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雪嬌
禾木西部陳設創(chuàng)意中心藝術館(以下簡稱“禾木藝術館”),位于成都市雙流縣白河濕地公園。它于2013年5月對外開放,禾木是樹苗的意思,美術館定名為禾木,在于它的生長可延展性。禾木在春天的時候是美術館,秋天是工作室,冬天的時候叫做閑置的房子或者是設計坊。
今天的空間,區(qū)別于傳統(tǒng)空間風格。比如敦煌石窟、江南鹽幫水景和園林等典型的風格化空間。我們以生命自然、自由時間、生存品味等為實驗方向,空間呈現(xiàn)出包容、舒適、互感等兼容特色。而從空間本體而言,必須要在自由的意識里做大量的有關視覺傳達的實驗項目,禾木強調(diào)意識的未來表達。2012年,它建立視覺空間藝術實驗室,堅持意識激浪。旅美青年藝術家大貓認為,藝術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何況一個美術館,不是簡單的跨界,它是對統(tǒng)一標準的一個觸碰,而禾木藝術館就是這樣一個多元化的藝術館。
禾木藝術館的新現(xiàn)代主義風格形式在中國出現(xiàn)的時間很短,被業(yè)內(nèi)稱為最復雜的陳設藝術風格。館內(nèi)文化空間借鑒了意大利時尚品牌集合地米蘭的諸多設計元素??臻g布局方式是由大貓和余立二人通過多種方式實踐而呈現(xiàn)出的空間效果。空間內(nèi)以三棵樹的造型確立了整體風格,以樹的概念引動綠色的流轉(zhuǎn)各處,如門檐上的綠、茶壺的綠、敦煌的綠再到墻上一副貓圖也是綠色的。不僅如此,藝術館還注重中流砥柱的氣象,兩座塔是大貓參加美國火人節(jié)的作品《立與有》,塔在本質(zhì)意義上的堅固,而作品用易脆的kT板制成,用硬與脆的感覺對沖,表達出世界最遠的距離是現(xiàn)實和理想的距離。
場館自建館之初,每件物品都有它因緣的由來,我們不以好壞為標準來做簡單粗暴地劃分,因為每件物品都有它存在的意義。這些物品大多數(shù)都是從“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到“搖滾時代”、“激浪時代”時期中國最典型的物件。比如民國時期聯(lián)合大學的玻璃書柜、漢磚,大生產(chǎn)時期的打谷機,當代油畫、傳統(tǒng)水墨等紛紛被納入空間,這些混亂不相干且彼此沖撞的元素為空間帶來某種混雜,但卻又讓人感受到一種未知的真實。大貓設計的"孕"這組裝置藝術品也擺放其中,一張晚清閨閣花床,一段三星堆河床的烏木,一床白河清水,匠心天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這既是烏托邦,又是桃花源,也是中國夢。很多設計師被這種屬性所吸引,并在這處空間中留下痕跡,是一件作品也有可能是一些情緒,像是一棵樹,不受任何事、物、人的主宰和控制。
近代第一次空間文化的沖擊給中國設計師戴上了一個“抄襲者、偽造者、制造偽藝術”的罵名,這是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沖擊。隨著國力的增加,當代中國人也在藝術領域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一種奇異的體驗舒適且具有人文之美的空間風格正在被人不斷地實踐。而實驗室制是在西方科學、文化藝術等研究室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在藝術視覺空間研究中,像禾木藝術館規(guī)模如此小,創(chuàng)立時間又相對久遠,還注重學術研討的空間的還是第一個。從建館至今,場館進行了近50次不同方向的空間路徑實驗,最終確定下“自由包容”空間意識形態(tài),“自在接納不區(qū)分”自由自在是禾木藝術館有別于它的自然屬性。
禾木藝術館同時引進了以何多苓、夏德武、大貓、王琦為首的藝術家,開設了十間工作室(分別是“禾木藝術館”“何多苓版畫藝術空間”“大貓工作室”“何均音樂工作室”“華夏歷史文化研究工作室”“夏德武陶瓷工作室”“天津美術學院就業(yè)實習基地”“陳設藝術生活體驗中心”),文化創(chuàng)意孵化團隊五個。除此之外,禾木藝術館也與中國陳設委、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天津大學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西南民族大學以及國內(nèi)外知名藝術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常年舉辦繪畫、雕塑、裝置藝術、多媒體藝術展等,并且開展創(chuàng)意研討、學術交流、推行傳統(tǒng)文化生活九雅及生活美學體驗等活動。其中包括何多苓藝術展、成都國際設計周分會場、全球設計師沙龍、中國室內(nèi)裝飾協(xié)會商業(yè)美陳聯(lián)盟第四屆峰會、王琦法國盧浮宮獲獎航拍攝影展、中央美術學院第一、二、三屆軟雕課題研討及展覽等活動。
如今的禾木藝術館已經(jīng)舉辦活動百余場,共接待參觀者30萬余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好評,先后有多家國內(nèi)外媒體進行了系列報道和專題報道。同時,中央電視臺電視劇組與著名導演歐陽奮強執(zhí)導的多部電影電視劇組也到這里取景拍攝。而藝術館作為雙流文化創(chuàng)意名片接待了來自美國、法國、英國、德國、俄羅斯、土耳其等國家和國內(nèi)各地的藝術考察團及國外政府考察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