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珺萌
如果只關注雜志的微信公眾號,你大概永遠也察覺不到她的存在。因為每一名記者都擁有一個帶著獨特風格的個人專欄,而她就只化名“小藍”出現過那么一次。但在她來到雜志社以后,我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幅漫相。
她叫陳蕾南,“小藍”來自名字的諧音,也或許這樣帶有顏色的名字恰巧代表了她的職位——美編。
我來到雜志社,經歷過三種不同類型的美編。第一種是擺放型,第二種是超凡型,第三種就是小藍。第一種吧,把圖和文擺在一起,總是不太走心;第二種吧,超凡的設計感,讓人高處不勝寒;小藍的設計屬于那種走心又接地氣的,帶著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氣息。就像她悄悄為雜志社所有人畫了一副漫相之后,漫相便被印上了每個人的名片。
記者和美編的工作方式,簡直是雜志社的兩極。一個天南海北地跑,一個天天窩在辦公室里。一個敲擊著聲音巨大的機械鍵盤,一個輕點著沒有聲響的數位板。記者在比賽現場觀看比賽,小藍就只能在辦公室里盯著比賽的直播畫面。比起拿筆去寫電競行業(yè)的大道理,她更喜歡用筆描繪一些生活中的小線條。
去采訪她喜歡的選手的時候,她就只有羨慕的份,有時候還會可憐巴巴地向我們要一個選手的簽名,存下我們和選手的合影偷偷發(fā)朋友圈表達嫉妒。但有她在,你知道雜志社永遠不會“空城”。于是辦公室里所有人都忽略的綠植,就由她來照顧了。
我們的工作在截稿日發(fā)生聯(lián)系。截稿日前,記者們拿著采訪材料對著鍵盤猛敲,和編輯爭論得面紅耳赤,成果是一篇篇筆畫直挺的嚴肅文字。截稿日后,小藍一下會收到所有人一股腦兒發(fā)給她的文字,然后開始自己的創(chuàng)作。那些黑白的文字,逐漸被她賦予了色彩。雜志變得不再單調,版面也逐漸煥然一新。最后再加上手繪的封面作為點睛之筆。
就是辦公室那一抹偶爾你瞥見的綠色生機,和雜志黑白鉛字以外的顏色,你會突然意識到,小藍一直在那里。
她和我們一樣熱愛著電競行業(yè),卻少了幾分針砭時弊的戾氣。從魔獸到刀塔,從英雄聯(lián)盟到王者榮耀,從守望先鋒到刺激戰(zhàn)場,在電競鄙視鏈之外,她欣然享受每一個項目帶給她的快樂。與其糾結于哪個廠商的比賽更好更賺錢,她的煩惱可能是封面的配色是不是順眼,和減肥的時候忍不住想要吃一塊兒巧克力。她為雅加達亞運會上中國隊的勝利而歡呼,也為S8之后Letme的退役而感傷。在我的思維被強制地灌輸進了條條框框的理性之后,她依然對電競保持著自己最初的那份感性和赤誠。
也許就像她既喜歡直接從商城里買來的魄羅抱枕,又熱愛自己用手工做成的一套拼豆的星之守護者,電競于她來說是職業(yè)也是生活,是熱愛又不是全部。她從來沒有讓電競沉重到背負夢想與熱血,卻也從來沒有停止用自己的特長裝點我們的電競生活。
太多人想在飛速發(fā)展的電競領域用鋼筋混凝土蓋起高樓的時候,小藍悠然地在樓宇的旁邊,種起了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