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時間及地點:2019.04.10-06.23,中國上海
長河無聲奔去,唯愛與信念永存。
時隔60年,由上海歌舞團出品、于2018年底上演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再次勾起人們對這段紅色往事的記憶:悠揚舒緩的《漁光曲》,優(yōu)雅曼妙的老式旗袍,里弄廂房的局促和老式電梯的逼仄,報館的忙碌和裁縫店的柔軟……在上海歌舞團的支持下,兩位80后編導韓真、周莉亞不滿足于僅僅在舞臺上復制這部紅色經(jīng)典,她們和舞劇的主創(chuàng)團隊一起,將這個紅色故事作了充滿現(xiàn)代性和人性表達的演繹:在擁有電影大片式質感的舞臺上,在演員精湛的舞姿和若隱若現(xiàn)的電波聲中,再現(xiàn)在風情萬種的上海發(fā)生過的一場不見硝煙的“諜戰(zhàn)”,也讓觀眾在慣??吹降氖镩L街、燈紅酒綠外,看到另一個精致、優(yōu)雅、熱血、真誠的上海和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普通人,他們?yōu)榱诵拍願^不顧身,柔軟底色下是萬死不辭的堅韌。
演出時間及地點:2019.06.07-06.09,中國上海
中西合璧,近代與現(xiàn)代融合。
編劇曹路生讓《花樣年華》散發(fā)出獨特的“上海味道”,而法國編導伯特蘭·德阿特則更加注重人物內心情感的細膩刻畫。知名舞蹈評論家何世雄認為,這部舞劇主要特點是運用現(xiàn)代手法反映近代生活。首先是在舞臺呈現(xiàn)上,運用多種手段真實還原了當時的上海和上海的生活、舞廳、街景等場景設計都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另外在人物塑造上,男女主人公的心路歷程比較清晰,從相識相戀到分離,有很多現(xiàn)代手法的運用,心路歷程表現(xiàn)比較細膩,符合人物性格。
演出時間及地點:2019.09.13-09.14,中國杭州
是回憶在說話。
舞劇《倩女·幽魂》是對原電影的致敬,從情節(jié)到音樂,到場景,再到一些細節(jié)的表演,都還原了電影。“鬼氣”的營造與電影風格類似:藍色與紫色的光交織在霧氣中,一群孤魂在森林里游蕩;蘭若寺的地面映射著窗影,孤清而傷感;盂蘭節(jié)的狂熱人群,簇擁著高蹺藝人和紙人,戲臺上唱著往生者的故事……包括最后群舞舞者們展現(xiàn)的樹妖,都把鬼蜮呈現(xiàn)在舞臺之上。黑暗中突然響起電影主題曲旋律,好像一下子就把人拉進了一個回憶的黑洞。舞者們利用肢體語言,對電影塑造的三個主要人物——寧采臣、聶小倩、燕赤霞的人物性格特征表現(xiàn)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