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琴
(重慶市大足區(qū)中敖鎮(zhèn)中心小學,重慶 大足 402375)
培優(yōu)補差“1+1”這種輔導模式,想必在教學中是備受廣大教育者所青睞的。因為一個善教的老師,他一定知道充分發(fā)動學生去管理學生這種教學管理模式。因為這樣,你可以空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搞好教學教育工作。就像媽媽,如果希望她的孩子比別人優(yōu)秀,那他一定要學會放手。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小老師的選派是有講究的,選派時對小老師某些方面如果考慮不周,那將給以后日常學習的輔導工作帶來影響。筆者在這些年也嘗試著用了這種方法,并且在教學中小有收獲,現(xiàn)寫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每一張試卷,它都是圍繞教學大綱上對該階段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而設置的。作為小助手,他們自己首先要掌握好書上的每一個考點,這樣他才能更好的幫助老師去輔導其他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同學,使他也掌握相應的考點,達到提高全班相應科目總體成績的目的。
小老師要有敏銳的洞察能力,要有與其他孩子打成一片的“人民公仆”的思想。
首先小老師要與自己輔導的“學生”搞好關系,要有我們是朋友、我是來與你一起學習的思想。只有這樣,你才能給他平易近人的感覺,他才能和你走得很近。
然后,發(fā)揮你的聰明才智,讓他感覺到:你不光在學習上是一把好手,而且在生活上也是一個值得他信耐、依靠的伙伴。讓他認識到有一個像你這樣的好朋友,真幸福!這樣,他就會很樂意聽你的話,完成你布置的學習任務,把自己不會的知識掌握,不為后面的學習留下隱患。
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之所以他能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大人,那他一定能做好“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這項工作,況且成績差的孩子,往往在接受知識點的時候,沒有成績好的孩子那么容易,偶爾出點小“插曲”,比如說不配合,為難一下小老師,借此把當天的學習任務搪塞過去也在所難免。所以小老師要有耐心,要有博大的胸懷,要做好被別人拒之門外的思想準備,想辦法讓你們成為朋友,“臣服”于你,聽從你的指揮。有的學生理解能力不好,同一題型的題目可能只講一遍,他仍然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你還得給他講第二遍、第三遍……畢竟小老師他自己也只是一個孩子,他們難免沉不住氣,耐心不夠,所以擔當小老師的孩子一定要有耐心。
無論是什么人,也無論他在社會中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對人對事都必須要有責任心,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小老師選派的初衷就是協(xié)助老師搞好該科目的學習,為不會做題的同學引一下路,幫助沒有掌握的同學突破難關,達到會解決相同類型題目的目的。所以,小老師必須每天仔細分析被輔導學生的學情,把他當天學習的掌握情況,在放學前及時上報給老師,以便老師及時的、有針對性的想辦法幫助他,不給他明天的學習留后患。
為人父母者都知道,孩子有的時候說大人不理解他,這是為什么呢?我想應該是大人看問題的角度與小孩不一樣的緣故。有時在大人眼里看似很幼稚的問題,卻會被小孩看得很莊重,很嚴肅,但她因怕被大人嘲笑而不敢開口對你挑明,就只有讓你大人去猜、去思考。可是人與人是有區(qū)別的,有的人會明白的早一點,有的人會明白得晚一點。如果那件事對孩子的影響不大倒是無防,但如果那件事會影響到孩子一天的心情,甚至是一生的健康成長就是大事了。那如果你又非常想弄明白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又該怎么辦呢?對,你可以讓小老師與他交朋友,同齡人之間有些話比較好傾訴,也比較好溝通,因為他們擯棄了大人的成見及眼光。然后你通過選派的小老師了解孩子身上發(fā)生的事,這樣解決起來會比較容易,也比較及時。
當然,小老師的選派方法還有很多,很多,還需要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的探索和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