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瑩
(遼中區(qū)人民醫(yī)院兒科,遼寧 沈陽 110200)
小兒免疫功能低下,發(fā)育不全,因此容易生病,兒科病房中有大量重癥患兒,這給護理人員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由于患兒的生理特征,在護理工作的中存在很大的風險和難度,準確掌握小兒的病情,及時采取合理的治療措施才能控制疾病的發(fā)展[1]。在此基礎(chǔ)上,還需要周到細致的護理,才能促進小兒康復。因此需要在小兒臨床護理中運用合理科學的評價方法,有針對性的進行護理措施,才能改善預后,為患兒的成長和發(fā)育保駕護航[2],本文主要探討危重病護理評分法在小兒臨床護理中應用的可行性,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對象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兒科收治的80例危重病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40例患兒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4個月~11歲,平均(5.7±1.8)歲。觀察組40例患兒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6個月~10歲,平均(5.2±1.4)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都進行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病情變化和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增加癥狀監(jiān)測頻率,做好并發(fā)癥的預防措施,對于可能會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要提前做好處理預案。觀察組患兒則在此基礎(chǔ)上,應用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通過比較小兒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3]。評分方法和等級如下:評分>80分,病情對較輕,無病情惡化,復發(fā),并發(fā)癥的危險,常規(guī)護理即可。評分在71~80分,病情相對嚴重,需送入重癥監(jiān)護室,對病情進行檢測和護理。評分≤70分,病情危急,除了加強病情監(jiān)護,隨時做好搶救的準備措施。根據(jù)不同病情等級,干預度也有一定差異,需要分層管理,同時根據(jù)工作人員的經(jīng)驗和能力,合理分配護理工作任務[4]。
1.3 評價指標: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和患兒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
1.4 評價指標:本次研究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用SPSS 21.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進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對比:觀察組患兒的總有效率為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的總有效率77.50%,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效果對比(例)
2.2 兩組患兒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對比:觀察組患兒家長的總滿意度為90.00%,顯著高于對照組家長的總滿意度80.00%,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對比(例)
小兒的生理情況特殊,所以患病時病情復雜,反復無常,且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往往難以做出判斷,所以準確判斷患兒的病情,在此基礎(chǔ)上,還需要周到細致的護理,才能促進小兒康復。因此則需要采用小兒危重病護理評分法,對病情進行準確科學的評估,才能為臨床護理和治療提高參考價值[5]。在小兒的臨床護理中,根據(jù)患兒的危重評分制定出有效的護理方案,可以及時了解病情的發(fā)展,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及時調(diào)整護理干預方案和治療措施,及時做好準備工作,對于突發(fā)的緊急情況有預案處理,可以提高搶救成功率[6]。
小兒危重病評分的指標獲取容易,操作性強,涵蓋了患兒的各項生理指標,也包括了患兒的生命體征,意識等,可以準確評價患兒的健康狀況,為臨床護理提高全面的指導,促進預后的改善,正確確定護理等級和患兒護理問題,使護理具有針對性[7]。除此之外,隨之掌握患兒的危重程度,隨時對護理計劃進行修正和優(yōu)化,不斷提高護理質(zhì)量。小兒危重病評分可以將患兒危重程度做一個量化處理,符合率較高,同時也是對護理資源最合理的分配[8]。本次研究結(jié)果也表明在小兒臨床護理中使用危重病護理評分法可以顯著提高患兒的護理有效率,同時也顯著提高患兒家長的滿意度,具有很大的臨床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