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菲
下午1 點,大批需要渡河的村民聚集起來,李連又忙碌起來。據(jù)李連介紹,每天平均擺渡近百次。
臨近中午,李連坐在寫著“百年渡口”的房子旁。幾塊烙餅,一個小菜,小半瓶白酒是他簡單的午餐。
附近村民常坐李連的渡船過河,李連對非常熟悉的村民不會收取擺渡費。
車輛上船前,李連將幾塊木板搭在中間,方便車輛順利上船。
根據(jù)車輛不同收費也不同,擺渡船搭載小型汽車,收費10 元,帶頂棚的車5 元、三輪車4 元、電動車加人3 元,而人要2 元。
進入河北省香河縣王店子村后一路向西到村頭,就是潮白河,河的上下游五公里處各有一座橋,但王店子村與對面的尹家村之間并無橋相連,四周的村民如果要進京,坐渡船是最快捷的方式。
海河流域五大河之一的潮白河貫穿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流經(jīng)到通州尹家河村附近時, 成為北京與河北的界河。東岸是河北香河的王店子,西岸是北京通州的尹家河。
春分后,早上6點多,船工李連就來到了這條自己往返了57年的渡口?!叭粘龆鳎章涠?。冬天,我晚點來早點走,開春后,日頭長了,我就干久點。”李連個兒不高,身板壯實,今年71歲的他身手靈活,說起話來語速很快。
舢板由鐵皮焊成,再用木頭拼成船面,足有近20平方米大,夠停得下一輛面包車。舢板用滑索連到跨河的鋼纜上,防止被沖到下游。在兩百米多寬的潮白河上,李連拉著黑色的鋼索和纜繩緩緩移動大約一刻鐘,才能讓船只靠岸。天氣惡劣,風大雨急的時候會更慢點。因為拉船磨損,用不了三五天,李連就要換一副新的麻布手套,每副舊手套都會用到布滿黑漆才能光榮退役。
李連14歲時,和船工父親一起,在潮白河上干起了擺渡人的營生。除去中間當兵和做礦工的幾年,他大半輩子都在河面上度過。大家推測,這個渡口至少有百年的歷史了。平時,擺渡的船工只有兩人,李連和他的外甥李國新。兩人中午交班,有時外甥出門辦事,李連會一個人拉一天。
渡船以前靠木桿撐過河,如今有了鐵索,全靠擺渡人手拉過河。
李連的“百年渡口”已經(jīng)成為附近村民休閑的好地方。下午,一些村民來到渡口旁下棋消遣。
為了船客的安全,李連在船上備了救生衣,以備不時之需。
李連將一輛小轎車擺渡至對岸的通州西集鎮(zhèn),收費10 元,車上每多一人加1 元。
潮白河岸邊的蘆葦有近一人來高,對岸的樹木也發(fā)出了新芽,在此垂釣的人們無比愜意地享受著初春的暖陽。
船靠岸的時候,李連下來拉起船頭的鐵鏈,飛快地一甩,鐵鏈就在岸邊的木樁上打了幾個圈。再下腰,抬起河邊的木板,在船和河岸中間的位置擺上三道,汽車兩個前輪正好軋在板上,再一腳油門,即可上船。幾位行人跟上后,李連解開繩索,撿起船上的木塊塞到車輪下。每天,李連都要重復幾十次這樣的動作。
中午時分,一群農(nóng)民工從河北王店子村這邊騎著電瓶車或自行車,等著搭李連的船,去對岸的北京通州務工。船每次能上八輛車,從岸上望去,熙熙攘攘、五顏六色的一片,配著清清的河水,是一幅洋溢著生活氣息的人間畫面。
下午,拉完幾趟船,李連會跟王家店的老頭們下幾盤象棋。李連是王店子人,老遠地,看到熟識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在船上的李連就跟他們打招呼、嘮起家常。村民們笑著聊著,小孩兒繞著河岸跑著鬧著,笑聲飄蕩在潮白河岸。
這個渡口,從現(xiàn)代意義上來理解,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交通樞紐,也把兩岸村民的生活緊緊聯(lián)系在了一起。在渡船上,住在河岸邊的一位大姐剛好帶著女兒和外孫回對岸的娘家河北省王店子吃中飯,“三五天回去一趟,10多分鐘的事?!彼齻冃ξ馗嬖V記者,“如果在公路上繞,開車要40分鐘呢,有這船方便多了。”李連望著小孩笑嘻嘻,大姐摸摸小孩的腦袋,用方言說:“喊舅舅!”李連更樂了。
下午5點多鐘,在北京工作了一天的人們要回到河北,李連一邊在岸邊等待他們,一邊跟周圍人閑聊著。一天中,趕上面包車、三輪車、小汽車、電瓶車、行人過河的大潮,擺渡人也有連軸轉(zhuǎn)的時候,但李連不覺得累,聽著船上來往的人講著趣事,李連也會給他們出出主意,插嘴說兩句。聽到趣事的時候,在岸邊,都能聽到李連爽朗的笑聲。
有時候,就算只有一名行人,李連也要拉一趟船,隨來隨走。遇上熟人,李連通常不會收錢。“忘記了就算了,不能耽誤人家,下次來,他會給的?!庇械某丝屯泿уX,李連也并不在意。“河兩岸兩村的村民過河不收費,其余一人2元,小三輪3元,汽車10元。”
隨著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的推進和對河流改造進程的加快,渡口的周圍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一些改變,由過去單一的運輸作用轉(zhuǎn)變?yōu)榧婢咝蓍e娛樂功能的絕佳去處?!坝行┤司褪莵砜纯矗瑏硗嫱?,不是過河的,他們覺得這種古老的交通方式很新鮮?!睂τ谖磥恚钸B的想法不多,“趁著身體好,能多拉一天算一天,要不我這么些老村民老朋友怎么過河呀。”
天快黑了,完成了一撥又一撥輸送,李連用一把鎖和粗鏈子把船鎖在了岸邊,慢悠悠地準備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