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劉衛(wèi)的散文

      2019-05-06 16:49:42
      西部散文選刊 2019年4期
      關(guān)鍵詞:馮至老師

      在錦林且行且吟

      盛夏的鹿城(包頭)剛剛下過幾場透雨,瓦藍的天空,愈加俊秀了。與之相襯的,是大地上一塊斑斕疊翠的位于青山路一側(cè)的“錦林公園”。

      鹿城的景觀公園多如繁星,比起勞動公園、八一公園、人民公園這些“老字號”,錦林還是“小字輩”;比起賽罕塔拉城中草原、五當(dāng)召、南海湖、小白河濕地、黃河大橋等這些“大明星”,她內(nèi)斂低調(diào)、不露聲色,有著自我的寧靜與安詳。

      今年,園里又引進好多種花卉:紫氣東來的勘察加馬鞭草;玲瓏秀巧的金魚草;改良矮化的蜀葵;少年即相識的蓖麻;靜塘成一碧的睡蓮、荷花……或開闊一隅、或廣鋪花壇、或安臥伏波、或植于道邊,晨光熹微,游走沐浴在霞光里,許一個美麗的心愿,讓美好的一天如水般飄逝……

      錦林,在彼此朝暉夕陰的迎接和告別中,我們默默地注視著,關(guān)懷著,凝露成珠、摘葉做笛、喚鳥為友、捧雪如壺。四季的錦林,打開了我的心門戶牖,尋覓屬于我們共同的流吟緋句……歲月仿佛一首詩,你是我的風(fēng)景,我就是你的詩行。每每徜徉在樹叢、溪畔、花間,那一層層大自然的底色,就是最動人的篇章。

      在這動人的背后,園丁是最忙碌、最辛苦的,大約從春分起,他們又開始新一輪的修枝剪葉、種樹栽草、防蟲打藥、疏塘清淤、嫁接果木……四季悄悄地走過,陽光把他們的臉膛曬得黑里透紅,最接地氣。雨水、雪水、汗水,澆灌了這片茂盛的叢林,春風(fēng)、秋風(fēng)、行風(fēng),吹拂著這片花的土地。

      安住在錦林周邊的人是幸福的!出門不遠就能踏入一片詩情畫意的叢林。清晨,老老少少,三五成群,或疾走、或漫步、或起舞、或放歌;傍晚,爺爺領(lǐng)著孫子,媽媽帶著女兒,看著晚霞,閑庭信步,可小坐、可嗅花、可戲水、可臨亭……尤其是雨后,伴著濃濃的油松味兒,參雜著花草和泥土的香氣,人生的樂趣還有什么比這更明澈愜意的呢?我有這樣的回味——

      松露生氤氳,夏夢結(jié)葳蕤

      淡墨皴天幕,酷暑跡難追

      泥香潤后聞,心靜再無誰

      野曠寂寂林,漸覺秋意歸

      忽然間腦洞大開,原來中國文人的心是“野”的。儒釋道之間有仰望、有爭訟、有妥協(xié),更多的是交融,共同書寫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但字里行間最讓人感到心儀陶醉的還是那股子“山林氣”:“采薇”的哀,“山鬼”的憂,“洛神”的悵,“桃花源”的隱,“滕王閣”的志,“赤壁磯”的夢……無不在自然中跌宕、升華和消散。

      百姓自有百姓的安穩(wěn)法。大伙兒邊走邊聊,開開玩笑、倒倒苦水,彼此安慰、互相體己,這不就是現(xiàn)世的安穩(wěn)嗎!有收獲的今日必有付出的過往,有喜悅的心情也必經(jīng)歷痛苦的選擇,我們都在悲喜交加的人生中起承轉(zhuǎn)合,哪有對錯?清晨帶露的玫瑰與夕陽下?lián)u曳的狗尾草都令我艷羨,不知不覺中對萬物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一年一秋色,不忍露沾衣。秋天的錦林愈發(fā)美麗,宛似少婦成熟而動人。密匝匝的層層秋葉覆蓋著青山腳下這塊沃土,秋風(fēng)過處,沙沙聲伴著鳥鳴,一陣陣升起又遠去。

      冬天到了,錦林的午間時光尤為讓人珍愛。無風(fēng)的日子里,大可斜坐在光禿禿的長椅上,冥想自己就是一老翁,瞇起小眼睛,假裝養(yǎng)養(yǎng)神兒,陽光就這樣直射下來,開始的時候,臉上還覺得有些癢,后來竟有些生疼了,豈不快哉!

      冬日的清晨必不可錯過,若是遠處的陰山下一些薄雪就更好了,于是有了這樣的景象:

      冬林復(fù)嘯嘯,南枝有鵲巢

      鵲迎東霞去,煞如披金鳥

      北地壯初曙,西月未盡消

      環(huán)宇靜無言,陰山雪寂寥

      臂挽著錦林的青山路車少路寬,從包頭青山區(qū)一直通到東河區(qū)。有一年過年,大雪過后,天空放晴,我們的車沿著青山路由東向西行駛。走過錦林,陣陣松濤伴著陰山皚皚的白雪,讓人驚艷不已,誰說冬日索然,且聽我一段《雪后復(fù)晴吟》:

      晴車馳道南,陰山坐朔邊

      同心期意暖,春雪又生寒

      道遠無盡意,澄澈云自散

      問君把盞日,相約在花間

      那就讓我們相約在錦林的春色中,在走過繁蕪的夏、豐腴的秋、意境里的冬之后,再一次和春握手,錦林的春天充滿著詩意:

      松塔出青原色紫,梨花一樹落地白

      飛絮漫蕪如霜雪,鑒湖明鏡凝天籟

      刀刀新柳爽爽意,萌萌淺草燕歸來

      塞北春遲沁芬涼,鹿野清氣入我懷

      就這樣一路且行且吟吧,即使最平凡的歌者,也愿意用最詩意的眼睛去看待生活。輾轉(zhuǎn)輪回中,希望光陰的手掌,繪制出動人的格畫,還我以歲月的深情。

      四季的錦林,讓我感受到世間的清涼,更讓我懂得了人生的溫暖。

      人流里的溫暖

      前年冬天,老母親不慎把腿摔傷,做了手術(shù)。

      病愈出院后,她越發(fā)蒼老了。于是,她多了一個習(xí)慣,每當(dāng)孩子們離開時,她囁喏著,拉著手吻個不停,我們也安慰著她,再多待一會兒。

      又一個冬天到了。

      一次,保姆回家休息,我陪了她一晚。第二天早晨,白茫茫的大雪覆蓋了天與地。吃罷早點,我要上班走了,母親又拉著我的手吻個不停。我蹲下來跟她貼臉,感覺更明顯的是她身體的孱弱和離別的不舍。此刻,我只能讓這短暫的溫存積儲于親情的慰藉中,讓母親心中踏實些、再踏實些。

      出門了,雪路濕滑,又是上班早高峰,公共汽車走的很慢。人們穿著厚厚的冬裝,在車廂里簇擁著。男男女女都在盯著手機,不想留意車內(nèi)的擁擠,不知是誰,在車窗的冰花上刮出一個心形,我也正好“眊眊”外面的世界。

      路過一小學(xué),小女孩與媽媽正在道別,媽媽俯下身,親著那心中最可愛的小臉蛋,小女孩好像被媽媽輸入了能量,笑得開心極了,透過車窗的這顆“心”,我也笑了。

      公交車行至中央廣場,他們有的在等紅綠燈、有的在買早點,有的在找車位,還有一些個職場美女打開小鏡子做最后的“補妝”。車在一個紅綠燈前停下來,一對男女匆匆走過,到了路頭,他們又要各分東西。他們快速親吻了一下,沒有絲毫遲疑、留戀,反而平添了幾分篤定,然后揮手告別。

      人的一生中,每一次的離別與重逢,總是要伴隨歡喜和憂傷嗎?

      媽媽的吻、母女的吻,還有那對戀人的吻,它們讓這個冬日的清晨溫暖而堅強!

      每一次離別仿佛就是一次死亡,那就把相逢當(dāng)做重生吧,就像今天,大雪和土地的親昵,就像即將到來的春日,葉子與枝丫的歡聚。

      公交車慢慢啟動了,我看著車窗外,街上的人依舊川流不息。

      牽手旅途的精彩

      匆匆歲月里,人們總是在希望中漸感絕望,在絕望中看到希望。蘇東坡說,人生如夢;也有人說,歲月如歌。

      ——題記

      1997年,在北方鹿城,一顆小星星從天上呱呱墜地。

      這是植樹節(jié),我興奮的心情難以言表。正午時分,從醫(yī)院奪門而出,天空忽然飄來濛濛細雨,打濕了我的頭發(fā)、臉頰。連眼睛也模糊了,干燥的空氣倏地有了絲絲涼潤。一溜小跑到林蔭路上離醫(yī)院最近的電話亭,一個接一個告訴家人、好友……初為人父,這是我人生中一次獨特的欣喜與感動!

      女兒,成為我生命中的一環(huán),從此有了無數(shù)期待、考驗和“甜蜜”的煩惱。父母是最無私的,當(dāng)我洗著如山般堆積在一起的大尿片、小衣服累的直不起腰的時候,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前一陣子收拾家中雜物,還翻出女兒12歲時寫給她的一首小詩:

      立志當(dāng)須早,吾女當(dāng)自強。

      穎慧加堅毅,定能成棟梁。

      首要學(xué)做人,恭儉讓溫良。

      其次要成事,泰山石敢當(dāng)。

      讀書重在讀,雙目契十行。

      百藝不壓身,淺嘗須謹防。

      路遙知馬力,自信加鞭長。

      善忍識榮辱,取舍有妙方。

      須眉一腔血,巾幗又何妨。

      但求方寸間,鯤鵬展翅翔!

      現(xiàn)在,多念叨幾句,她就戲謔我是“碎嘴子”。

      2010年深秋,父親永遠離開了我們。老兩口吵吵鬧鬧一輩子,沒人吵了,老母卻黯然神傷、不能自已。悲慟如腸斷,此事古難全。我在《四十感遇》中記錄了這段“心似灰白一般”的日子:

      追父影之遠逝兮,猶音容以目前。

      感光陰之暫留兮,哀愛親以長吁。

      掩涕淚之今夜兮,存大愛以自新。

      供香華之映燭兮,表綿綿以無期。

      憶抗美之前線兮,彰家國以大義。

      唱玉和之樣板兮,吭慷慨以主義。

      遭惡犬之迫害兮,忍大辱以正義。

      拓晚晴之翰墨兮,抒心香以仁義。

      思乃翁之堅毅兮,侍病中以明義。

      悲朔氣之凜冽兮,近不惑而郁悒。

      生死尋常事,心海盡詩情。生命中的體驗和感動是最珍貴的,那是成長中動聽的音符,也是對人生深切的詠嘆,如破繭、如拔節(jié)、如撫冰,從懵懂走到昂揚,從迷茫開始清醒,從淺薄駛向深沉,亦從熱切回歸冷靜……

      那是我初中時候吧,一天家里停電,母親點上了蠟燭。我剛寫完作業(yè),收音機也聽不成了,干點什么好呢?夜,在搖擺的燭影下越發(fā)靜謐。我把目光投向書架,范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深深地吸引了我。“搬開”歷史——金戈鐵馬的光影、簡明通達的道白、客觀坦然的態(tài)度、直抒胸臆的評價,讓我沿著秦漢一直“走”到盛唐,不知不覺,已讀完書的一大半。母親喊我睡覺,我似乎還有些戀戀不舍。史載的千秋,第一次讓我如此著迷。

      父親喜歡書法,從小受他的熏染,我看著也想涂兩筆。他告訴我,臨帖是習(xí)書的第一步,“要先與古人合,再與古人離”!我先學(xué)柳體,一開始歪歪扭扭的,練一會兒,手就酸了,幾天下來,覺得毫無長進便沒了斗志。父親鼓勵我,要持之以恒!父親每天下班都是在家里水泥地上蘸水練習(xí),不分寒暑,每天如此,我這才哪到哪???那本柳體字帖首字是個“守”,寶蓋頭上的一點兒,足足練了一個月,終于覺得有點模樣了。

      后來,我開始學(xué)練顏真卿的《郭家廟碑》,開闊雄渾的背后,是大唐王朝的氣勢雄渾。每當(dāng)臨出相像的筆意,就隱隱感覺到我與顏師的通心會意了。

      電大剛剛畢業(yè)后有一段閑散的時間,老同學(xué)到我家玩說報紙上有一則酒店招聘啟事,咱們要不要去試一試。我滿口答應(yīng)。我們抱著玩耍的心態(tài),走進了面試現(xiàn)場,結(jié)果還真被錄用了。就是在這里,我遇見了生命中的她,緣分這情事,真是說不清。

      我們終于牽手了,我想把心中所有的詩情畫意都贈給她,怎奈“理屈詞窮”意不盡,只好把一首首李白的詩抄給她。在那時段,只覺得詩仙最能表達我的心意、心境:《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想象;《月下獨酌》空靈;《秋登宣城謝脁北樓》的明麗;就是熟的不能再熟的《靜夜思》《贈汪倫》,也仿佛觸摸到了詩人在幽幽長夜里的輕嘆、桃花潭邊依依惜別的深情……

      人到中年,我失業(yè)了。所謂的“事業(yè)”和“心情”降至冰點??鄲灪褪б庾屛以诤荛L一段時間緩不過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總結(jié)自己的前半生,還是懶字作怪、傲字當(dāng)頭,知是知、行是行。人不學(xué),不知義;人止學(xué),生“油膩”,也許命運中必有此一緣,讓我拿起筆勾勒一幅“自畫像”看清了自己,繼續(xù)前行。

      細細道、慢慢陳,才覺詩意都寫盡,又見薄冰已望春。生命原就是在磨礪和期守中行進,今生今世,我自甘愿做一書生,無論百無一用,抑或穿林打雨。

      我倒覺得人生就是一次旅行,與精彩相逢,與平淡相擁,記下這些深深淺淺的心路歷程,足矣!

      有一份恩情,亙古不變

      這幾年,我們四班這群“豬寶寶”和鐘老師的接觸日漸多了起來。

      一是“寶寶”的寶寶也都紛紛走入象牙之塔,我們有了較多閑暇時光;二則,原來對老師的敬畏感,多已釋懷,距離拉近了,更添了幾分親切與從容。

      人到中年,四十多位同學(xué)的際遇就是四十多篇故事,但出發(fā)的原點都在這大四班,如同一棵大樹,有主干、有枝杈,它迎風(fēng)不倒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個發(fā)達的根系,這個“根”,就是真淳和善良。而這離不開辛勤培育我們的老師,特別是鐘老師,澆灌給當(dāng)初還是稚嫩小樹的汩汩清泉。

      一次小聚上,鐘老師言,這些年最大的感觸是做人做事要“落地”?!奥涞亍币鈳字??是踏實、穩(wěn)重、低調(diào)、靠譜?乃至初心、奉獻、磊落、歸零……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準(zhǔn)確?;叵肴昵埃米约旱那啻号鲎仓覀兊纳倌陼r光,那火花閃耀的分明是“劍膽琴心”。變遷的是歲月,變幻的是心情,升華的是感悟……而唯一不變的是對生活和友誼的真誠與珍重!

      2013年夏秋之際,包頭師專附中89屆4班師生畢業(yè)后首次大團圓,在賽罕塔拉城中草原拉開帷幕。

      那一天,賽罕塔拉的夜空歡快而明媚,在走進銀河系的繁星點點之前,大四班歡聚的號角徐徐吹響,回到我們中間的有五位老師:班主任鐘躍東老師,時任校團支部書記的史繼敏老師,物理課王文清老師,政治課王桂蘭老師還特意穿上了當(dāng)年女兒結(jié)婚時定做的旗袍,溫婉而大氣,英語課陳威林老師,如今他已退休常住天津,恰逢回包小住,當(dāng)同學(xué)們打通他的電話時,他非常高興,愉快地接受了邀請。寫到這里,我還想起歷史課胡大寶、黃小明老師;地理課高愛喜老師;數(shù)學(xué)課孫鵬老師,他們以教彰德、以德顯教,德教雙馨,為我們?nèi)松酆玫谝坏揽圩觾A注了心血。

      那一天,回憶是惟一的行板,喜悅是當(dāng)下的韻腳,伴著美酒佳肴,大家有說不完的話。當(dāng)《兩地書,母子情》的旋律再次回蕩在蒙古包里,我看到鐘老師的表情有滿足、有感喟,又似乎有一點點嗔怨,好像是說這個聚會怎么才來?!為各位老師獻上寶藍色的哈達應(yīng)該是這團圓的高潮吧,他們的眼眶濕潤了,同學(xué)們也是笑中帶淚……

      在賽罕塔拉,你才知道什么是夜涼如水,當(dāng)我們分別時,銀河的星光已同地上的燈火連成一片。

      同學(xué)們?yōu)檫@次團聚也是做足了功課,在詠梅、大鵬、榮榮、秀紅的召集下,能來參加的同學(xué)們擠出寶貴的時間,準(zhǔn)備會就開了三回,集中兩次編排節(jié)目,把一次普通的師生聚會,搞的別開生面、溢滿詩情!這才是鐘老師帶出來的“文科班”!

      且把時光拉回到30年前。

      說起來,我還是插班生,來到四班已是高二的后半學(xué)期。沒過多長時間,就融入這個集體之中。有一次課間操,正逢我值日,生活委員吳全生對我說:有什么困難跟我說……全是一派“大哥范兒”,讓我心里暖暖的。

      轉(zhuǎn)眼到了年底,學(xué)校組織文藝匯演,我們班準(zhǔn)備了兩首大合唱歌曲,一首是《畢業(yè)歌》,一首就是《兩地書,母子情》,鐘老師帶領(lǐng)娃們認真排練,親自上陣當(dāng)指揮,演出時,我們聲部運用自如,慷慨激昂、聲情并茂,“同學(xué)們、同學(xué)們,快拿起力量……”。歌聲如滔滔黃河傾情而出,“淹沒”了眾評委和全場師生,當(dāng)我們捧回一等獎時,同學(xué)們心里洋溢著激動和自豪。

      鐘老師只長我們五六歲,來自呼倫貝爾。有著魁梧的身板兒,濃密的黑發(fā)。上課時穿上他那套咖啡色西裝,簡直風(fēng)流倜儻。他的氣質(zhì)來源于北方男子本有的陽剛與書卷氣的天然融合,粗獷中有細膩,思辨里涵才情。

      很喜歡上鐘老師的語文課,特別是學(xué)習(xí)魯迅先生的小說,他把“狂人”、阿Q、趙老太爺、假洋鬼子、孔乙己……分析得絲絲入扣、入情入理,啟迪我們的文學(xué)批判思維,當(dāng)同學(xué)發(fā)言與課文主旨、人物情節(jié)合拍,他當(dāng)即表揚。此刻腦海又浮現(xiàn)他鏗鏘的話語:“什么是悲???魯迅先生說,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說著,他張開的右手忽然凝為一拳,向下砸去,滿滿的“大先生”之狀態(tài)。他時常吟誦杜牧的《泊秦淮》,一起句,手勢倏地抬起,剛剛還冷峻的眼神里放射出幾縷溫柔的光,讀到句末,那光也漸漸收斂,卻讓人感到無限的哀婉和惆悵,那一定是他心里最柔軟的地方吧?哪位同學(xué)的作文有了進步,他會在空白處做翔實的批注,字跡雄邁而有力。如果出現(xiàn)令他驚喜的句子,鐘老師會以波浪線示之,波浪線時而是怒濤,時而是小溪,一定是他看到我們灼灼其華的喜悅和滿足吧!有時還會朗誦范文給大家聽,分析其布陣,評點其得失……

      那時我有記日記的習(xí)慣。高三第一個學(xué)期結(jié)束時,鐘老師返家之前,寫了一封信給同學(xué)們,是讓蘭文忠讀給大家的,日記里,我寫下了題為《無情未必真豪杰》的感想文章:

      “中午,阿蘭代鐘老師念了他的信,面對‘血淋淋的現(xiàn)實,他只有寄予不羈的學(xué)生富有僅存的真誠和強健。

      “我還能說什么,窗外的雪花象一支歌、似一首詩,平添了幾分蒼白的氣氛,或許會給您創(chuàng)出風(fēng)雪歸人的詩意。我立于此,終究看得太模糊、太模糊。

      “‘無情未必真豪杰,當(dāng)一個熱烈的男兒,心中不僅存有單純的亢奮,而更蘊藏的是人間溫暖的血色,已經(jīng)很充實了,您又將脈脈的河流,在一個冬日用悠悠的歌喉,涌起濤聲。

      “寄予已在我心,這希望如果能化作一道虹,我和同學(xué)們及您也一道上去,看看那天涯的草色,您說好嗎?”

      現(xiàn)在讀起來真是拗口咯牙,當(dāng)時可是豪情萬丈!不得不說,那時候行文的口氣,“魯迅”的很。鐘老師把深深的有愛有暖有鞭策的情懷,以這樣的方式給予我們,字里行間,我依然還能感覺到一個八十年代青年教師的那份厚重與期待!

      還記得一個細節(jié),拍畢業(yè)照時,他特意叮囑攝影師加印的字是“留給未來”。彈指間三十年,三十年后的今天曾是那群青蔥少年的未來。如今很多同學(xué),拿起您當(dāng)年的教鞭,繼續(xù)承擔(dān)起教書育人的重擔(dān)。還有各個領(lǐng)域的佼佼者,為社會發(fā)出自己獨特的光芒。

      忽一日,在電視新聞里看到鐘老師的身影,正對記者侃侃而談全市居民今冬明春供熱工作的部署情況,雖然他已離開教師行列多年,但他一直都在自覺做一個“送暖人”。心有感懷,試韻一首《鷓鴣天·難忘師恩》:

      敕勒茫茫正朔風(fēng),春秋共憶繪鹿城,

      而今卅載心猶在,杏花深處喜相逢。

      問青山、太匆匆,躍檻憑欄再華濃。

      歸來少年曾記否?桃李芬芳蹊自東。

      曾經(jīng)閃念,有多少錦繡江山可閱,有多少錦繡文章可寫,有多少錦繡年華可以蹉跎!前幾天,翻到放翁詩句:君詩妙處吾能識,盡在山程水驛中,不覺中仿佛有濕濕的東西從眼角里涌起。思想需要雙翼,情懷渴望行走,就讓我們再次出發(fā),一起再走三十年!

      此刻,更悟得了那兩個字:落地。

      詩人筆下的詩人

      ——讀馮至先生《杜甫傳》有感

      2007年夏,赴昆明學(xué)習(xí)結(jié)束后,從成都折返,趁著換乘的時間差,游覽了心儀已久的“杜甫草堂”,買了一本馮至先生的《杜甫傳》留作紀(jì)念。雖說十年前讀過一遍,如今重新捧起這本書,不禁再次為馮至先生平緩、質(zhì)樸而悲憫的文字所打動!

      馮至先生被魯迅譽為“中國最為杰出的抒情詩人”,他的現(xiàn)代詩和十四行詩,以沉郁寫實富有哲理的風(fēng)格,佇立于自新文化運動以來的我國的現(xiàn)代文學(xué)之列。他還是我國比較文學(xué)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研究德國文學(xué),特別是巨匠歌德方面著述頗豐。

      他的身世與杜甫頗有相似之處,如幼年時生母去世,杜甫由姑母(馮至由繼母)撫養(yǎng)長大,視如己出。特別是我們能分明感到二人“生逢亂世,不失報國之志;身懷才情,以悲憫觀世象”的那份情懷。先生在敘述杜甫身世時,仿佛是少陵野老的一位至友,真誠而傾情;又似乎是跟隨工部大人的一個如影隨形的鏡頭,默默地注視著這位千古一遇的愛國現(xiàn)實主義詩人,深切地把杜甫的悲與喜、苦與樂、孤獨的憂思、大半生的凄涼不疾不徐地一一道來。

      我想,即使是在千年之后,詩人的感觸和感悟也是相通的,好像是穿越了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杜甫的視線和馮至凝望的眼神隔空交匯,以詩人寫詩人,以詩心換詩心,再貼切不過了。

      “興觀群怨”、“知人論世”、“溫柔敦厚”、“仗劍去國”、“豪放婉約”……中國詩人的風(fēng)骨從發(fā)端而至百代,未有衰也??v觀全書,可知馮至先生是杜詩研究者中的大家,字里行間力透紙背而不著痕跡。讓研究成果濃縮在一部傳記之中,更是別致的紀(jì)念和傳承,隨著先生筆下杜甫生平的起起伏伏,讀者會從心靈深處發(fā)出陣陣嗟嘆與共鳴。

      為何稱杜甫為“詩史”,馮至先生做了詳備的考證、扎實的研究:從最早見于晚唐孟棨(音同“起”)《本事詩》中的記載,到宋人著述中普遍以“詩史”標(biāo)志其詩歌特點;從明代胡震亨“以時世入詩,自杜少陵始”的論斷(馮至不完全同意此觀點)到引述清代洪亮吉《北江詩話》中的論述加以佐證,馮至先生的研究和結(jié)論細、實、周、謹、謙,并且從世界文學(xué)的范圍和角度衡量杜詩是“放射出燦爛的光輝”之地位,是恰如其分的。

      一般來說,一個詩人總是將美好的事物和情愫,訴于筆端、留給人間,老杜則是“千溝萬壑皆入筆,總將心緒訴風(fēng)云”。他“過敏”于時代,以卓越的才華、悲愴的心境為大眾而歌,無論風(fēng)華正茂,還是家國憂思;無論顛沛流離,還是暫安一隅,將自己的行跡與遭遇,幾乎是毫無遺漏地描摹下來。他用徹骨而悲憫的筆觸和詩意,真實地、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大唐由盛轉(zhuǎn)衰的“橫切面”,這是他被稱之為“詩史”的實質(zhì)!馮至這樣總結(jié)道:(杜詩)既有擎鯨魚于碧海,璀璨瑰麗、甚至不易索解的詩篇,也有不費工力、信手拈來的清詞麗句——

      他寫夔州白帝城的雄奇與險惡:江城含變態(tài),一上一回新。

      ——《上白帝城二首》之一

      他寫逃難脫險后的心境:生還今日事,間道暫時人。

      ——《自京竄至鳳翔喜達行在所》之二

      他寫生活衣食無著時的窘境: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

      ——《空囊》

      他寫給好友,請求時任彭州牧的高適伸以援手:百年已過半,秋至轉(zhuǎn)饑寒。為問彭州牧,何時救急難?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絕》

      他懷念李白寫下最感人的夢醒時分:魂來楓林青,魂返關(guān)塞黑……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夢李白二首》之一

      他臨死前病臥孤舟,終不忘的是家國之難:故國悲寒望,群云慘歲陰……戰(zhàn)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

      ——《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

      如果說文字是天空,那么詩歌就是云霧雨電,是太陽、是星辰;如果說文字是大地,詩歌就是花草樹木,是高山和江河!何事不入題?誰人不風(fēng)景?杜甫是眾詩家中舉重若輕的高手,深入淺出的大師,我們駐足在這一幅幅歷史“畫卷”面前,不由得痛徹心扉、發(fā)出追問、陷入沉思……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漢民族的角度來說,缺乏古希臘、古印度那樣長篇的英雄神話史詩,便說中國的詩長于敘情、短于敘事,馮至對這一看法予以駁斥,他從中國古代詩歌的沿革、流變及傳統(tǒng)入手,闡述了我國敘事詩“發(fā)展較晚”、“喜詠事實”、“夾敘夾議(即抒情)”等特點,同時更加凸顯杜詩的歷史地位和巨大貢獻。

      我們總習(xí)慣站在自身所處時代端詳歷史,或評價、或質(zhì)疑,剖析的結(jié)果不免武斷,或缺乏真正的關(guān)懷,也許馮至先生的這本小書,賦予我們讀詩、作文一個新的視角,就是不妨置身于歷史當(dāng)中從前往后看,升華為“望其悲、墮乎淚,察其微、得大觀”的境界!

      “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這是白居易《讀李杜詩集因題卷后》的最后兩句。真切地懷念中華民族這些優(yōu)秀的詩人,他們給予后人的是靈魂的歸宿、生命的棲息。或許我們從馮至先生的《我們站在高高的山巔》詩中亦能找到答案——

      哪條路、哪道水,沒有關(guān)聯(lián)

      哪陣風(fēng)、哪片云,沒有呼應(yīng)

      我們走過的城市、山川

      都化成了我們的生命……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

      猜你喜歡
      馮至老師
      馮至:最徹底的真
      一本書的支持
      做人與處世(2021年6期)2021-06-06 20:33:12
      從“鄉(xiāng)思”的“鄉(xiāng)”說開去
      ——馮至《蛇》的一種讀法
      最美的死亡
      讀者(2018年8期)2018-04-03 04:48:42
      老師,節(jié)日快樂!
      送給親愛的老師
      老師的見面禮
      六·一放假么
      馮至盛名之下貴自知
      做人與處世(2015年7期)2015-06-24 12:40:45
      博覽群書(2013年8期)2013-07-22 14:20:57
      永年县| 临潭县| 泸溪县| 清水县| 东乌珠穆沁旗| 潞西市| 轮台县| 柳河县| 涟源市| 新竹县| 信宜市| 马龙县| 峨边| 偏关县| 乌拉特前旗| 长汀县| 德化县| 新密市| 神农架林区| 梓潼县| 兴业县| 祁东县| 汶上县| 商河县| 洛阳市| 连山| 涪陵区| 平乡县| 麻城市| 方正县| 格尔木市| 舟曲县| 新巴尔虎左旗| 沾益县| 迁西县| 湘潭市| 运城市| 遵义市| 太仓市| 遵义县|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