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楠,楊 耀,孫 英
(1.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呼和浩特 010051;2.內蒙古尚清環(huán)??萍加邢薰荆艉秃铺?010020; 3.呼和浩特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站,呼和浩特 010051)
呼和浩特意為“青城”,是內蒙古草原的腹地,素以藍天、白云、空氣清新而著稱,每年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到此度假休閑。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及城市交通機動化的加速發(fā)展,機動車尾氣污染已成為城市居民近年來最關心的問題[1]。本文通過對呼和浩特市機動車的保有量、主要干線上運行汽車流量、市內各種車型比例及城市固定污染源排放狀況進行詳細調查,計算了本市汽車尾氣的排放分擔率,分析了汽車尾氣的污染對青城大氣環(huán)境的影響,為今后本市大氣環(huán)境治理提供了科學的依據(jù)并對呼和浩特市大氣污染治理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決方案。
盡管呼和浩特市的主要干道除天然氣公交車外,全市現(xiàn)已設有公共自行車120 個租賃點,地鐵也已經(jīng)進入城市規(guī)劃階段,使人們的綠色出行更加便捷,然而,截至2014年6月,該市仍有客運出租車6 228 輛。2012-2014年,呼和浩特市的機動車保有量顯著增加,截至2014年底,公共交通及民用轎車已達74.98 萬臺,年均增幅為13.7%。呼和浩特市2012-2014年機動車保有量增長趨勢如圖1所示。
圖1 呼和浩特市2012-2014年機動車保有量
呼和浩特市道路面積由2009年的1 520 萬m2增長到1 949 萬m2,道路長度由2009年的568.8 km 增長到770 km,已形成“八橫十縱一快速”的城市道路交通體系,并與二環(huán)路、繞城路共同構成本市城市道路主骨架,大大提高通行能力,方便市民的出行。
根據(jù)2012-2014年呼和浩特市機動車保有量以及車型比例,筆者選擇了本市的五條交通干線:新華大街(由興安北路—騰飛路)、成吉思汗大街(通道路—興安北路)、興安北路(烏蘭察布街—海拉爾東街)、烏蘭察布街(呼倫路—昭烏達路)和騰飛路(四緯路—新華大街)。然后,對這五條主要交通干線的平均車流量(輛/h)進行分析,如圖2所示。
圖2 呼和浩特市主要路段2012-2014年的平均車流量
選取車輛高峰期時段觀測,早、中、晚時間為:7:30—8:30、11:30—12:30、17:30—18:30,每條路段隨機布設多個觀測點,目測各個測點每分鐘通過的車輛平均數(shù),然后按模比擴大到小時,最終得出平均每小時的車流量。根據(jù)呼和浩特市車管所提供的5 條主要干道歷年的平均車流量數(shù)據(jù),2012年全市平均車流量為2 374 輛/h,2013年為2 805 輛/h,各路段平均增幅17.6%,到2014年已達到3 444 輛/h,平均增幅23.1%,烏蘭察布街增幅達到了31.5%。
圖3 呼和浩特市的機動車車型比例(%)
呼和浩特市的機動車車型比例如圖3所示。其中,汽油轎車所占車流量比例最大,為68.7%,摩托車為10.03%,占比最小的是中型汽油車,只有1.33%。
每種大氣污染物質都可能來自多種污染源。例如,CO 可能來自工業(yè)廢氣和石化能源燃燒,也可能來自機動車尾氣排放。污染源分擔率,是指研究區(qū)大氣中的顆粒物由各個發(fā)生源所提供給它的質量(或濃度)所占該地顆粒物總質量(或總濃度)的百分比,可以量化某種大氣污染物中各個污染源的貢獻。
首先,根據(jù)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及調查資料計算出呼和浩特市機動車源污染物排放量QAK。通過提取各個監(jiān)測點的道路長度、車流量、車型比例以及各類車型的排放因子,估算出測點控制范圍內的污染物排放量[2]。運用加權平均求出呼和浩特市單位路段污染物排放量,再與該市道路長度相乘,即可估算出機動車污染源排放總量QAK。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QAK為機動車第k種污染物的排放量,t/a;Pij為第i個監(jiān)測點位、第j種車型的車流量,輛/d;Li為每個監(jiān)測點位控制的道路長度,km;Ekj為第j種車型、第k種污染物的排放因子,g/km;L為呼和浩特市道路總長度,km。
市區(qū)機動車污染排放分擔率,即機動車尾氣污染物排放的總量與當?shù)卮髿馕廴疚锱欧趴偭恐?,其計算公式為:式中,η為機動車尾氣的分擔率;Qa為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Qt為當?shù)匚廴疚锱欧趴偭俊?/p>
大氣污染的來源包括工業(yè)排放、自然源、移動源等生成的污染物,而排放因子有很多影響因素,如運行期限、行駛狀況、燃料、保養(yǎng)狀況等,所以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需要用機動車排放因子求得。研究機動車尾氣排放因子的模型一般有如下幾種,它們由不同的開發(fā)機構研發(fā),適用于不同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排放因子模型匯總
MOBILE 模型在1977年由美國環(huán)保局研發(fā),用作研究機動車的排放因子,適用于計算機動車的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因子。2000年,美國環(huán)保局還研發(fā)了第六代MOBILE 模型,它能夠考慮不同機動車的差異性,更加符合實際。
相對MOBILE 模型而言,COPERT 模型對數(shù)據(jù)要求不高,可以計算不同的地方、路況和機動車運行條件下的排放清單,多用于數(shù)據(jù)標準和排放控制不健全的國家。IVE 模型的特點在于可以顯示實際的排放情況。加利福尼亞大學利用機動車速度及加速度與機動車的尾氣相關聯(lián),輸入實際的道路參數(shù),可以得到機動車較為準確的排放因子。CMEM 模型與其他模型不同點在于可以求出排放量和消耗燃料的量,適用于各種輕型的機動車,而且在機動車的各種運行條件下都可以計算。
MOBILE 模型研究了機動車在各種環(huán)境情況和行駛情況下的排放因子,將機動車分為8 類,為得到更加準確的數(shù)據(jù),計算中還考慮到溫度、濕度等外界因素變化并進行修正。清華大學曾經(jīng)運用MOBILE 第五代計算了國內典型城市的機動車排放因子,本次研究借鑒清華大學的實際調查結果,得到了機動車各車型實際排放因子,如表2所示。
表2 我國機動車實際排放因子計算結果
根據(jù)確定的計算方案及調查數(shù)據(jù),由式(1)與式(2)求出2012年和2013年機動車尾氣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的排放量以及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分擔率,結果如表3所示。
相比于2012年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有明顯增加,CO 排放量增長了18.63%,NOx排放量增長了17.54%,HC 排放量增長了18.17%。由此可見,雖然石化燃料質量提高了,以天然氣為燃料的車輛數(shù)量也在增多,但是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依舊呈增長趨勢。
表3 2012-2013年呼和浩特市機動車機動車污染物 排放量及分擔率
將機動車呼和浩特市各類型機動車分為7 類,分別計算每種類型的排放量及其分擔率,如表4所示。
表4 2013年呼和浩特市各車型排放量占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比例
在CO 排放量中,汽油轎車占到89.89%,摩托車占4.53%,兩者占比超過90%,是機動車CO 排放的主要車型。NOx排放中,汽油型轎車和重型柴油車占比超過80%,成為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車型。在機動車HC 的排放中,摩托車與汽油轎車占比大于90%,是機動車碳氫化合物排放的主要來源。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機動車尾氣污染的控制迫在眉睫。當前,可以使用無鉛汽油代替有鉛汽油,提高發(fā)動機使用壽命,從而降低CO 和HC 的尾氣排量;使用綠色燃料,如甲醇汽油和美國研發(fā)的大豆柴油等,能夠減少發(fā)動機工作時污染性氣體及煙塵的排放量;改善發(fā)動機的工作性能,調節(jié)化油器、進氣系統(tǒng)、點火系統(tǒng),改善燃油性能,增添廢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使燃油充分燃燒,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外部凈化,一般方法是在機動車排氣管添加裝有催化物的轉化器,將排出的尾氣轉化為清潔氣體,最后 排出。
在機動車尾氣污染控制方面,不僅要加強技術改造,也要加強法律建設,增大環(huán)境監(jiān)管力度,加強道路污染治理相關法律建設,提高對現(xiàn)有機動車排氣污染的抽檢頻率。
2013年,呼和浩特市機動車尾氣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總量分別為67.67 萬t、3.92 萬t、9.72 萬t,計算得出氮氧化物的分擔率為24.47%。各類車型CO 排放量的分擔率中,汽油型轎車占到所有車型的比例為89.89%,摩托車占到4.53%,微型汽車以及中型的汽油車占1.13%和1.66%。它們所產生一氧化碳的量,是呼和浩特市機動車CO 總排放量的97.21%。對于NOx排放量的分擔率,汽油型轎車占比最高,為50.90%,重型柴油車占30.96%,中型柴油車分擔率為7.47%,它們占呼和浩特市機動車NOx總量的89.33%。對于HC 排放量的分擔率,汽油型轎車、摩托車和重型柴油車的排放量占呼和浩特市機動車HC 總量的92.99%,是城市道路的重要污染源。所以,汽油轎車、微型汽車、中型汽油車是CO、NOx、HC污染物中占比最大的,成為大氣中NOx的主要來源。
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呼和浩特市機動車的保有量逐年增長。2015年初,呼和浩特市機動車保有量已經(jīng)突破80 萬輛,導致汽油轎車、微型汽油車和中型汽油車的比重逐漸增加,加之部分路段高峰期車輛擁堵,使得尾氣排放量在大氣污染物中的比重大幅增加,例如,新華大街路段中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大于其他路段,空氣質量比其他路段差,出現(xiàn)機動車尾氣污染嚴重的狀況。
重視并解決尾氣污染問題是城市居民安居樂業(yè)的前提,有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平衡,這也是城市健康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作為個人,要積極使用新能源汽車,使用以天然氣、電能、氫氣、液化石油氣、醇類等非常規(guī)車用燃料作為動力的新型機動車,鼓勵使用公共汽車、自行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私家車的使用量,降低大氣污染,保護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