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文
鬧別扭是從搭高鐵還是搭綠皮鐵車開始的。
老伴在電話里堅持要劉老漢搭高鐵,說搭高鐵舒服時間又短,可劉老漢一聽說搭高鐵要455元,就說搭綠皮鐵車來。綠皮鐵車劉老漢擠過幾回,只要155元。老伴躲著兒子媳婦在電話里吼他,搭高鐵又不要你買票,兒子手機上一點就可以了,你為嘛不搭?劉老漢也不示弱,你以為不花錢點得出票來?你個傻老婆子,兒子他們今年才買房,背著銀行的債,你就不知道替他們省幾個?
這話好像擊中了老伴的軟肋,結(jié)果是劉老漢擠了一個通宵的綠皮鐵車才到兒子家,老伴看著一臉倦容的劉老漢,剜了他一眼,低聲罵了一句,賤骨頭。沒想到劉老漢呵呵一笑,回了一句,本來就是個賤骨頭。
當天無事。第二天劉老漢吃完飯,正要下意識地伸手擦嘴巴,見老伴朝一旁的紙巾盒使了個眼色,才想起老伴昨晚枕頭上的叮囑,忙抽出一張紙,略微停了停,又抽出一張,疊在一起把嘴巴四周擦了擦,然后順手扔進垃圾桶。
這是劉老漢第一次進城和兒子媳婦一起過年。這幾年,老伴進城幫著帶孫子,劉老漢就一人在鄉(xiāng)下經(jīng)營著八九畝地,到年底,兒子他們回鄉(xiāng)下過年,劉老漢才能過上幾天熱熱鬧鬧的日子。可今年兒子他們買了新房,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得他去城里了。閑散慣了的劉老漢的確有些不情愿去城里,可再不情愿還得去,別的不說,一年一度給寶貝孫子的壓歲錢不能不給。原以為進城過年和在鄉(xiāng)下一樣,哪里想到老伴說城里有城里的規(guī)矩,尤其是當著洋氣媳婦的面得講素質(zhì)講形象,于是一二三四講了一大通注意事項,比如飯后要用紙巾擦嘴巴等等。
接下來的別扭是因早晨起床后放熱水洗臉引起的。劉老漢刷牙后,直接用冷水洗臉,老伴一把奪過毛巾,問,不是說好了要你放熱水洗臉嗎?
放半天才有熱水出來,還是不放了吧。
那不成,大冬天的哪能洗冷水臉。老伴說著,將水龍頭朝左邊打開,水急速流了出來,一漩就進了下水管,咕隆咕隆消失了。
劉老漢趕緊關(guān)上水龍頭,沖老伴說,你以為是咱劉家村水塘里的水?這可是自來水……
是自來水也得洗臉。
我又沒說不洗臉,過去不都是用冷水洗臉嗎?
老伴不再堅持,默默走開了。事情最終的解決是,午間老伴一聲不響地買回一個暖水瓶,供劉老漢和自己早晨洗臉用。
但別扭依然在延續(xù)。
這天老伴先吃完飯,照例抽出兩張紙,擦完嘴正要扔進垃圾桶,被劉老漢伸手接住,攤開,對她說,就你和我大方,我們這張嘴是金嘴還是銀嘴,擦一下要用兩張紙?
我這也是跟媳婦學(xué)的……
你跟她學(xué)什么?她是年輕人,又在上班,當然得把嘴擦干凈。你看看,這么好的紙,也沒見有多臟,不可以留著上廁所嗎?
看來又是劉老漢占了理,老伴把紙巾收回來,折疊好,放進褲袋里去;當然劉老漢也是這么做的,只是兒子媳婦沒有察覺。
幾天后春節(jié)到了,劉老漢一早起來,拿出帶來的舊皮包,取出一摞刮刮響的百元鈔票,還未轉(zhuǎn)身,竟被老伴從背后一把拽了過去,問他,這是多少?
五千……該帶的都帶了……
誰讓你都帶了?老伴嘩嘩嘩數(shù)出二十張遞給劉老漢,照去年的給,這三千你帶回去,也不看看你這身衣服,還好意思穿進城里來。
劉老漢想了想,把兩千元錢塞進棉襖里面的口袋里去,對老伴說,還是給三千吧,開春后買種子化肥有兩千就夠了。
老伴頭一低,沒有回話,劉老漢看在眼里,一時不知所措,你看你……這大過年的……
老伴用手背擦了擦眼睛,哽咽地數(shù)落著,你還知道是過年……盡跟我鬧別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