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嫦峨
【摘要】我們中國歷來講究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很少有什么失敗的英雄,然而,項羽作為一個失敗者,自刎烏江,非但沒有受到后人的唾棄,反而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究其原因,就在于項羽選擇用死亡來成就自己不朽的生命,才有西楚霸王不朽的傳奇。本文將從項羽的死來談論生與死的選擇。
【關鍵詞】項羽;生與死的選擇;生命的不朽
項羽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的傳奇體現(xiàn)在四個字:“大起大落?!彼?4歲起兵反秦,僅僅用了3年多的時間,就滅掉了秦王朝,主宰了從秦亡到漢興這段時期的國家命運,成為分封十八諸王的“西楚霸王”。但在秦漢戰(zhàn)爭中,僅僅4年多的時間,就兵敗烏江,自殺身亡,令人不勝唏噓。在悲慨惆悵之余,細思之下,又覺得這是項羽最好的選擇,他其實是用死亡來成就自己的生命,用自刎烏江來成就西楚霸王的傳奇。
莎士比亞借助哈姆雷特的嘴說:“生或死,這是一個問題?!钡拇_,生存或死亡,對于很多的仁人志士來說,確實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如何讓自己生得偉大、無愧天地,死得其所,死得其時,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有的人雖生猶死,有的雖死猶活,不同的選擇,生命的重量自然也不同。司馬遷在生與死之間,選擇了生,那是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完成,這是以生踐志,實現(xiàn)了生命的偉大價值;史可法選擇了死,那是因為茍活讓他覺得雖生猶死,這是以死明志,他的“我中國男兒,安肯茍活,城存我存,城亡我亡!頭可斷而志不可屈!”激勵了無數(shù)的中華兒女。那么,生與死選擇的標準是什么?何時生?何時死?《論語·里仁篇》說:“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贝_實,沒有說一定要生,也沒有說一定要去死,對于仁人志士來說,生和死都要符合“義”,“義”就是適宜的事,生是為了實現(xiàn)更有價值的事,死也要死得其所。所以,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忍辱負重,最終實現(xiàn)復國大志,得到了后人無數(shù)的贊譽。同樣的,很多人在生與死之間選擇了死亡,卻雖死猶生,給后人產生了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譚嗣同在戊戌變法失敗時,明明可以像康有為、梁啟超那樣逃走保全生命,明明可以活,但他卻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流血而犧牲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笨犊土x,精神卻與世長存,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蘇格拉底明明可以逃走,卻從容喝下那杯毒酒,說:“已到了我們要分開的時刻了——我將死,而你們還要活下去,但也唯有上帝知道我們中誰會走向更好的國度?!彼倪x擇成就了不朽的蘇格拉底,他們的選擇就是《箜篌引》中說的那樣:“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黃河洶涌湍急,前去必定是兇多吉少,明知前往會危及生命卻仍為之,這種為了真理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執(zhí)著精神,難道不讓人動容嗎?歷史上有很多的仁人志士就是以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來打動后人的,孔子周游列國,明知是一場沒有結果的活動,卻甘之如怡地去做,“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备ジノ魉姑髦豢赡?,卻日復一日,周而復始地重復著搬運石頭的活動,永不停息,永不屈服,深深打動了我們后人。明知是苦藥,也要吞下去,明知是毒藥,也要喝下去。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所以這些人都是以犧牲生命來成就自己不朽的生命的。對項羽來說,不也是如此?雖然遭遇垓下之圍,雖然有十面埋伏,雖然在失敗的懸崖邊,但要逃命并不難,帶著八百多的騎兵突圍成功,在東城進行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快戰(zhàn),無不顯現(xiàn)了一代戰(zhàn)神的風采,在人生的舞臺上,最后揮別的身姿是那么地瀟灑漂亮,本以為成功逃脫的項羽最終一定會選擇東渡,卷土重來,以圖東山再起,哪知面對烏江亭長的急迫催促,面對生的機會,面對“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的誘惑,項羽毫不為所動,最終卻選擇了放下一切,贈馬于亭長、贈頭于故人,以死來告謝江東父老,因為江東子弟八千無一人生還,自己當然也不獨活。項羽的死,很大因素就在于他臉皮薄,有良心,知恥,他想活最終又不想活就是不想辜負江東父老,江東就是項羽心中過不去的底線。雖然項羽在烏江倒下了,但他的知恥重義、視死如歸的英雄形象永遠屹立不倒,永存在天地之間,給無數(shù)后人以精神力量。
烏江就是英雄和狗熊的界線,越過這條烏江,項羽能否卷土重來不好說,但項羽絕對不是現(xiàn)在的項羽。想起了泰戈爾的一首詩:燃燒的木頭,跳耀著火花,說:“這是我的花,這是我的死亡?!表椨鸬囊簧m然短暫,卻綻放出最美麗的生命火花,可以說是“生如夏花之絢爛,死亦如秋葉之靜美”,謝幕的身段利落而漂亮,成為不朽的傳奇,也成為無數(shù)后人仰望的對象,就像南宋著名詞人李清照所說的:“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表椨疬x擇當一個不愧于心、頂天立地的英雄,而不當沒有靈魂的狗熊,所以成就了一代霸王的傳奇。
鄭板橋有首詩《悲項羽》,是這樣寫的:“玉帳深宵悲駿馬,楚歌四面促紅妝。烏江水冷秋風急,寂寞野花開戰(zhàn)場?!笔前?,山花落盡戰(zhàn)場在,山水空留花自謝,人生往來成古今,成敗轉頭已成空,但項羽卻是一個永恒的存在。
生與死,永遠是我們必須直面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存在,以怎樣的姿態(tài)活下去,這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因為生命是如此地珍貴,我們不能白白浪費我們的生命,正如泰戈爾說的:“你的存在就是一個奇跡。”要讓自己的生命有重量。
【參考文獻】
[1]王立群.王立群讀《史記》[M].重慶出版社
[2]孟華群.生與死的抉擇[J].作文通訊·高中版,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