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南寧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曾于《南寧日報》發(fā)表散文、詩歌。
眼前,鞭炮聲四起,“巨龍”在稠密的人群中,不停奔跑躲閃,迎向四面八方飛來的炮龍炮,在鑼鼓喧天中龍吟長嘯,在白煙火光中左騰右挪,渾然不覺爆竹在身上炸開的疼痛。
天空中不時升起一串串的焰火,就像仙女散花一樣在空中燦爛起來,絢麗爛漫。龍珠鈴響,炮龍人鉆龍肚,抓龍鱗,捋龍須,搶含珠,人影攢動,祈求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富貴平安?!耙弧弊珠L龍奔馳,“之”字?jǐn)[龍護(hù)珠,炮紙飛散,電光映天,炮助龍興,龍憑炮威,沿街挨戶送福降瑞……
這就是賓陽炮龍節(jié)的縮影。
賓陽炮龍節(jié)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了好多年,可謂聞名遐邇。我之所以慕名而來,最初是因?yàn)殓叱墙疟?,為了重溫兒時對鞭炮的鐘愛,購買了幾麻袋的爆竹滿懷熱望而去,又帶著一身硝煙滿耳嗡鳴興高采烈而歸。之后幾年,更多的是借此機(jī)會掃去每年長假后上班的萎靡,在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振奮一年的斗志。
今年為了避開高峰期的車流,我們將出發(fā)時間提前,出行更似春游一般。下了高速路,我們停車在田野邊小憩。勤快的人家已經(jīng)將自家的田地整理了,準(zhǔn)備一年的耕種,目光掃過,整整齊齊清清爽爽,心情也平定下來,新的一年開始了。
寒冬過后,一切都顯得干干凈凈,春日暖陽下的綠葉鮮嫩,腳下的土地還沒有開墾,星星點(diǎn)點(diǎn)的雜草給田地鋪上青紗,青黃的遠(yuǎn)山似乎在綠色中漂了起來,嫵媚在晴朗無云的空中。
車停在朋友家的院子里,他便帶我來吃“丁酒”,也就是“燈酒”。這是一年來有喜得貴子的人家為了表示慶賀,獻(xiàn)出閹雞等好菜好酒宴請街坊鄰居,同時希望來參加的各家各戶人丁興旺,來年喜得貴子、事業(yè)興旺發(fā)達(dá)。
院子前面是個藕塘,塘邊架了幾口大鐵鍋,鍋里蒸著梅菜扣肉,燉著豬蹄子,煮著狗肉,燜著狗腿,香氣四溢。旁邊有幾個簸箕,簸箕里是炸好的裹了面粉的魚塊,金黃金黃的,拿起一塊放進(jìn)嘴里,酥脆可口。巷口的桌子上擺著雙色雞、時鮮蔬菜,而最誘人的是大碗裝的燉藕和茨菰,都是自家塘里出產(chǎn)的,個頭不大,甘甜酥軟并帶清淡的苦香和麻澀,老人說在以前可是救荒代糧的救命食物,不可不吃。
同桌喝酒的是朋友的表哥,淳樸憨厚但酒量不大,三巡過后就略帶醉意,紅著臉招來鄰桌的舞龍隊(duì),代為招待自家的貴客。舞龍隊(duì)員都是左鄰右舍的青壯年,自然喝得賓主皆歡。同街相好的男丁均以年齡排行互相稱呼,“一哥”“二哥”乃至“十三弟”依次排行,小的才十五歲,卻已是舞龍隊(duì)老隊(duì)員了。同行的朋友去年喝燈酒的時候曾被好客的女主人灌酒,分不清東南西北,今年女主人的孩子也加入了舞龍隊(duì),登臺招呼我們這些客人。
酒意微醺,小伙子推來牛皮大鼓,教我擊打歡樂的鼓點(diǎn),他用鑼和罄在一旁應(yīng)和。“咚咚鏘……咚咚鏘……咚咚咚咚……咚鏘……鼓面在鼓槌的擊打下快速地震動,水波一般起伏,將喜悅傳向四面八方。我們這條街的炮龍就立在大門邊,有七節(jié),長約三十米,龍頭和龍尾由竹篾扎制,用砂紙裝裱,龍身由麻繩串聯(lián),用黃色的布包裹而成,龍紋用墨汁印蓋而成,受力不均而印記深深淺淺,更顯活靈活現(xiàn)。
天色漸暗,吉時將到,隨著舞龍隊(duì)隊(duì)長的一聲吆喝,隊(duì)員們紛紛離座。他們要將炮龍舞去開光點(diǎn)睛,然后再舞回來,送福人間。臨走前,隊(duì)長還特地叮囑,這一來一去約一個小時,讓我們多喝點(diǎn),待會有大用處。一時間,滿城炮響,硝煙四起,百余條炮龍?jiān)诖蠼中∠锎┬?,向著同一個目的地蜿蜒而去。
鑼鼓聲漸近,街口的爆竹聲開始激烈起來,巷子里彌漫著爆竹的白煙。就在濃濃的白霧中,忽隱忽現(xiàn)的兩道光柱上下飛舞,那是龍睛,如今已高科技化,穿透力更強(qiáng)。炮龍舞至桌前,換龍頭了,萬馬齊喑。朋友的期盼就是一同舞龍,感受這人世間的歡樂。
酒已半酣,除去衣裳,袒胸露背,系上紅繩,戴上藤帽,接過龍棒,舉起炮龍,舞龍去!
如此非同尋常的熱鬧喜慶氛圍一直延續(xù)到凌晨,待長龍舞至街尾,街道便鋪滿了爆竹紙屑和火藥塵沙,整條龍已經(jīng)被無數(shù)的鞭炮炸得只剩一個骨架。燃起火堆,奏響八音,把炮龍投入火中,送龍歸天,火上架起大鍋,把水、米、碎肉、豬紅等佐料熬成“龍粥”,各家各戶前來分享,據(jù)說能祛百病,幸福安康。
吃過“龍粥”,帶著一身硝煙悄然離去。于此之際,但見一盞盞車燈長龍?jiān)跐M城紅光中向四方搖曳游動,好不華麗壯觀。
責(zé)任編輯 謝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