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
我的鄉(xiāng)愁是一棵樹。
一棵盤根錯節(jié),虬曲蒼勁的古槐,一顆世上無人知其確切樹齡的樹。樹身的鐵牌上只記載樹齡約百年。斯人已去,古老的村莊早已拆得無影無蹤。佇立在眼前的是一住宅區(qū)邊上的植物園。紅的櫻桃,綠的芭蕉,奇草怪花,千奇百種。然一切都視而平俗,只有這棵兩人合抱才閉合的參天大樹,像一位老者,一位圣人,俯視著新奇世界,古老、濃郁、沉香,讓人回味無窮。
古樹旁是一小街口,我那消失的家就住在小街的左側(cè),第一個土坯樓墻,長滿麥芽的低矮的小門樓里。小街很小,東西長不過百十米,住著十幾戶人家。古老的房屋高低不平,樣式迥異。土街兩邊高中間低,低處是下雨天的河流,雨水自西向東或急或緩地從各自門前流淌。小時候每到雨天,我和伙伴兒們傻傻的拿著竹籃放在街中低洼處攔水捕魚,引來大人們的傻笑。能有魚嗎?
古槐枝根粗壯,雖然粗糙卻堅挺地伸向空中。其中一條像壯年腰身粗的樹干,平行伸向東方,一座生銹的大鐵鐘吊在樹干上,同樣生銹的鋼條已深深的勒進(jìn)粗壯的樹干里。一條胳膊粗的鐘繩飄在鐘下,清脆的鐘聲每天都響幾遍。
我的鄉(xiāng)愁是我的離開世界的父母、爺爺奶奶、父老鄉(xiāng)親!
清晨朦朧的晨光中,午后陽光高照的烈日下,總有一個高大、魁梧、健壯的身影站在古槐下,雙手拉起鐘繩,咣、咣、咣地拉敲起洪鐘。鐘聲震耳欲聾,鐘聲響徹古樸的村莊。之后,老、中、青男女勞力會陸續(xù)聚集到古槐下的空地上??镐z的,拿锨的,提榔頭的,像波浪像河流,匯聚到這里。有的蹲下掏出旱煙袋,有的拄著鋤頭相互砸牙;等待,等待隊長分工……
母親身體虛弱,半裹的小腳終日里不停地東奔西走。因?yàn)樾置枚?,日子難,吃不飽穿不暖;愁的她中年已滿頭銀絲。割菜割草,每天背來家?guī)状蟀?,然后坐在古槐下分揀著。菜與草,把能吃的留著人口吃,把不能吃的,分給豬、羊、鵝、鴨。開春,古槐會開滿樹的小白花,花期很短。母親盼著花落后會收獲好多的槐米。槐米是一種特殊的染料,會賣錢。每到這個季節(jié),母親會和小街上的嬸子大娘拿著掃帚,簸箕,小心翼翼地掃起滿地的槐,然后收集到一起。等曬干后會拿到鎮(zhèn)上換一筆錢。然后她們會買回些豆渣子,玉米渣子,支起大鐵鍋開煮。一邊煮一邊會摻進(jìn)青蘿卜苗子。
大鍋底的柴火燒的啪啪作響,火舌舔著鍋沿躥出鍋臺。小街上所有的都餓得面黃肌瘦,皮包骨頭的老人孩子會圍坐在大鍋旁,期待著能吃上頓飽飯,一頓甜美誘人的菜豆腐。
我的鄉(xiāng)愁是那青磚黛瓦的磨房碾屋。
磨房碾屋坐落在古樹右邊,兩間破舊的古青磚房,一間是碾,一間是磨。南邊是同樣破敗且殘磚斷瓦的青磚大門樓,大門樓里一側(cè)有一廂房里面住著一位老奶奶。村上人都叫她涯頭五奶。這是原生村上的富農(nóng)。解放時,家里人跑的跑,竄的竄,就只剩下這一個老奶奶和這一門樓,一磨房。青磚門樓再往東就是一大涯頭,涯頭下水塘,村上人叫東灣。
慈祥的五奶奶從我記事起就每天在東灣邊轉(zhuǎn)悠,看管村上所有的孩子。不讓小孩子下水,生怕會淹死人。她拄著拐杖,見了我們會不停的嘮叨:這水深有妖,水怪,專吃小孩兒,沒有大人看著小孩子可不能沾水邊,一沾灣邊,水怪就拉小孩下去……
記得1964年的洪水把莊稼沖了個精光,滿街的人都斷了飲。一個月黑風(fēng)高的夜晚,我隨父母坐在古槐下的石綠磚上哀嘆。看深邃的夜空,看黑黝黝的樹冠,還有樹上的洪鐘。洪鐘已好久沒人敲,人也沒勁敲。坡里澇的也沒有農(nóng)活,更沒有收成。
這時從青磚門樓里走出一老者,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來到樹下。在父母中間坐下,連嘆息聲都沒了力氣,老奶奶平時咳嗽,她在父親耳朵根嘀咕了半天,然后拉起父親,朝她青磚門樓里走去……
后來我才得知,老奶奶拉著父親去她住的廂房地下挖出了一壇子銀元,讓父親偷著出去換錢,然后買回四袋糙米,幫一街人度饑荒。
還有那磨房碾屋,是五奶家祖上傳下來的。不光村上人來碾米磨面,就連鄰近幾個村的鄉(xiāng)親們都來使用。
磨房里一盤石磨,雖然是土地面,卻被人腳步踏的溜光溜光的;碾屋里是一盤滾子碾,碩大的圓形磨盤上一大石滾子咕嚕、咕嚕不停的轉(zhuǎn)。小時候聽?wèi)T了這種熟悉的碾子聲,聲聲入耳,更像一種敲心的樂聲。
夜深了,磨房消停了后,五奶奶會叫出母親同她一起去磨房打掃磨盤上、滾子上沾住的點(diǎn)點(diǎn)滴滴的面粉粉、糊糊。用笤帚掃、用鏟子搶,生怕漏下一點(diǎn)能吃的東西。五奶奶手舉著煤油燈,和母親一起趴在磨盤上,尋覓著能填牙縫的,能養(yǎng)活我們的像金子一樣的糧食。
我的鄉(xiāng)愁好多好多。
鄉(xiāng)愁是什么?是我那消失的村莊?搬走的親人鄉(xiāng)親?是那已各奔東西的兒時伙伴?是那養(yǎng)育我的鄉(xiāng)野土地?是那捉魚摸蝦的東灣?是寒冬酷暑為生活的奔波?是那風(fēng)餐露宿的求學(xué)之路?是那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撕心裂肺的感受?
父母在,人生便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歸途!
雖然那洪鐘已不在,雖然樹干更枯老,然而它卻記錄著消失的一切……
鄉(xiāng)愁,是一棵樹!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學(xué)會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