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長偉
遲來錯過無重逢,且行扁舟渡我,載一帆江雪。
我本就不是個勤奮的人,又不喜歡忙碌,對于錯過的事情,我總說要順其自然。但一場雪讓我頓悟:不是雪到晚,而是我人來遲。
期末考試剛考了一天,就因一場突如其來的飛雪戛然而止,我們暫時放假回家。早晨醒來,想著是假期,我便不急著起床,而是賴在床上看電視。同學突然發(fā)來微信消息讓我起床看雪,我不以為然,繼續(xù)窩在被窩兒里。直到母親出門回來我才懶懶地從窗口向外看了一眼,不料,我一下子被雪景驚呆了!路上的雪已融化得差不多了,樹枝上的殘雪卻美得出奇:零零星星的雪花正從積雪的樹枝上緩緩飄落下來,時間像放慢了腳步,景色也柔美極了。雪填滿了樹枝間的縫隙,整個世界只剩下黑白兩種顏色,如一幅水墨丹青畫。
我呆住了,遺憾漸漸淹沒驚喜。這零星的、漸漸融化的雪提醒著我:我來遲了。
“莫再來遲?!币淮髩K積雪從樹上滑落,掉在地上發(fā)出一聲嘆息,似是對我的責怪。
坐在桌前,翻開作業(yè),我動了懈怠的心思,目光回到眼前漸逝的殘雪上,我想起雪的責怪,于是定心執(zhí)筆,埋頭書寫。
作業(yè)終于寫完了,我放下筆望向窗外,竟看到外面又飄起雪花。我心中暗喜,趕緊跑下樓,與雪花來個親密接觸。雪落在我的掌心、頭發(fā)和衣服上,越下越大,紛紛揚揚,它們輕輕地落在大地上,無聲地消融了。它們用單薄的身軀滋潤著泥土,滋養(yǎng)著將要萌發(fā)的種子。我舒了口氣,所幸,這次沒有遲來。
期末考試還要繼續(xù),我不敢松懈,只是盡最大努力與時間賽跑,我知道,晚一步也是遲。
這一場雪,很大,很美。這一葉扁舟,泛于學海,再不遲來。
教師點評
雪,其實不是好寫的題材。玩雪,未免幼稚狎昵;繪雪,又恐失之瑣碎。本文其實是寫對雪的思考,因遲來而思考,因思考而進步,學習這一題材以一種全新的形式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令人拍案叫絕。
文章是兩重結(jié)構(gòu),第一重是賞雪的故事:同學喊“我”看雪,懈怠的“我”耽誤了賞雪的最佳時機,只見到枝頭殘雪。后來,“我”終于一睹落雪美景,沒有再次錯過。第二重是關(guān)于學習的故事:一個典型的“佛系”中學生在雪的“點化”之下,抓緊時間復習、寫作業(yè)。兩重結(jié)構(gòu)放在一起,便引發(fā)小作者的思考———美景稍縱即逝,唯有全力以赴、爭分奪秒,才能捕捉到最美的風景。
(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