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雪
【摘要】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實施可以提高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能力,并且可以為我國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人才。為了提高教學的效果,教師要明確不同教學方法的優(yōu)越性,從而更好地在教學中找到合理的模式,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評析;應用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特別是在新理念和新常態(tài)的社會環(huán)境當中,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在教學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高中的信息技術學習過程當中實施找到最佳的教學手段,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
一、合作式教學方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合作學習開展的過程當中,要進行學習小組的合理劃分,這是合作學習實施的重要基礎,如果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當中缺乏了合理的小組劃分,就容易導致后續(xù)的教學工作實施,受到一定的制約和影響。在小組劃分的過程當中,將是需要考慮多個方面的因素,不僅要考慮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還要盡量實現(xiàn)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小組當中有所作用發(fā)揮。在小組劃分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能夠讓存在統(tǒng)一問題的學生分到同一個組別當中,盡量確保每一個組別當中都有積極學習的學生,也有基礎薄弱的學生,能夠形成相互之間的互補和幫助。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背景之下,教師可以實施小組和小組之間的競賽,通過競賽的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課堂的氛圍進行活躍。這是在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可以組織一些相應的比賽,然后在每一節(jié)課結束之后,對在比賽當中成績比較優(yōu)異的小組進行一定的獎勵,從而鼓勵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掌握每一項信息技術,通過競爭學習的開展,發(fā)揮教師的教學水平,同時也活躍課堂的氣氛,促進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更上一層樓。在小組競賽實施的過程當中,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教會學生如何在小組當中與他人進行合作和交流,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養(yǎng)成,使其能夠獲得全方面的健康成長。
二、探究式教學方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探究式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要進行探究式教學的合理設計工作,這是探究式教學實施的重要基礎,如果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當中缺乏了合理的探究式問題設計或者任務設計,就容易導致后續(xù)的教學工作實施受到一定的制約和影響。在探究式問題設計或者任務設計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考慮多個方面的因素,不僅要考慮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還要盡量實現(xiàn)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探究任務當中有所作用發(fā)揮。此外,探究的內容或者任務要具備一定的探究價值,通常情況下會選擇教學當中的重點或者難點內容作為探究的對象。在探究式教學開展的背景之下,教師要善于使用多樣化的探究模式,促進課堂氛圍的提升和活躍。在探究的模式當中,可以使用獨立探究或者團隊探究的方式,還可以使用團隊競爭式的方法來提升探究模式的多樣化發(fā)展,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例如:在學習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當中,教師可以拋出“信息技術在學習中的利與弊”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然后以辯論賽的形式進行教學的實施和開展,活躍課堂氛圍。
三、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分層教學法屬于因材施教當中的一種類型,主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實施。通過分層教學法的實施,可以對我國當前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改善,并且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轉變,是現(xiàn)代教學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當中,分層教學法的實施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基礎以及它們在知識方面的掌握狀況進行合理的了解,并且根據(jù)學生的技能情況和他們的接受能力進行合理的分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當中學生的人數(shù)并不是特別多,因此教師的分組需要根據(jù)學生的數(shù)量來進行確定,在所劃分的層次方面不能夠太多,如果設置了過多的層次,那么教師本身的教學設計也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可以建立在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充分調查了解的背景之下,可以使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摸底。分層教學的實施需要教師在教學開展之前進行有效的備課,在備課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層面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則對教材進行認真的研究。在此基礎之上,教師要為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步驟,對于不同層面學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教師要及時進行理清。
四、利用生活信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蘊含著大量與信息技術學科相關的知識和情境,從一些比較熟悉的生活經(jīng)驗角度出發(fā),關注到生活知識和信息技術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可以更好地刺激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當中的求知欲望,同時也增加一定的新鮮感,能夠感受到信息技術知識的魅力。實際上,不僅生活當中的一些現(xiàn)象,對于重大的社會事件和熟知的文學歷史材料等等,可能蘊含著高中的信息技術知識,因此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學會關注生活當中的信息。例如:電腦病毒引發(fā)的恐慌事件、主流網(wǎng)站客戶信息的泄密事件,這些實施話題都和信息技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教師能夠善于利用這些素材并且挖掘這些素材,就可以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全方面的提升和發(fā)展,同時通過這些案例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科認知,正確使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服務學習和成長。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信息教學方法是非常多樣化的,客觀認知這些方法的特點,找到有效的教學策略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學的效果,同時也改善學生的認知信念,這對高中教育的發(fā)展是非常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方志明.淺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評析與應用策略[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22):225
[2]杜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評析與應用策略之我見[J].文理導航,2015(17):72
[3]徐俊忠.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評析與應用策略[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5(8):108
[4]賀相紅.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與應對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