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杰 Wang Pengjie
1 趙宇 懸置物-碎片 布面綜合材料 噴漆 200cm×150cm 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第26屆學生作品年展 二等獎作品
2 黃子鵠 A=lgT系列 亞克力綜合材料繪畫 200cm×200cm 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第26屆學生作品年展 二等獎作品
3 萬香 2.4之二 繪畫裝置 1.2m×1.6m 2019 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第26屆學生作品年展 二等獎作品
當今是一個難以準確把握與領悟的時代,急速的變化是當下的顯著特征。社會的復雜、文化的劇烈變動,使現(xiàn)實呈現(xiàn)出不可名狀的多面性和易變性,一向以新銳著稱的當代藝術實踐也越來越難以準確回應時代的問候。當獲取資訊變得便捷,當藝術史上的原創(chuàng)神話遭到瓦解,當進化論的歷史進路被多元路徑替代,當藝術的創(chuàng)新速度落后于時代思潮,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無疑越來越艱難,在無限自由的選擇焦慮中又遭遇形式乏力的表達焦慮,這一切常使青年學子在創(chuàng)作之初便充滿困惑,在探索中難以獲得堅定的信念,語言探索也呈現(xiàn)出彷徨、猶疑和尋求安全的狀態(tài)。川美油畫系的教學與創(chuàng)作,從來不回避時代的挑戰(zhàn),我們也將新歷史情境中的問題引入課堂,并以自身的方式試圖做出積極回應,這無疑是在追問中求生路的實踐。
年展是對油畫系同學們一年創(chuàng)作成果的呈現(xiàn),體現(xiàn)出的敏感才情固然可喜,但暴露出的問題或許更值得我們反思與探討。針對青年學子們在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的較為普遍的溫吞和困頓,因此,本次展覽將主題確定為“刺點?!”。我們希望做出一些提醒或暗示;今天的藝術更渴望劃破時空的創(chuàng)造性的突圍,而不是在平庸基礎上的完善與精致,需要主動游離開“安全”和“正確”區(qū)域,更徹底地探究未知的美學和思想。羅蘭·巴特在研究攝影時用了“刺點”這個詞,意指能喚起感受力的、充滿偶然性的獨特細節(jié),它具有刺痛并激活人感覺的力量。我們所理解的“刺點”更加寬泛,它是藝術家自我更新的明證,是擁抱沖擊力和生命力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是打破經(jīng)驗慣性和觀念教條的利器,是自我否定和批判的思想能力。我們希望同學們勇敢實驗,切勿忘掉藝術的價值就在于提供自我更生的動力。
圍繞尋找“刺點”這一意愿,我們在此后的教學和創(chuàng)作實踐中還要繼續(xù)探索、反思和總結,展覽中這種鋒利的實驗精神尚未昭然,我們需要更主動地探尋。出現(xiàn)“刺點”,是藝術家的內(nèi)在渴望,也是社會對青年藝術家的期待, 希望以此次展覽為契機,同學們能有所省思,不懈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