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杰
(六盤水市人民醫(yī)院 貴州 六盤水市 553001)
當前臨床中治療甲狀腺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手術治療,但是常規(guī)手術治療創(chuàng)傷大,對患者機體有較大的損傷,不利于患者的預后,術后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發(fā)展,甲狀腺腺葉手術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著手術創(chuàng)傷小、安全性高等優(yōu)勢[1]。本文對我院收治的甲狀腺疾病患者實施了甲狀腺腺葉手術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5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法分為兩組。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且本次研究已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對照組75例患者中,男31例,女34例,年齡在17~74歲,年齡均值為(44.8±9.3)歲;觀察組75例患者中,男 32例,女 33例,年齡在 18~76歲,年齡均值為(45.2±9.5)歲。兩組患者進行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的對比,差異較小(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傳統(tǒng)手術治療,離斷患者甲狀腺內的靜脈血管,按照順序對懸韌帶、上極血管、下極血管進行處理,然后切斷峽部,將喉返神經(jīng)充分暴露在外后,將腺葉切除。觀察組患者接受中間入路甲狀腺腺葉手術,內容為:使用超聲刀將頸白線切開,使器官充分暴露在外,牽開頸前肌群,然后切開甲狀腺假被膜,讓兩側的腺葉充分暴露在外,使用分離鉗將頸前肌群拉開,讓甲狀腺充分暴露在外,使用超聲刀將其切斷,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甲狀腺次全切除或腺葉切除,給予經(jīng)乳引流管置入,最后將切口進行縫合處理[2]。
1.3 評價指標 顯效:治療15d內臨床癥狀基本改善;有效治療16~30d內臨床癥狀有一定改善;無效:治療30d后臨床癥狀沒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統(tǒng)計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以及術后住院時間。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數(shù)據(jù)錄入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年齡、住院時間等計量資料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治療總有效率等計數(shù)資料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
2.1 對比兩組的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7.33%,相比之下,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更為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一。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手術時間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手術時間均較短,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二。
?
?
開放式甲狀腺切除手術是當前治療良性甲狀腺疾病的常用方法,盡管經(jīng)過了不斷的完善,但是常規(guī)手術仍存在許多缺陷,例如手術創(chuàng)傷大、術中出血量多、并發(fā)癥多等,對患者的術后恢復產(chǎn)生了不利的影響。甲狀腺腺葉切除彌補了常規(guī)手術的不足,有著較高的安全性,能夠提供更加清晰的手術視野,降低對患者的傷害,有著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3]。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臨床療效更為顯著,且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手術時間均較短,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與常規(guī)手術治療相比,甲狀腺腺葉手術的治療效果較好,能夠簡化手術操作,有利于縮短治療時間,減少對患者的傷害,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有著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對良性甲狀腺疾病患者實施甲狀腺腺葉手術,有著較好的臨床療效,可簡化手術操作,有利于縮短治療時間,值得應用于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