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君
我校一直在探索“聲色課堂”教學,結(jié)合我校的辦學理念——有心有愛教學、有聲有色成長,力求構(gòu)建具有我校特色的“聲色課堂”教學模式,尋求“聲色課堂”的教學策略。我們探索著語文“聲色課堂”教學,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思維、教會學生創(chuàng)造、教會學生生活、教會學生做人,以較大限度地激發(fā)農(nóng)村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學校把“聲色”課堂作為學校的重點項目在開展研究,我接到學校的研究課的任務,于是,我靜下心來開始思考《青山處處埋忠骨》
“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僅僅抓住文前的閱讀提示自主學習課文。學生不理解的詞句,老師可以略作講解,但不逐字逐句地解釋?!?這是《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略讀課文教學的總目標。具體到人教版五上第27課《青山處處埋忠骨》,我的預設目標為:1.根據(jù)導學單,我能認識本課的9個生字新詞。2.自學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毛澤東在愛子毛岸英犧牲后的一段情感波瀾,從中領略他那偉大的慈父形象,感受他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曠達的心胸和無私的情懷。3.初步領悟并運用一些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
課前聊天,引出話題1.這是一場血與火的戰(zhàn)爭,中國志愿軍們用自己的頑強信念浴血奮戰(zhàn)和獻身精神做出了一樁樁可歌可泣的英雄業(yè)績,譜寫了一曲曲浩然正氣的戰(zhàn)歌,而做出這一偉大戰(zhàn)役的決策者就是我們的領袖毛澤東,你對他又有哪些了解呢?(學生根據(jù)導學單交流)
2.學生交流后,師再次介紹毛澤東,引出課題。
一、課前,依據(jù)“文本之特點”,設計“聲色導學單”
為了,給學生釀聲,于是我設計了“課前導學單”,通過課前導學單,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課堂,找準發(fā)聲基點,學生盡數(shù)發(fā)聲。
二、課中,借助“預習導學單”,開啟聲色學習之旅
(一)通過導學單來靈動發(fā)起學生發(fā)聲回應,學生成功發(fā)聲,教師對三封電報的引導。
(二)利用說、寫、辯等形式豐富發(fā)聲形式,學生盡情發(fā)聲主要是運回國還是在朝鮮的辯論
1.昨天通過導學單,我們已經(jīng)初步地學習了課文,這是我們的導學單情況,我們一起來看看。請生當小老師帶讀難讀的詞句。(根據(jù)導學單生成)如:請大家跟我讀。
2.難讀的詞句我們已經(jīng)解決了,對于課文我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交流三份電報的內(nèi)容。
3.下面我們來看看第一封電報,就是這短短的百來個字,毛主席整整看了三四分鐘,請你再讀讀這封電報,想想這封電報寫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嗎?誰能來幫幫他嗎?
第一份電報的學習 ?(慈父情懷)
1.師:讀了電報知道岸英殉職毛主席的心情怎樣了?同學們在導學單中都劃出了相關句子。一句話一顆心,一個詞一份情,我們這樣讀書就能體會到別人想不到的東西,請同學們再讀讀這些句子從中體會到了什么?(生交流總體感受)我們再回到句子的字詞中去細細體會這一份悲痛。
第二、三份電報的學習(品讀重點句,體會偉大胸襟)
1.請同學們看看這兩份電報請找出一對近義詞,能換嗎,為什么?
2.如果是你面對這兩份電報你又會做出怎樣的抉擇請說說理由靜靜想一想,并完成當學單中的表格。
填表格。
如果你面對這兩份電報時,你會做出怎么樣的抉擇呢?并說說你的理由。
(1)交流并說理由
①運回國安葬。一生上展示臺說理由,說完并問問跟我意見一樣的有嗎?其余生補充如:我有補充。
體會毛主席也是普通人也想兒子他是一個慈祥的父親。
②留在朝鮮安葬。方法同上體會偉大的胸襟。
③兩者都想。方法同上體會艱難抉擇。
三、課后,拓展“聲色導學單”,走進聲色語文大閱讀
1.這真是艱難的抉擇啊?整整一夜毛主席就是處在這樣的矛盾糾結(jié)中,你們想象一下那時的主席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做些什么?請用上動作、語言、心理、神態(tài)描寫仿寫一個片段。
學生交流小練筆(先讀再說說我運用了什么描寫來寫主席的。)
2.對聯(lián)的教學并總結(jié)
師:可是盡管心如刀絞,悲痛欲絕,第二天秘書還是在他的電文稿上看了一行醒目的大字。(生板書:何須馬革裹尸還)師引讀——
四、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的描寫,使主席的形象更豐盈了,毛澤東不但是一個偉人,他還是一個慈父,讓我們來叫叫慈父的名字——,再一次讀讀這偉大的領袖讀——青山處處埋忠骨 ?何須馬革裹尸還。
五、布置課后拓展作業(yè):課后請同學們再去讀一讀與毛澤東有關的書
總結(jié):這節(jié)課的亮點就在于:以學生為主——讓生板書,讓生上課。打造聲色課堂是我們學校的探索研究的課改研究之一。我找準了學生的發(fā)聲點,讓學生發(fā)聲。具體到這節(jié)課的教學,全文以毛澤東的思想感情為線索,先寫收到電報后的悲痛情懷,再寫面對兩份電報的矛盾心理,最后寫做出的艱難決定。表現(xiàn)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超人的情懷。教學中我讓孩子們了解時代背景,放手讓學生自讀課文,抓重點句子的關鍵詞語指導學生品讀,體會感悟,再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情感。諸如“語言有溫度,字詞知情感”。文中毛主席的一個動作,一個神態(tài),一次對話,一次心理活動都能體現(xiàn)他的情感世界。讓我們抓住語句去感知偉人毛澤東,作為平凡人的情感世界……遺憾的是在教學喃喃著時,學生品詞不到位的情況下,忙于趕教學進度,而匆匆放棄;遺憾自己在許多問題的表述上,不夠清晰簡明;遺憾自己的教學找的發(fā)聲點還不夠多,所以學生發(fā)聲的面不夠廣,發(fā)聲的次數(shù)不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