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玲
【摘 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于骨折術后疼痛患者護理的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診治的65例骨折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的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33例實行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32例實行疼痛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術后24h、三天疼痛評分。結果:實驗組術后24h、3天疼痛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比較明顯(p<0.05)。結論:對術后骨折患者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效果顯著,既能降低術后疼痛,減少感染風險,又能促進身體康復。
【關鍵詞】護理干預;術后疼痛;骨折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1
骨折是骨科常見疾病之一,常伴有嚴重疼痛癥狀,對患者生活及健康帶來影響。骨折患者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常見的術后疼痛因機體變化,易產(chǎn)生泌尿組織、呼吸組織、心血管及內(nèi)分泌組織疾病,不利于患者康復。再加之,患者因過度疼痛,會造成浮躁、恐懼等情緒,影響治療積極性,從而導致不良反應,延緩治療時間,加重疾病病情。為此,需要對骨折患者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以有效減輕術后疼痛,促進疾病治愈。本次研究將對骨折患者給予護理干預,并分析其術后疼痛效果,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診治的65例骨折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的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33例進行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32例進行護理干預。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齡均在22~60歲,平均年齡為(40.13±2.25)歲;實驗組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齡均在23~59歲,平均年齡為(40.37±2.49)歲。全部患者中26例上肢骨折,24例下肢骨折,15例椎骨骨折。對比兩組性別、年齡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則實行疼痛護理干預:①疼痛護理,醫(yī)院可成立護理小組,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疼痛護理計劃,術前對患者給予疼痛教育及疼痛評估,告知患者鎮(zhèn)痛原理及治療方法。術后及時觀察患者體征及情況,可行冰袋包裹降溫法以有效減輕患者疼痛,針對疼痛嚴重患者,可遵醫(yī)囑給予一定量的鎮(zhèn)痛劑,改善患者疼痛癥狀。②健康教育,護理人員術前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流程及相關事項,告知患者術后可能會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及疼痛度,提前讓患者做好準備,以有效消除對手術治療的恐懼感。術后讓患者保持愉悅心情,確保睡眠充足,調(diào)整休息時間,若發(fā)現(xiàn)問題需及時報醫(yī)處理。③心理干預,患者因疾病疼痛易產(chǎn)生焦慮等心情,此時要著重觀察患者情緒,安慰患者,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提高治療積極性,多余與患者交流,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增加疾病治療信心。④飲食指導,合理改善患者飲食,多以低鹽、低脂食物為主,確保營養(yǎng)供給,若出現(xiàn)水腫癥狀患者要合理控制鈉、蛋白質(zhì)攝入量。告知患者需忌煙酒、刺激性食物。⑤鍛煉指導,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合理制定鍛煉計劃,增加患者免疫力及抵抗力,幫助患者建立運動積極性和主動性,便于后期早日康復,例如早期可給予肌肉收縮功能鍛煉,中期可實行活動關節(jié)運動鍛煉。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術后疼痛評分,采取VAS評分量表,滿分為10分,7~10分表示疼痛程度嚴重,4~6分表示中度疼痛程度,1~3分表示疼痛程度較輕,0分則表示無疼痛感。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行t檢驗,檢驗標準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術后1h疼痛評分為(5.46±1.32)分,術后3天疼痛評分為(3.12±1.27)分;實驗組患者患者術后1h疼痛評分為(3.37±1.21)分,術后3天疼痛評分為(1.12±0.31)分。兩組疼痛評分比較依次為(t=8.846,P=0.000)、(t=8.660,P=0.000)。
3 討論
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導致因不同原因引發(fā)的骨折病發(fā)率顯著上升。骨折主要是由于骨結構連續(xù)性部分、完全斷裂導致,受直接暴力、積累性勞損及間接暴力等因素易發(fā)生骨折。骨折手術治療后常見并發(fā)癥是術后疼痛,嚴重影響患者預后,不利于疾病痊愈。據(jù)研究顯示,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是給予有效護理干預,可明顯緩解術后疼痛,促進患者康復[1]。因此,臨床上對于骨折患者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尤其重視。
護理干預是一種重點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干預,能夠充分滿足患者心理需求及生理需求,針對患者實際情況以健康教育、心理干預、疼痛護理、飲食指導及訓練指導著手,采取全方位的護理方式[2]?;颊咭蚬钦蹠a(chǎn)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再加之對手術具有恐懼心理,此時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提前告知患者手術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降低手術恐懼心理,再予以心理安撫,幫助患者舒緩負面情緒,建立治療信心,從而提高治療積極性。合理控制患者飲食,確保營養(yǎng)供給,避免因飲食因素導致加重病情或者產(chǎn)生過敏現(xiàn)象,術后幫助患者鍛煉指導,既能提高抵抗力,恢復機體功能,又有利于后期疾病治愈。此外,患者因身體情況及疼痛耐受力不同,易產(chǎn)生不同程度疼痛,對患者實行冰袋降溫,以減輕疼痛感,而針對疼痛嚴重且冰袋降溫無效患者給予一定劑量的鎮(zhèn)痛劑,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癥狀。本次研究顯示,給予患者護理干預,其術后24h、術后3天,疼痛評分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數(shù)據(jù)差異較大(p<0.05)。
綜上所述,對術后骨折患者給予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效果顯著,既能降低術后疼痛,減少感染風險,又能促進身體康復。
參考文獻
陳龍娣. 護理干預在減少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及提高護理滿意度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6, 22(19):71-72.
張紅英, 王芳平. 護理干預應用于骨折術后疼痛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 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2(11):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