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華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教學成果、提高思政教育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各高校大力推進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不斷探索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成果。但從總體上來看,思政課實踐教學仍然是高校大學生培養(yǎng)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因此,加強對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研究具有現(xiàn)實意義。 眾所周知,實踐,就是人們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思政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其實就是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科學理論指導自己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同時,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檢驗自己所學的理論,從而加深對理論的認同度和認知度。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實踐教學,是根據(jù)思政理論課的教學任務,圍繞該課程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社會現(xiàn)實和學生實際,由教師指導、學生個人或集體參加的思想教育活動。它以課堂教學為基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去“聽”,去“看”,去“寫”,去“做”,并通過這些具體途徑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內化課堂上學習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并將其運用到實踐中,正確分析和觀察社會現(xiàn)象,確立辨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進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綜合實踐踐教學既是思政理論課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又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中介,不僅能夠使高校思政理論課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又能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所以該門課的開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 思政課實踐教學 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正確認識思政理論課綜合實踐教學的意義
(1)綜合實踐教學是思政理論課教學的需要。實踐教學是高校思政理論課實現(xiàn)教學目的、落實教學內容的必要手段。 高校思政理論課旨在通過對學生系統(tǒng)的教授以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基本理論成果為指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將理論內化為受教者的文化修養(yǎng),外化為受教者的行為規(guī)范,培養(yǎng)出符合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有著正確的世界觀、人觀、價值觀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教師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親身感觸、感悟、感知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健身和發(fā)展,把課堂上所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感受相結合,加深對課堂理論學習的理解和把握,并逐步實現(xiàn)從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思想到行動的轉化。
事實上,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在實踐教學中不僅僅要傳授理論知識,而且還要組織活動、指導實踐;學生也不是被動地接受理論灌輸,而是主動地參與,并于社會實踐中加深理解、提高認識、升華情感、磨練意志,所以高校思政理論課只有通過實踐教學才能真正實現(xiàn)和落實教學內容和目的。
(2)綜合實踐教學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綜合實踐教學不僅是為了解決學生"成才"的問題,而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做人、做事的根本問題,所以,綜合實踐教學是影響學生一生成長的課,是為了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大學生在高校學到的理論知識,歸根結底是要為實踐服務的。綜合實踐教學充分運用了社會大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激發(fā)其學習熱情,引導他們了解新時代黨的大政方針,黨的新使命、新目標、新部署、新要求。深刻把握黨的19大精神,充分理解國情民情,將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結合起來,以科學理論指導實踐,提高其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分析、處理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喚醒他們努力學習、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堅定四個自信,永遠跟黨走。
2存在的問題
(1)認識不到位。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是一項全新的工作,大家對其開設的重要性認識、開課各項的準備,包括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內容和組織形式等實踐教學大綱的熟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把握,教學效果監(jiān)控和評價體系,規(guī)范教學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
(2)保障不夠。因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涉及經(jīng)費保障、基地建設、教學安排、制度措施等諸多方面,這些都準備不充分。
(3)規(guī)范性不夠。但由于缺乏相應的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實踐教學在高校內部的運行往往處于分散孤立的狀態(tài),沒有形成具有合力的體系。
(4)實效不夠。雖然,學校已經(jīng)把實踐活動納入思政理論課教學的要求之中,但對于如何確定有針對性的實踐主題、如何選擇合理有效的實踐方式、如何進行切實可行的監(jiān)督和考核等都缺乏相應的培訓和指導。指導教師對學生怎么進行調查,在調查中存在哪些困難、困惑等可能指導不夠、了解不多,過問的少,由于缺乏指導監(jiān)督學生寫出來的調查報告或研究論文往往比較膚淺,質量不高等等,使得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3途徑
3.1思想上高度重視是規(guī)范、有效推進高校綜合實踐教學的保證
近年高校思政理論課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普遍的認同,中央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的文件,但各級文件的落實還差得很遠,實踐教學更常常被人們忽視。這就導致高校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難以落到實處。為此,學校領導和部門要更新觀念,端正認識,真正從培養(yǎng)具有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國家和民族接班人的高度,認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重要性。
對高校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重要性的認識要統(tǒng)一,學校各部門要加大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教育部《關于高校思政理論課建設標準》、《關于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準》等文件的學習和宣傳,認真領會并將文件精神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努力營造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政理論課及其實踐教學的氛圍。
3.2健全有效的機制體制是規(guī)范、有效推進我校綜合實踐教學的關鍵
要科學制定完善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加大對綜合實踐教學的投入,并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納入學校教學工作的總體規(guī)劃中,狠抓落實。建立和完善綜合實踐教學保障機制和長效機制,對思政理論課綜合實踐教學從組織督導、經(jīng)費保障、教師培訓、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使思政理論課綜合實踐教學真正由短期活動成為長效教育,由臨時行為成為規(guī)范管理,發(fā)揮出應有的效果和作用。
3.3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是規(guī)范、有效推進我校綜合實踐課的有效途徑
在“大思政”觀指導下,把思政理論課綜合實踐教學與大學生團學活動、專業(yè)課實訓活動、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結合起來,努力構建課堂實踐、校園實踐和專業(yè)實訓以及社會實踐的立體綜合實踐教學模式。
(1)搞好課堂實踐教學。結合學生實際,把案例教學、專題討論小組展示、影視觀摩等有機結合,改變沉悶的理論灌輸式的課堂教學形式,使思政理論課課堂活潑生動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2)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把思政理論課綜合實踐教學和校園文化建設活動結合,充分發(fā)揮學生社團的作用,把綜合實踐教學和軍事訓練、入學教育、志愿者服務、社團活動、勤工助學等校園活動有機結合,充分利用校園文化這一平臺,充實、拓展思政理論課綜合實踐教學。
(3)挖掘社會資源。充分利用好社會資源,把大學生帶進廣闊的社會中,通過深入社會、企業(yè)、農村,通過暑期參觀、考察、社會調研、“三下鄉(xiāng)”、“四進社區(qū)”等活動了解民情國情,直接感受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變化,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活動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4)做好思政課綜合實踐教學與專業(yè)課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建構與專業(yè)相結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實踐教學的目標體系,尤其是在綜合實踐教學目標、內容與專業(yè)教育和實踐基地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在專業(yè)實踐中打造思政理論課綜合實踐教學平臺,在培養(yǎng)大學生職業(yè)能力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職業(yè)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質。開發(fā)思政課綜合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網(wǎng)絡平臺,整合在線學習、在線輔導、適時考核、過程監(jiān)控等功能,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5)實現(xiàn)實踐教學的隊伍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主要有以團委、學工部、輔導員等為主的學生管理隊伍和以、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為主的教學隊伍。與此相適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也分為團委、學工部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組織的兩種。加強兩支隊伍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實現(xiàn)實踐教學的隊伍融合,充分調動其積極創(chuàng)造性,集中精力做好綜合實踐教學工作,就能形成優(yōu)勢互補,產(chǎn)生整體合力,實現(xiàn)思政教育課內外、校內外一體化,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實現(xiàn)我校思政教育兩種實踐活動有效融合,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要參與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同時學生管理部門的老師要參與思政理論課實踐教學方案的制定、組織落實等工作。為此,要改革現(xiàn)行的管理體制,消除思政理論教學和學生管理各自為政、相互脫節(jié)的"兩張皮"現(xiàn)象,盡快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整合師資力量、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等形成全員育人的良好局面。
基金項目:該文為2018年度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四位一體”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模式探討的階段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 王子龍,樣櫻,朱永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旨在加強教學的實踐性[J].甘肅高師學報,2011(06):108-110.
[2] 張衛(wèi)良,李金娥.思想的實踐--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主體性構建[J].大學教育科學,2011(06):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