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楠
(遼寧省朝陽市第二醫(yī)院婦產科,遼寧 朝陽 122000)
本文將以我院所收治的60例卵巢癌患者為臨床研究基礎,評價分別采用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和紫杉醇脂質體治療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共收治復發(fā)性卵巢癌患者6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將其平均分為研究組(n=30)和參照組(n=30)。研究組患者中,最大年齡50歲,最小年齡31歲,平均化療流程(6.02±0.20)日;參照組患者中,最大年齡52歲,最小年齡30歲,平均化療流程(6.12±0.21)日;兩組患者年齡以及化療流程對比,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皆為復發(fā)性卵巢癌;②經過卡氏評分(Karnofsky),分數>60分。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異常、血液病癥;②參與研究前半年進行紫衫類藥物治療。
1.2 方法:研究組患者治療流程如下:①第1日,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注冊證號H20130650)藥物劑量為260 mg/m2,靜脈滴注半小時。②聯(lián)合注射用奈達鉑(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4295,2011-04-08,生產單位:江蘇奧賽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點滴70~75 mg/m2,每3周為1個化療周期。參照組患者治療流程為:①第1日,注射用紫杉醇脂質體(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357,2010-09-30,生產單位:南京綠葉思科藥業(yè)有限公司)治療,劑量為135~175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靜脈滴注,時間控制在180 min。同時為了避免過敏反應的情況出現,進行紫杉醇脂質體治療前半小時,可以應用地塞米松、西咪替丁,輸注過程中進行心電監(jiān)護。②第2日,聯(lián)合奈達鉑治療,藥物治療方法同研究組一致。當60例患者其癌抗原125升高時,且測定未出現病灶時可以終止,如出現可測量病灶,其治療追加2個療程。
1.3 效果判定:CA125下降程度,較比化療前降低到35 ku/L,則判定為完全緩解;較比化療前降低>50%,則判定為部分緩解;其CA125在原定指標上浮動50%左右,判定為穩(wěn)定,其CA125較比化療前有所上升,判定為進展。
1.4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分析:不良反應主要為腹瀉、惡心以及白細胞降低。
1.5 統(tǒng)計學分析: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所有數據均行SPSS17.0軟件處理,其中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近期效果以及不良反應對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秩和檢驗。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近期效果對比:研究組患者的癌抗原125其下降程度顯著優(yōu)于參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性顯著,Z=1.29,P=0.19,見表1。參照組的病灶縮小程度慢于研究組,其中研究組完全緩解10例、部分緩解4例、穩(wěn)定10例、進展6例,參照組完全緩解4例、部分緩解2例、穩(wěn)定12例、進展12例,Z=2.17,P=0.0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癌抗原125近期效果分析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分析:研究組患者出現胃部不適、惡心、嘔吐等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組間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中,腹瀉2例(6.7%)、嘔吐1例(3.3%)、白細胞減少3例(10%)、神經毒性2例(6.7%);參照組患者中,腹瀉5例(16.7%)、嘔吐4例(13.3%)、白細胞減少5例(16.7%)、神經毒性2例(6.7%),組間對比χ2=4.4444,P=0.0350。
PTX脂質體主要是通過脂質體作為載體[1],PTX脂質體主要從紅豆杉樹中所提取,通過應用蛋黃素等物質對PTX進行包裹[2],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對微管聚合程度進行促進,從而對微管結構進行穩(wěn)定,最終促使腫瘤細胞凋亡,以此省略了應用聚氧乙基以及無水乙醇混合后[3],其PTX不溶水的特征,最大程度降低了因此造成的毒性以及過敏癥狀,且PTX脂質體的長效作用已經得到了臨床的相關驗證。同時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4],其PTX脂質體的耐受劑量相對常規(guī)的PTX,要高于其2~7倍,但數據調查表明[5-6],對復發(fā)性卵巢癌治療的有效性較低,同時在生活質量不斷上升的過程中,患者對于最終臨床效果以及毒性降低的程度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本文對兩組患者的病灶縮小程度進行分析,研究組完全緩解10例、部分緩解4例、穩(wěn)定10例以及進展6例;參照組完全緩解4例、部分緩解2例、穩(wěn)定12例以及進展12例,組間對比χ2=4.8000,P=0.0284,在劉太圣[7]專家的相關研究中,根據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CA125下降和病灶縮小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同本文研究結果論斷較為相符,證實本文數據研究的有效性。