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媒體的報道中,經常會出現一個詞叫做“千禧一代”Millennials,特指于1982~2000年出生的這一代人?;蛟S是因為全球經濟、政治、科技環(huán)境的改變,這一代人與之前任何一個時代的人,都存在諸多不同。所以千禧一代的種種特征長久以來都受到學者、媒體們的關注。
隨著2019年的開始,千禧一代中最年輕的也已經成年了。相比于歐美國家,中國的千禧一代、“80后”、“90后”們似乎與父母輩的差距更大。他們身上的獨立、進取、自信等等特征,在歐美媒體看來都是那么突出,讓BBC都不禁感慨:世界媒體給予中國千禧一代的關注度,其實與他們的優(yōu)秀、獨特遠遠不匹配。BBC為此出了一個專門探討中國千禧一代的節(jié)目,只要用心看一看,中國“80后”、中國的千禧一代,或許正是在不久的將來會引領世界的一代人……
打破傳統和勇于挑戰(zhàn):淘寶青年正在改變世界
在這一集專門介紹中國千禧一代的節(jié)目中,BBC將這部分人用另一個中國詞匯來形容:“80后”。
第一個被攝制組聚焦呈現的,是位于杭州的淘寶購物節(jié)活動和參加這次活動的年輕人們。在BBC的解讀中,淘寶不僅僅是中國最大的線上購物平臺,也是一個給無數年輕人提供了機會的領域:無數的年輕人通過成為淘寶店家、通過銷售自己的產品,成為了“企業(yè)家”。
在這個購物節(jié)的現下活動中,有各種各樣來自不同行業(yè)的產品涌入攝制組的鏡頭中:從風格獨特的服飾,到新穎的高科技產品,琳瑯滿目,豐富多樣。
而在這些創(chuàng)意滿滿的產品背后,其實是無數年輕人充滿勇氣的創(chuàng)業(yè)嘗試。為了了解這個奇妙的市場,BBC采訪了阿里巴巴的市場總監(jiān)董本洪,想知道作為平臺的運營方,阿里巴巴本身對這群充滿干勁的年輕人是如何看待的。
在董本洪的描述中,中國“80后”、千禧一代是這個時代的主角。他們成長于一個信息時代,有無盡的機會能和世界聯結,發(fā)展自己的興趣等等。在被問到中國“80后”年輕與上一代人相比,觀念、態(tài)度上最大的變化是什么時,董本洪回答說:自我。相對于上一代人,現在的年輕人更具有自我意識、獨立意識。但這個“自我”并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種夸贊。因為他們對于世界應該是什么有樣子,往往都有著自己清晰的意識。這種意識會讓他們產生更具有沖擊力的獨到觀念。
隨后,主持人問董本洪:你覺得世界是否給予了中國的80后足夠的關注?是否意識到了他們的重要性?是否準備好了迎接中國年輕人帶來的影響?董本洪很肯定地回答說:并沒有!所以我才會覺得與世界分享、介紹中國年輕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光是了解平臺方的態(tài)度,只能對中國年輕人有個間接的印象。隨后,BBC在董本洪的介紹下,找到了一些很具代表性的““80后”淘寶店家”。第一個被介紹的,是原創(chuàng)于中國、目前已經走向國際化的淘寶時裝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Kate Han(韓雯)。
韓雯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成長于大連,大學畢業(yè)于英國利茲。她創(chuàng)立的品牌將中國風和西方時尚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這個在2014年才正式創(chuàng)立的牌子,經過短短四年發(fā)展,店鋪的粉絲也突破百萬。在2018年時已經讓韓雯成為中國版《Vogue》評選的年度最具潛力的設計師之一。然而,從韓雯的角度來回顧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這短短四年有諸多不易。韓雯的父親經營得有一家工坊,專門為一些國外的品牌生產制作衣服,運作得很成功。
在家庭的原計劃里,韓雯作為一個女孩子,畢業(yè)以后應該回家?guī)椭赣H接管工廠生意,這是最傳統也最順遂的道路。然而,對于韓雯來說,幫國外品牌生產衣服不是自己的理想所在。所以當她提出要開創(chuàng)自己的事業(yè)而不是接著幫家里管工廠時,父親非常生氣,對她也很失望,當然也不會支持她的想法。為了能夠設計自己的衣服、創(chuàng)立自己的品牌,韓雯只能把自己的車子、房子都賣了,用這筆錢作為啟動資金,開始創(chuàng)業(yè)。在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年里,失望的父親幾乎沒有和韓雯說過話。他既不理解韓雯的想法,也不知道她到底做得怎么樣。在聽到這里時,BBC的主持人說:“這真的是一件風險很高的事情,你把房子賣了、車子賣了、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賣了,但還是有很多不確定,那種感覺一定很讓人恐慌。能做出這樣的決定確實很勇敢?!表n雯笑著回答說,當時確實是很害怕。即使是現在回過頭去看,都會感慨自己當時到底哪里來的勇氣這樣地孤注一擲。韓雯:“我覺得我們的父母輩們對我們這一代人,普遍缺乏一種理解和信任吧?!敝鞒秩耍骸澳悄阌X得你的父親理解你所做的這一切,承認你這一代人其實已經與他們不同,世界已經變了嗎?”韓雯笑著回答說:“是的,他必須得承認?!?/p>
這個小小的個人故事、家庭故事,其實也傳達出中國年輕人對中國的影響:在他們的奮斗下,中國已經不再僅僅是作為世界工廠,為世界制造產品了。中國的年輕人們,正在創(chuàng)建自己的品牌,設計自己的產品。他們不再是滿足于為世界生產,而是努力在為世界設計。
追求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意:那些中國年輕人創(chuàng)造的產品和文化
在講述完韓雯的故事后,BBC再次把目光聚焦到淘寶節(jié)的其他店家身上。在這里,有一些在上一代人、在外國人們看來完全陌生的、全新的事物,以及它們所代表著的全新的行業(yè)和文化。
有的很活潑,有的很另類,有的很有高科技感。BBC選取了一位設計生產智能機器狗的年輕人王興興(音譯)進行了采訪。在王的介紹中,他們公司生產的這種智能機器狗現在在一些高端教育行業(yè)、科技行業(yè)其實非常熱門。主持人聽完基本介紹后,迫不及待地親自試了試與機器狗的互動:他一邊喊著機器狗的名字,一邊拍手,就像召喚一只普通的狗狗一樣。而這只小機器狗,也聽從主持人的呼喚,背著一瓶水慢慢走到了他身邊。喊停就停,任務完成后還會晃一晃“腦袋”,求主持人安撫一下。主持人體驗完后開玩笑地說了一句:這可是一種非常昂貴的遞水方式呢!你覺得這種科技今后將運用在什么領域呢?王聽完后認真地回答:這種智能機器狗將來可能就會和真的狗狗一樣,說不定能去門口幫你拿個快遞什么的呢?隨后,主持人還體驗了一把由智能狗拉著騎小車車的感覺。隨著他一聲令下,小狗開始穩(wěn)步前進。或許,隨著王這樣的年輕人、這樣的智能狗的發(fā)展,中國的“80后”將開啟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第三位受到BBC關注的年輕人,是一個生產卡通形象及周邊、文化公司“萌力星球”的創(chuàng)始人王玲(音譯)。雖然相對于前面兩位,王玲的公司看起來還很年輕,規(guī)模也很小,但在她自己眼里卻具有無限潛力,因為她的公司與當下年輕人的態(tài)度等是相契合的。
“我覺得我們這一輩年輕人與我們的父母輩有著巨大的差別。因為相對于上一輩的人來說,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條件提高了太多。這意味著我們可以變得更大膽,更有勇氣去做各種挑戰(zhàn)。這也意味著我們不像父母們那樣保守。有了這樣的物質基礎,這一代人創(chuàng)業(yè)的資金困難問題會相對少一點?!蓖趿岬乃悸吩贐BC看來非常好理解:對于中國的年輕人來說,他們理解這個時代,也理解這個市場,因為他們面對的消費者是和自己相似的年輕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的潛力就是無窮的。根據專家估計,中國年輕人在接下來10年的消費額至少能超過三萬億美元。這樣巨大的市場潛力,能夠催生出各種全新的行業(yè),比如說,接下來BBC采訪的一個為小狗們生產雨衣的公司,其規(guī)模的擴展就讓人非常意外。
為什么寵物的陪伴對于中國年輕人來說如此重要?BBC關于這個問題的初步解釋是:獨生子女政策讓中國千禧一代基本上沒有親兄妹,所以寵物的陪伴對于獨生子女們來說意義重大。于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圍繞寵物產生的產品就形成了一個具有很大潛力的市場。
在采訪中,主持人問寵物雨衣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Jeff He,吸引年輕人消費的秘訣是什么。Jeff回答說:“其實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養(yǎng)寵物,很多都是把寵物當做自己的孩子,當做家庭成員來對待的。我們愿意為了它們消費,給它們買各種好東西。所以年輕人也是我們這樣公司的主要客戶。要知道目前在中國有30%的寵物主人,都是千禧一代?!?/p>
或許中國年輕人們養(yǎng)寵物的熱情的確與國外不同,主持人聽到后非常驚訝:30%?這個比例不得了?。∪欢?,這個數字并不僅僅意味著中國獨生子女一代對寵物的依賴,也暗示著他們與全世界的其他同齡人們相比,都更加具有特色的生活方式。
自我但不自私的年輕人:我們想要最好的一切,不只是奢侈品
在采訪完專家、企業(yè)家們后,BBC還采訪了一群從事自媒體的中國年輕人,想了解一下他們自己眼里,中國年輕人的特點。
主持人點了一堆外賣,在家里接待了這幾位年輕的中國朋友。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地道的中國人,但也如同上述大部分受訪者一樣,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他們見過外面的世界,有了對比,對自己的認識也更清晰。當被問到覺得自己這一代人與父母、與外國的同齡人相比最大的不同時,文心(音譯)回答說:“我們這一代人與上一代人最大的區(qū)別,可能在于我們的抱負和能力。我們這一代人渴望表達自我,非常關注自我的感受,并且很樂意分享各自的觀點?!甭牭竭@里,主持人問了一句:“你是說自私?”文心很快就否認了這種理解:“我覺得自我并不代表自私。有自我意識和自私是兩回事。我覺得我們可以一方面很獨立自我,另外一方面也很關心周圍的人。在蔣曉軍(音譯)看來,中國的年輕人對待世紀的心態(tài)也有一定矛盾之處。“一方面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感受過西方文化,都在學習所謂的表達自我之類的。但是,我們還是繼承了一些中國的傳統觀念,比如我們很看重家庭責任?!?/p>
在聽完這種差別后,主持人問譚文靜(音譯),覺得自己這代人的消費觀和外國的年輕人比起來有什么區(qū)別。譚文靜回答說:“我們可能對物質有更大的欲望吧?!痹贐BC攝制組看來,譚文靜的話將他們對中國年輕人的研究,引入了另一個不可忽視的領域:對奢侈品的消費!
麥卡錫的高級合伙人Daniel Zipser評論說,中國是世界上奢侈品消費的最大國家。無論是在本土還是在全世界范圍內,消費量都是最大的。而且,在中國有1/3的奢侈品消費量,是千禧一代貢獻的,這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奢侈品消費者構成情況非常不同。比如,即便都是在消費奢侈品,中國年輕人的購買方式也和世界上其他國家不同。
在Forevermark的COO
的介紹下,中國年輕人即便是買奢侈品,也喜歡在線上購買。但是,增長的市場不僅僅是奢侈品,中國年輕人正在努力尋找能夠體現自己獨特之處的產品。
比如,中國年輕人很喜歡購買限量品。越是獨特、稀有的東西,往往越能夠受到年輕人歡迎。這種追逐獨特性的品質,在杭州的創(chuàng)意基地“夢想小鎮(zhèn)”的總監(jiān)李潔(音譯)看來,也促進了中國年輕人們發(fā)展各種創(chuàng)意產業(yè),催生了很多獨角獸企業(yè)。她向BBC攝制組介紹,正是中國年輕人的這種開放、包容、創(chuàng)新的意識,使他們變成了最具有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一代人。就拿最出名的滴滴來說,它創(chuàng)始人中很多都是非常年輕的人,正是這群對創(chuàng)意無限熱愛的年輕人讓中國變成了一個創(chuàng)業(yè)基地。中國有34個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yè),而這個數字在美國是114個。可以預計,不久的將來中國價值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yè)數量一定會與美國越來越接近。
雖然在李潔看來,世界大部分國家對中國的這一趨勢、對這一代年輕人的潛力還不關注也不理解。但她相信,這些年輕人的確已經表現得比外界想象的更加進取、同時也更具有創(chuàng)造力……
重視時間規(guī)劃:無論是午休還是旅游,每一段時間都值得設計
為了更好地展現中國年輕人對外界的關注以及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BBC還對比了兩樣和時間有關的中國產品:午睡神器和旅游APP!這兩樣看似不相關的產品,其實都與中國年輕人強烈的自我規(guī)劃意識有關。
BBC進入了一家由年輕人組成的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在其中遇到了神奇的一幕:午休時間,這個公司的年輕人都在戴著一個特別的眼罩在座位上休息。他們佩戴的,就是公司的主要產品一:智能眼罩。這個午睡神器,能夠根據佩戴人的精神狀況播放不同類型的音樂,更好地輔助個人在午休期間好好休息,醒來后更精神煥發(fā)。這款產品不管是創(chuàng)意設計,還是市場目標,也都來源于年輕人,服務于年輕人。從利用好短暫的午休時間,到好好規(guī)劃假期,都是中國年輕人身上的特點。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個年輕人每一段時間的關注,對生活質量的在乎,BBC還采訪了攜程的副總裁曾懷億。攜程在2017年時的營收就已經超過200億美元,月活躍用戶量已經超過兩億,其中有2/3都是所謂的千禧一代。年輕人絕對是中國旅游產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動力。當主持人提問,為什么中國的年輕人那么熱衷于旅游時,曾回答說:“這是一種他們從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中國年輕人有很強的學習意識,他們渴望了解新鮮事物,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所以旅游不僅能幫助他們從單調的日常生活中抽離出來,也能讓他們開闊時間,接觸新鮮事物?!?/p>
對中國旅游行業(yè)的了解再一次印證了之前的結論:中國年輕人對自我和對世界的關注度,可能不僅僅高于老一輩人,也與世界各國其他的同齡人不同。他們的形成了獨特的自我意識的同時,也對世界懷有極高的關注度。
“喪文化”與彩虹合唱團:進取背后的當然也有壓力
但是,BBC也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中國年輕人都是那樣的外向,渴望出去走走到處旅游?,F實生活中,在積極進取之外,中國的年輕人也面臨著種種壓力。在這種壓力的促使下,中國年輕人孕育出了獨特的“喪文化”。
這種“喪文化”,可以從一杯奶茶上體現,也能從幾首特別的熱門歌曲中體現。比如,彩虹合唱團的走紅,看來也是非常值得留意的。當BBC采訪者與彩虹合唱團的成員見面時,他們正在姿態(tài)各異地“癱”在休息室里。
在合唱團的成員介紹中,所謂喪文化其實就是中國年輕人休息的一種方式。中國年輕人工作得實在太辛苦了,他們每天都在努力追趕,擔心被時代拋棄。但在這樣辛苦的生活里,他們也需要偶爾停下來休息一下。很多人可能不需要別人安慰什么,休息的時候就是想躺在沙發(fā)上歇一歇。
另外,不同的時代人們處理事情的態(tài)度也是不一樣的。“可能對于中國的年輕人來說,喪只是短暫的。喪了五分鐘后,我們還是需要回答日常生活中,繼續(xù)去面對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被蛟S的確如同彩虹合唱團的成員介紹那樣:中國年輕人正隨著時代洪流拼命進取,在表現出積極、創(chuàng)新、奮斗、改變的一面時,也難免會面對各種與舊觀念的沖突、與生活壓力的對決。獨特的困難造就了獨特的應對措施,喪文化講到底其實也是中國年輕人喘口氣時的態(tài)度。在喪完之后,他們依然要回到生活中、工作中,繼續(xù)面對困難。
中國的發(fā)展并不是在模仿西方社會:對于這股新文化外界做好準備了嗎?
從淘寶服裝品牌、科技品牌,到別致的文化產業(yè)、寵物產業(yè),從“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到“喪文化和春節(jié)自救指南”,中國年輕人有太多的特點讓BBC好奇和感嘆。所有深入接觸中國當代社會和年輕人的外國人、媒體,最終都會意識到一個問題:中國年輕人的變化,絕對不是在模仿西方社會發(fā)達國家的年輕人,而是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光從經濟領域而言,要把握世界今后的發(fā)展,就一定要學會關注和理解中國的年輕人。
為了解釋這種中國年輕人與西方年輕人的差別,BBC找到了《中國年輕人》一書的作者Zac Dychtywald。在Zac看來,中國這一代年輕人見證了一個歷史的巨變。這種變化之劇烈,是歐美國家的年輕人所無法想象的。Zac的例子來源于自身:他是1990年在美國加州出生的千禧一代,他也見證了自己時代的經濟增長,在他成長期間美國的經濟總量增加了2.5倍。然而Zac的一些中國朋友,一些和他同齡的人所見證的經濟增長與Zac的非常不同:在他們成長期間,中國年輕人看到國家的經濟總量增長了27倍!這兩個數字的差別,意味著中國年輕人的變化遠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想象。在短短一代人的時間里,整個國家從相對貧困到經濟上的強大,意味著中國的許多企業(yè)不再是為世界其他發(fā)展國家生產服務的角色,中國本身就已經潛力無窮了。
BBC眼中的中國“80后”:這群人將影響世界,而世界卻對他們一無所知
不過Zac覺得他的外國朋友們對中國的印象還存在巨大的誤解,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將中國的發(fā)展,簡單地看出是對西方發(fā)達國家的一種模仿和追趕,“你知道我很多朋友來中國玩,他們到上海后就開始在一些大商圈活動,吃西餐,和會說英語的中國人交往,去大型購物商場游玩,然后過了一段時間他們回國了,就對身邊的人說:中國的現代化就是學會西化而已。他們把上海的某一種生活方式看做中國年輕人的代表。這是不對的,中國遠不止上海!中國現代化發(fā)展也遠不是學習西方社會這樣簡單。因為從文化上來說,中國人有著自己非常強的文化認同感。他們的發(fā)展不必復制西方社會的文化?!?/p>
所以在Zac看來,中國年輕人今后并不會變成和西方社會所想象的那種、像歐美國家居民一樣只是有不同的發(fā)色人。這種想法完全是錯誤的。中國的年輕人們有著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抱負、夢想和期待。聽完Zac的一番話,主持人又問了一個節(jié)目里的核心問題:“你覺得,世界上的其他人是否真的理解,中國年輕人將帶來的改變?”Zac:“并不。對于這股正在崛起的新文化,我覺得大部分西方國家的人都存在盲區(qū)?!迸cZac的對話再次引出了這個節(jié)目中被強調了多次的觀點:中國的年輕人很關心和了解世界,但世界對中國年輕人年輕人的關注卻遠遠不夠。
所以,在BBC看來,巨大的時代變革之下成長起來的 這一代中國年輕人,一方面正在努力奮斗,變得越來越自我、勇敢、獨特,另一方面也在承受著新的挑戰(zhàn)和壓力。而他們對自己的時代,對這個世界作出的改變,對今后全球將產生的影響,卻被西方大多數發(fā)達國家的人忽略和誤解了。歐美國家的媒體也好,同齡人也好,或許都需要對中國這一代年輕人給予更多他們應得的關注和重視。理解好了他們,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理解即將到來的另一個時代。
中國新一代因為他們對世界有著非常強的求知欲,他們了解‘我們;但是反過來,我們卻對這一代人缺乏應有的認識。我真心的希望,我們今后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國年輕一代,理解他們的環(huán)境和文化?!?/p>
(摘自“英國那些事兒”公眾號)(編輯/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