根防病捉地老虎防蟲害。一般毛豆從移栽到分枝期,澆水或下雨以后就要中耕松土1~2次。
四、緩苗后噴藥。一般用50%氯溴異氰尿酸粉劑或18%松脂酸酮乳油+5%氨基寡糖素水劑+2.5%氯氟氰菊酯微乳劑,兌水800~1000倍噴霧,對毛豆病毒、真菌、細菌性病害和地老虎、蚜蟲等害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還能促進緩苗生長。
五、花莢期噴藥。一般用25%嘧菌酯懸浮劑或35%苯甲·咪鮮胺乳油+2%春雷霉素粉劑或中生菌素粉劑+1.8%阿維菌素乳油+硼肥或大豆矮豐或墩飽,兌水1000~1500倍噴霧,對毛豆葉斑病、炭疽病、銹病、霜霉病和細菌性病害,紅蜘蛛、豆莢螟等蟲害預防效果特好,還能促進開花座果、控制旺長,增產(chǎn)增收。此期如有蚜蟲就要加吡蟲啉或吡蚜酮或烯啶蟲胺防治;紅蜘蛛發(fā)生重時,可將阿維菌素換成阿維·炔螨特或阿維·螺螨酯防治;豆莢螟、斜紋夜蛾發(fā)生重時,可加甲維鹽或氯蟲苯甲酰胺或蘇云金桿菌防治。根據(jù)病蟲害發(fā)生輕重,花莢期一般噴藥2~3次即可,收獲前15天停止噴藥。
六、化學除草。夏季雜草較多,除了中耕除草之外,還可采用化學農(nóng)藥防治。一是在移栽前或播種后出苗前,667m2用72%異丙甲草胺乳油200ml,或96%精異丙甲草胺100ml,或36%二甲戊靈150ml,或48%仲丁靈200ml,兌水30kg噴霧封閉。二是在毛豆開花前,雜草3~5葉時,每667m2用10%精喹禾靈乳油40ml或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40ml+25%氟磺胺草醚水劑40ml或50%滅草松水劑150ml,兌水30kg,均勻噴霧,基本能防除所有雜草,且對毛豆安全,對下茬作物也無影響。
(作者單位:276100山東省郯城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