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希汶,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委員,野外海豚研究者。
大家好,我叫麥希汶。我從小就愛海豚,每次看自然生態(tài)紀錄片、去海洋館的時候,看到它們長著那么可愛的臉,在表演時又擁有很多技能,就想,有誰會不喜歡它們呢?我很幸運,6年前,我在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做實習生,開始了在香港做海豚研究的工作,幾乎每一天我都能看見海豚。
我們會在海里用拍照的方法來辨認它們,因為每一只海豚都是不一樣的。它們的背鰭有著不同的突缺和不同的斑點。
在海里,我們還會做一項研究,去偷聽它們在說什么。其實我們尚未破解它們復雜的語言系統(tǒng),不過我們可以把它們的聲音大概分類:第一類叫“咔嗒咔嗒”聲,這個聲音是它們會不斷發(fā)出的聲波,以偵測環(huán)境,分辨哪里有魚群,哪里有石頭;第二類聲音是口哨聲,是一些高低起伏、變化很多的聲音,是它們用來跟同伴交流的。
如果真想知道它們在做什么的話,我會在海上長時間地觀察它們。我最愛看的是它們吃魚的畫面。
我除了觀察海豚的行為,還會做一些關于海豚數(shù)量的調查。
自從2011年開始,我們的海豚數(shù)量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少了。
海豚對聲音是非常敏感的,如打樁聲、輪船巨大的馬達聲,這些聲音都會讓海豚離開自己喜歡的地方。離開了熟悉的地方以后,海豚就得跑去其他海豚的地盤生活,不再回來。不過當我越來越了解海豚,我才發(fā)現(xiàn),圈養(yǎng)的海豚比野外的海豚更加痛苦。
很多人都覺得,海豚笑代表它們很開心,但其實它們的笑臉是天生的,就算它們很痛苦,微笑的表情也不會改變。所以,“圈養(yǎng)的海豚因為開心而笑”,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
在大海里,海豚是抓魚高手,它們可以潛入深海去抓魚,但是在圈養(yǎng)的環(huán)境里,它們只能吃冷凍的死魚,準確地來說是做好要求的動作才可以吃。
在野外,白鯨可以深潛1000米,虎鯨可以游100千米的距離,但是在海洋館里,它們只能被關進一個狹小的空間,周圍光禿禿的。因為壓抑,它們會表現(xiàn)出很多不同的刻板行為。
有幾個典型的刻板行為,比如說,它們會什么都不做,像木頭一樣浮起來;它們也會不停地轉圈,不知道什么時候應該減速;還有一種,它們會用身體和吻部撞擊玻璃墻壁,因為它們在找出口。
我們看到海豚模仿人類,表演高難度的動作時,會覺得很精彩、很好看,但其實這些表演都停留在馬戲表演的階段,它們所做的動作都是違背天性的。像白鯨,它們本來是不會跳出水面的動物,但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白鯨就要跳得跟其他海豚一樣高。
我們在海洋館里也能看到一些海豚會跳上平臺,舉起尾巴跟人打招呼,還會跟一些觀眾零距離接觸。但是,在野外,沒有海豚會這樣做,因為它們本來就適應了水的浮力,離開了水面,它們會因為骨骼和內臟受傷而死掉。
白鯨的身體結構是為了適應北極的環(huán)境而量身定制的,它們的頭頂有一個比較厚的額隆,以方便它們撞穿水面上的浮冰來呼吸。但是在極地館里面,它們要適應表演的訓練員能夠承受的水溫,還需要跟在熱帶生活的瓶鼻海豚被圈養(yǎng)在同一個水池子里面。
海豚科動物的壽命其實是很長的,虎鯨就是一個例子。在野外,它們可以活到100歲;但是在圈養(yǎng)的環(huán)境里,它們很難活過30歲,大部分在十幾歲時就死掉了。白鯨也是一樣,在圈養(yǎng)環(huán)境里的死亡率非常高。
為什么在圈養(yǎng)的環(huán)境里,沒有了野外的威脅,有專業(yè)的獸醫(yī)團隊,也有充足的食物,但是它們的壽命還會這么短呢?答案很明顯,因為它們不適應在圈養(yǎng)的環(huán)境里生活。
很少有動物可以跟人一樣有高度發(fā)達的智慧跟情感,但虎鯨是例外?;ⅥL在野外有很多不同的大家族,它們有各自的文化跟方言。比如,有些虎鯨家族喜歡用鵝卵石去蹭身體,有些會冒險沖進淺灘去抓海豹,并把這些捕獵的能力傳給下一代。
這些是它們擁有高智商的表現(xiàn)。但是把這些擁有高智商的動物圈養(yǎng)起來,它們身上就會出現(xiàn)一些虐待的行為,在圈養(yǎng)環(huán)境里,虎鯨會攻擊同伴、攻擊人類。
現(xiàn)在全世界已經(jīng)有15個國家和地區(qū)成功立法,禁止圈養(yǎng)鯨魚和海豚。英國在1985年的時候曾經(jīng)擁有30家海洋館,但是現(xiàn)在一家都沒有了。最近印度也開始立法淘汰海洋館,是第一個立法淘汰海洋館的亞洲國家。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已經(jīng)踏上了立法淘汰圈養(yǎng)鯨魚和海豚這條路,這變成了一個大趨勢。不過反觀中國,我們身邊的海洋館卻越建越多。
海洋館里到底有什么鯨魚和海豚呢?
我們調查后發(fā)現(xiàn),在885頭鯨魚和海豚里,超過一半是瓶鼻海豚,數(shù)量排在第二的是白鯨。除此之外,還有中華白海豚、虎鯨和偽虎鯨等。
中國鯨類保護聯(lián)盟邀請了國外的一些專家來到中國,跟我們一起調查中國這些鯨魚和海豚的狀況,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表演除了還停留在馬戲表演的階段,訓練員的解說也沒有意義,而且還常常誤導觀眾。
比如,他們在介紹“聲吶”的時候,會鼓勵觀眾多鼓掌,但這個行為會給聽覺本來就很敏銳的海豚造成更大的精神壓力;他們在介紹虎鯨微笑的表情的時候,會說這是它們生活得很開心的表現(xiàn),會說它們不停地轉圈是一種自然的行為。
海洋館把這些鯨魚和海豚不適應圈養(yǎng)環(huán)境的所有反應都包裝得很好、掩飾得很棒,那么受害的是誰呢?其實是那些一邊看表演一邊拍手叫好的小孩子,他們對生命的價值觀從此就會被扭曲,以為我們人類可以控制、主宰動物。
海洋館的表演是會害死鯨魚和海豚的。兩個月前,上海有一家海洋館展出了4只虎鯨,還讓它們表演。
其中有一只虎鯨的眼睛是紅色的,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在圈養(yǎng)的環(huán)境里,當它們感到壓抑和恐懼的時候,它們的眼睛才會能睜多大就睜多大,從而造成眼球充血。
還有一只虎鯨的眼睛也是紅色的,它比較不幸,下顎處還有另外一處傷。這處傷其實是它沖上平臺,再從平臺滑到水池子里的時候弄傷的。
中國為了維持海洋館里鯨魚和海豚的數(shù)量,不斷地去野外抓鯨魚和海豚。中國全部的圈養(yǎng)虎鯨跟大部分圈養(yǎng)的白鯨,都是從俄羅斯的水域抓過來的。現(xiàn)在俄羅斯的保育人士都非常擔憂,因為鯨魚和海豚的數(shù)量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少了。
當?shù)氐臐O民把它們抓起來以后,會放進一個叫“鯨魚監(jiān)獄”的地方。這是一個非常狹小的空間,屋子外面的是白鯨,屋子里的是虎鯨,現(xiàn)在這個地方已經(jīng)有100只鯨魚和海豚了。它們到底會面臨怎樣的命運呢?它們會被送去哪一家海洋館呢?
除了俄羅斯,中國還會去日本購買大量的小型鯨魚和海豚。在日本,漁民每一年都會把海豚趕到一個海灣,挑選一些比較容易訓練的年輕海豚,再把其他的都殺掉,場面血腥。一部叫《海豚灣》的紀錄片對此有所反映。
到底是什么在背后推動著這些漁民去捕捉海豚呢?原來一只活的瓶鼻海豚價值100萬元人民幣;在俄羅斯的“鯨魚監(jiān)獄”里,一只虎鯨的身價是100萬美元。海洋館為了圈養(yǎng)更多的鯨魚和海豚,便花錢買下了它們的自由。
圈養(yǎng)鯨魚和海豚不是保育,停止圈養(yǎng)才是。為什么這樣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專家指出圈養(yǎng)的問題。西方圈養(yǎng)鯨魚和海豚的歷史比我們早,他們吸取的教訓也比我們多,他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立法淘汰海洋館了。
中國的海洋館正在不停地擴建,在更多的悲劇發(fā)生之前,我們必須立刻行動,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動物保育的關鍵。
我們可以運用3D科技構建一個美麗的海底世界。這樣,除了可以減少鯨魚和海豚的痛苦,還可以展示更大型的鯨魚和海豚,比如大翅鯨。我們還可以近距離地跟它們互動,看見它們更真實、更自然的行為。
大家都愛鯨魚和海豚,但是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的海洋館是建立在許多鯨魚和海豚的痛苦跟死亡之上的。今天我站在這里,把這個讓人悲傷的真相告訴大家,希望從今以后,大家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把這個真相傳遞下去。希望有一天,我們與鯨魚和海豚之間不再是一面墻,而是給它們的尊重、自由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